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钟建民:如何具体理解工本生产方式?致网友

2024-07-31 17:02:52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钟建民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在《 资本就是资本,哪来的工本?》一文之后,郭美元181的评论说:

  “企业生产的收入减去劳动工资的成本所得就叫资本,企业生产的收入减去企业的全部投资,但不包括工人工资的所得就叫工本。在工本生产的社会,工人靠自己的劳动收入生活,企业投资是必须硬性扣除的,企业的国家上缴不变。在资本社会里,工人靠工资生活,但没有剩余价值所得权,工资靠资本的劳动力市场决定。”

  一个企业,要么是资产所有者当家做主,要么是劳动所有者当家做主,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同样地一个企业,要么是体现资产所有权,要么是体现劳动所有权,不可能同时体现两种所有权。相应地一个企业,要么采用资本生产方式,要么采用工本生产方式,也是不能够同时采用两种生产方式的。

  如何具体理解工本生产方式?

  本文即详细讨论这一问题。

  一,资本生产方式与工本生产方式的具体区别:

  一般而言,企业的生产结果,即通过劳动投入和各种资产消耗形成的新的商品价值,习惯把它分为三个部分:生产资料消耗价值量、劳动力价值量和新增价值量。

  1,资本生产方式。

  在建立产权制度条件下,确立的生产主体是资产所有者,体现的权利是资产所有权。因此,在分配上,把生产资料消耗与劳动力价值支付作为成本,把新增价值量作为老板或股东的盈余来对待。在这里,其生产成果表现为资本投入形成的增量变化一一即剩余价值量多少变化。

  因此,企业生产结果分配的结构是:

  生产资料转移价值量C+工资V+剩余价值M。

  这里的价值构成是:“生产资料转移价值量+必要劳动价值量+剩余劳动价值量”。

  2,工本生产方式。

  在建立劳权制度条件下,确立的生产主体是劳动所有者,体现的权利是劳动所有权。因此,在分配上,把生产资料消耗价值量优先补偿,然后进行公共需要项目扣除,而把新增价值量作为生产劳动者的盈余一一劳动收益来对待,在这里,其生产成果表现为工本投入形成的增量变化一一即消费价值量多少变化。

  因此,企业生产结果分配的结构是:

  生产资料价值消耗补偿C+公共需要价值G+消费价值X。

  在这里的价值构成是:“生产资料转移价值量+公共需要劳动价值量+个体需要劳动价值量”。

  3,两种生产方式的区别。

  31,资本生产方式是投入资产,形成资产增殖;再投入资产,资产再增殖,如此不断循环。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力的价值由市场决定,并在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定期按照契约支付。也就是说,劳动力价值预定不变,生产经营状况表现为生产资料价值盈亏变化,这就是资本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

  32,工本生产方式是投入劳动,形成消费价值并回馈劳动者;再投入劳动,形成新的消费价值并反馈劳动者,如此不断循环。在这一过程中,公有的生产资料价值量预定不变,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表现为生产劳动价值量的多少变化,这是工本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

  在实践中,资本生产方式遍地都是,很容易找到相应的企业形式。其中资产者独资形式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分别为资本生产方式的个体生产方式和合作生产方式的典型。对于工本生产方式,可以分别把我国农村的个体承包和和原有的人民公社制度分别看作个体经营的劳权企业和合作劳动的劳权企业的典型形式。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周家庄模式可以看作体力劳动为主体的、典型的劳权企业,而华为公司可以看作是合作形式的劳权企业。

  二,劳权企业的“公资

  劳权企业的“公资”与产权企业的“工资”相对应。

  所谓“公资”就是公共资产的价值量。它的特性类似于工资,是一种价值量预定的范畴形式。在劳权企业,作为生产资料的公共资产是劳动者满足自己消费需要的手段。因此,企业要长久地发展,也首先需要公共资产处于保值状态。“公资”保值通过企业生产结果分配的顺序中优先补偿公共资产消耗的价值量来实现。

  “公资”作为劳权制度的一个基本范畴,其功能就是预先固定生产资料价值量,从而使企业在保值的前提下运行和发展。而预先固定生产资料价值量,可以使生产经营活动的状况表现为消费价值量的波动,表现为消费价值的盈余变化,从而表现劳动者的利害变化。这与工资的功能相类似。工资的功能是预先固定劳动力的价值量,从而使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表现为生产资料价值量的波动,表现为剩余价值量的变化,从而表现为资产者的利害变化。因此,工资是一个企业作为独立的产权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公资”则是一个企业作为独立的劳权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说到劳权企业的“公资”概念,我们自然会涉及到劳权企业的成本概念。

