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莫言的洗脑术,抽掉事物的本质(颂明虚拟演讲六十九)

2024-08-28 15:42:36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颂明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从莫言大量的演讲以及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莫言是一个极其高明的洗脑“讲师”。

  他的洗脑术高明在哪里呢?

  就是善于抽掉事物的本质,或者说灵魂,而在一些非本质的问题上煽情,危言耸听,煽动情绪,然后在听众的“群情激昂”之中悄无声息地兜售“私货”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这就是昨天我说的 “莫言谈教育,包藏祸心”的一般方法。今天接着昨天的话题往下讲。

  再次申明一下,颂明是没有资格做现实演讲的,即便是虚拟演讲,颂明也最喜欢别人反驳、最欢迎别人挑刺、批判的。只要有人反驳、挑刺、批判,必定会深化颂明的主题而使演讲更加精彩。可惜我享受不到这个待遇。

  因此,我只能寄希望于在文章发表出来之后,能够得到广大莫粉的“口诛笔伐”。如果真能这样,颂明将不胜感激之至,不胜荣幸之至!

  莫言谈教育的这篇文章是这样开头的:

  “前年,由北京的几家报刊牵头,发起了一场对现行语文教育的声讨。说‘声讨’似乎激烈了点,那就改成‘讨论’吧。

  “这场讨论,激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义愤填膺的文章见诸报端,据说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莫言所说的这次“声讨”就是指以“作家”为主体的对于语文教育效率低下的炮轰。一位作家义愤填膺地说:“现在语文教师的素质太低了,我为孩子写了一篇作文,结果被老师判了不及格要求重写!”

  我曾写了一篇小说讽刺了这位作家。难道就因为是你写的作文老师就必须判高分?!

  似乎“莫粉群”作家和组织都具有这样的思维:只有我说的才是好的,高水平的。必须由我来改造中国!

  莫言的这个思想在《福克纳大叔,你好吗》这篇文章中表达得很清楚。他说

  “而我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就把我的高密东北乡变成了一个非常现代的城市。在我的新作《丰乳肥臀》里,我让高密东北乡盖起了许多高楼大厦,还增添了许多现代化的娱乐设施。另外我的胆子也比你大,你写的只是你那块地方上的事情,而我敢于把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事情,改头换面拿到我的高密东北乡,好像那些事情真的在那里发生过。”“我部分地改变了中国。”

  真是无知狂妄到了极点!

  他的一个拥趸曾说,现在中国的语文教材糟糕透了。于是这个拥趸以一己之力编出了一整套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我记不得是花了几个星期还是一个暑假了,反正时间很短。这则消息当时网络上有报道并加以鼓吹。

  他们编了什么教材呢?无非是删掉了《愚公移山》《最可爱的人》之类的传统篇目,而加进了莫言、张爱玲、梁实秋、胡适等人的作品,因此教材就高大上起来了。

  莫言所说的“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是事实,教材确实根据他们的意见作了一些“调整”,后来还出现了“毒插图”等事件。教育界也在他们的鼓动下搞了一些“课改”,一度还当作了“政治任务”强行推广。当时喊出了一个口号“可以改错,不准不改”。极端的就是“推倒讲台,封老师的口”。

  那么,在莫言们的竭力推动下,语文教育的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果呢?

  直白地说,催生出了汗牛充栋的印出来就是废纸的“论文集”以及“论文代写代发一条龙”文化产业,文学刊物的圈子文化,“屎尿诗”泛滥,学界普遍地重标签、重人脉,大学校长念个错别字也成了个人的勋章时代的罪恶,一些权威刊物文章甚至包括严肃的历史性文件语法错误尤其是错别字多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其中就包括把不学无术的莫言包装成了“文豪”!