  对于通常的成本概念,即采用资本经营的企业成本概念是这样的:

  “成本是一个商品经济范畴,有理论的概念和现实的概念.成本的理论概念,即是生产出一个产品所耗费的各种生产费用。这里的“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个别资本家所支出的成本价格,表现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预付可变资本v和不变资本c的总和,即c+v。

  至于工人在劳动中所生产的剩余价值m,资本家不耗费分文,所以,不算在成本之中。因此,在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具体形态上,商品价值构成的公式c+v+m转化为成本价格加利润,即:w=k+p,成本价格k是商品所费于资本家的资本消耗,而p则是商品价值在其成本价格以上的超过额。”

  那采用工本经营方式的劳权企业的成本概念又是什么呢?就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工本投入的总和,即活劳动与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投入总和。如果劳动者的工本投入用劳动力价值水平来表现,那劳权企业的成本就是活劳动加上企业公资投入价值量的总和。对应于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工本也可以区分为可变工本和不变工本,前者为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一一即“公资”形成的劳动量投入,后者为活劳动投入。

  在不同性质的生产方式条件下下,产品成本具有不同的性质,反映不同的生产关系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变成商品,货币成为资本,一切生产产品的企业生产费用(即成本)都表现为资本的支出,一切由资本来支付的费用都包括在产品的生产费用之中。资本家所关心的,只是商品的市场价格,以及这种价格和成本之间的差额,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追求资本增殖,想尽各种办法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以求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产品市场价格同成本价格之间的差额。

  所以,资本主义成本价格范畴,反映着资本与劳动,剩余劳动同必要劳动之间的对抗性矛盾。在特定制度下,虽然各种产品的社会生产费用还要表现为企业的费用,生产产品的支出还要表现为企业的支出。”

  在采用工本经营的生产方式条件下,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化,劳动投入工本化,一切生产产品的费用都表现为工本的支出,一切由工本来支出的劳动都包含在产品的生产劳动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行为特征表现为用较少的劳动投入取得更多的消费盈余。因此,在消费价值生产方式条件下的成本价格范畴,反映着工本与公资,公共需要劳动与个体需要劳动之间的关系。

  四,上面既然谈到了“公资”和“成本”概念,现在我们自然不能不谈谈消费价值盈余概念。

  在产权型企业的生产成果,称为企业盈利。这是企业的经营收入除去成本之后的对照预付资本而言的价值增长的数额。用产权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就是生产资料价值量的盈亏变化。当然,劳权型企业的生产成果,则称为企业盈余。这是企业经营收入除去成本之后,对照工本投入总量之后的价值增长数额。用劳权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就是生产劳动价值量的增减变化,劳动收入的增减变化。

  “工人在劳动中所生产的剩余价值m,资本家不耗费分文,所以,不算在成本之中。因此,在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具体形态上,商品价值构成的公式c+v+m转化为成本价格加利润,即:w=k+p,成本价格k是商品所费于资本家的资本消耗,而p则是商品价值在其成本价格以上的超过额。”可见,资本主义企业的盈利,事实上就是剩余价值。这是因为在劳动力商品化条件下的企业生产成果的性质。

  那么,现在生产资料公有化了,商品生产采用工本经营了,那成本就是工本投入,而取得的劳动成果,即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事实上也就是劳动者消费价值量,称为消费价值盈余了。

  五,衡量劳权企业经营状态的劳动生产率指标。

  劳动生产率(Labourproductivity)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在熟悉了工本概念中的不变工本和可变工本的涵义,我们自然也会了解衡量劳权企业的经营水平的劳动生产率这个基本指标。其公式即为消费价值量与可变工本的比率:

  劳权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消费价值量/可变工本。

  假如一个体力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水平为200元人民币,而劳权企业生产经营形成的消费价值量也为200元人民币,与这个价值相同,即劳动生产率的比例等于1,即劳动生产率水平正好为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的维持水平;而如果这个比例大于1,譬如为1.5,则为劳动力再生产的扩大状态;如果这个比例小于1,譬如只有0.8,那说明这进的生产水平连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的要求都不能满足,则为劳动力再生产的缩减状态。

  在这里,一是要有不变工本和可变工本的观念,这是考察劳权企业生产效率状态的基础;第二是要重视劳动生产率这个基本指标,从而明确企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经营状态。

  【文/钟建民,本文为作者投稿,作者公众号:钟建民的理论思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