  莫言最反对“分析文章”,他说:

  “如果确实是一篇好文章,吕叔湘会比常人更加头头是道地说出它的好处。还有一个不能不说的、令学生们头痛、令作家们哭笑不得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文章分析。”

  “从比较低级的意义上说,阅读就像吃饭:上来一道好菜,色、香、味俱佳,吃完了,心情很愉快,身体很受用,对大多数食客来说,这就是终极的目的。”

  “如果吃完后不让走,非要他说出这道菜是用什么原料构成,用什么方法制作,包含着什么样的营养价值,那就很可能让他把吃下去的呕出来。”

  “当然,厨师进修班的学员和营养学专家另当别论。

  “我想在日常的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人,是把阅读当成一种休闲,是为了在阅读中得到乐趣,谁也不会把在中学里学到的那一套,在日常的阅读活动中运用。

  “这种分析文章的方法,其实也不能提高写作水平。所以,基本上可以说,我们的孩子在中学的语文课堂上学到的很多都是没用的东西。”

  我之所以要大量引用莫言的原文,就是怕别人说我是“断章取义”。

  如果要举例说明莫言善于把一些完全没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事例罗列在一起煽情,以似是而非的歪理抽掉事物的本质、抽掉灵魂,搞乱人们思想;那例子就太多了。

  我想一定会有人质问颂明:

  你说莫言抽掉了事物的本质,抽掉了灵魂,到底什么是本质,什么是灵魂啊?

  工人说话与知识分子最根本的区别工人讲求概念准确,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而不会云里雾里的绕圈子。

  比如莫言把阅读比作吃饭。这就是典型地混淆了读者的自由阅读和学生学习语文的本质区别。

  学生学语文就是像厨师学厨艺一样是在“系统学习中华语文的知识”而不是到饭店吃一顿饭似的“自由阅读”!

  说到语文教育,我所说的“根本”、“灵魂”就是:

  教育的支点和重心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你只要找到了这个支点,抓住了这个重心,教育的效率就会明显地提高。用我们那个时代的话说就是“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是效率最高的教育”。

  而实现“根本”和“灵魂”的具体教学方法就分为两大类三层次:

  两大类:分析和实践。

  语文学习的分析,准确地说应当叫作“解剖分析”,像庖丁解牛一样,遵循美学逻辑把一篇作品按照文学形象、情绪氛围、情节、语言特色、表现手法、主题、作者及写作背景等知识点加以解剖分析,找到笑点在哪,泪点在哪,哪里扣人心弦,为什么,等等。这样分析,一篇作品的文质就一目了然了。

  实践,就是通过模仿、观察有目的地进行表达训练。

  语文的表达主要分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大类,另外还需要适当学一点表演知识并作必要训练。

  三层次:陶冶、欣赏和创作

  陶冶,是语文教育的初始阶段的基础层次。比如让儿童听故事、讲故事,诵读儿歌、诗歌、阅读美文等等。让学生通过以阅读为主的方法感受文学之美。诗教是中国传统教育最成功的陶冶。陶冶层次的语文教育如果与音乐、美术有机紧密结合,效果会更好。

  欣赏,欣赏是语文教育的中等层次,主要指有目的欣赏而不是盲目欣赏。欣赏的前提是懂得一些欣赏方法和基本知识,这里就包括基础语法、文法的知识和美学的知识。完全不懂欣赏方法的阅读一定是低效率的,好比对牛弹琴。

  创作,创作是语文教育的高等层次。创作又分为前创作和自主创作。前创作主要是指仿写、扩缩写、观察写生,以模仿再现为主。自主创作主要指独立作文以及文学创作。

  陶冶、欣赏和创作三个层次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水乳交融的;主要是指不同“学段”的教学侧重点不同而已。比如在六岁儿童在诵读儿歌的同时大概率会自己写儿歌了。

  像莫言所说的那样,不要分析,不学语法知识,只要读名著就行了就是典型的大忽悠。在实践中根本行不通。

  想说的大多了,就此打住吧,明天再接着往下谈。

  2024年8月28日星期三

  【文/颂明,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