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关于“慎战”的不同理解除了政治家和军人,还有“文青”们

2024-11-02 12:29:19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道一人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关于“慎战”的不同理解除了政治家和军人,还有“文青”们

  ――与金灿荣谈谈

  俄乌开打没几天我就写了篇《请别再为俄乌冲突视频配乐了,兼谈<听我说谢谢你!>的“合成的谬误”》,对国内媒体一些做法表达看法,国内的战事战场报道有配乐的,曲调好象战争故事片中的那样,好象又不全是,而是某某乐库现成拿来的,我似乎哪儿听到过,有些广告需要营造紧张兮兮的氛围,好像也来自那个(或那类)曲库,我在“快手”不止一次听到过这类曲调,那种紧张兮兮的味道、风格、氛围,甚至连《凤凰网》、《凤凰卫视》那类非常权威著名的媒体也这样――结果主播用手指指下面“小黄车”,示意链接下单,我本来有兴趣的,他不示意我也会下单的,那种臭带鱼味总在我嘴巴里眨巴眨巴,紧张兮兮的配音风格反而搅了我,兴趣一扫而光!

  我的意思就原声报道好,别紧张兮兮的配乐。

  是的,有点文艺范,但水平不咋的,经常用错地方,“文艺”与“正经”经常界分不清――我持这种看法。

  原本想给新闻学院的老师写封信谈谈看法,是他们教出来的,后一想不妥,别给雇人扇俩嘴巴子,我调侃他们不止一次了!可能新闻行业惯例,外国同行也这样的,老是说他们有点找茬,说多了反而显得外行出丑,这事也就罢了,过去了。

  事实上这是我在红坛的一个主题:“正经与文艺界分不清”现象――归在《政治家+诗》序列中,遇到相关实例就有感而发记下来谈谈。我们许多同胞可能“娱乐”精神过度,不问三七二十一都要露一手――有时人家在痛苦受难,你这种情绪流露,人家必然遭受双重痛苦,或以为可以假装“感同身受”,但人是活物,“感同身受”与“文艺”区别不出吗?你报道人家这种事配以这种曲调,人家怎么看你呢?

  内地有个近乎哲学味的称谓:装逼!意思是做事像在表演,生活就象舞台上演戏――西方确实有个正儿八经的哲学术语“剧场假象”,发明人是培根,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

  “装逼!”是个性或某种“生活品味”的话,那肯定为人不齿,如果他还年轻的话连朋友都难交,不会有真心朋友的,多半被人背后指指点点“装逼!”但内地这种现象似乎比较普遍,不然不会有“装逼!”这个词这么流行的。

  我喜欢假装“理论家”――这样可以减少被人胖揍的概率!我的理解:“娱乐过度”或“装逼!”的原因有个体和社会整体两方面。

  就个体方面,他是智力发育滞后所致,他无法正常与同龄人情绪沟通――五、六岁以前的男童拿着玩具刀枪“冲呀!”、“杀呀!”,他就是一种刺激带来的快感,他是不会有“痛苦!”、“悲伤!”、“疼!”诸如此类感受的;但是过了这个年龄,甚至十多岁了还不能将凶器与玩具区别开来,没法将刀枪剑戟与这类感受进行关联,那肯定智力有问题,至少比正常儿童发育迟缓,人群中这类人是有的,我们社会确实存在大量的“正经”与“娱乐”分辨不清的人――比如他咋天还写了篇话剧《潘金莲》向全社会呼吁“我要为妇女翻案!”,赢得社会一波娱乐狂潮,今天大过年的喜庆参加了“春晚”大会,看了《不差钱》就引起他气呼呼,要拽赵本山师徒去法院论理,告他们“助长了‘一切向钱看’风气!”。

  是的,社会确实存在智力发育迟缓现象,“正经”与“娱乐”傻傻的分辨不清;具体无法所指,于是就在《政治家+诗》系列中遇到实例记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评判。

  就社会整体,我是个汤因比信徒,信仰“文明有机体”论:“文明”不是个具有实体意义的词,但在汤因比观念中具有实体意义,“文明”象个有机体那样,有“幼年”、“童年”、“青年”、“壮年”、“老年”那样的生长发育阶段,有生、老、病、死必然过程――当然他与自然人那种“实体”的生老病死完全两种样式。

  要对接今天的话题,还需要阐发“决定论”与“必然性”这类哲学问题――中国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或有机体,也存在“发育迟缓”问题,讲清这个问题需要“决定论”与“必然性”的哲学加持,这个有难度,这里显然不可能了,好在我已经把意思说明白了。

  今天要写一件事,以上先将观点摆上。

  网络上有段金灿荣教授的讲话,他认为关于“慎战”这种提法,政治家和军人应该有两种视角。我认可金灿荣的看法。

  政治家们重在维护秩序和稳定,能不战就不战,能以其他更好的办法就用更好的办法,要讲“不战而屈人之兵”,不得已战;军人就不能这么说,应该强调“勇气”,应该气势上压倒敌人,只能在“敢战才能避战”前提下讲“慎战”―― 军人过于强调“慎战”,战前必动摇军心,战场上八成会投降。

  我同意金灿荣的看法,我看金灿荣有所指,那我也谈谈看法。

  最近网络上关于马骏教授的观点经常引起争议,比如前段时间讲“国家兴亡,匹夫无责”引起一波小小骚动,我也写了篇《私有制国家兴亡,就是匹夫无责――林爱玥行文中的举例不恰当》谈此看法,关于“慎战”马骏也讲了不少,强调了统帅不能一怒而战,应该多多强调“慎战”。

  一国之君与三军统帅坐的“屁股”显然不一样的,马老师所指“统帅”可能实指军中最高指挥,也可能一国之主,要在具体语境中辨别,马老师讲课也没必要,哪个听课的不带“脑袋”呀?

  我翻了许多的马老师这方面视频,没说过一次军人要讲“慎战”,或诸如此类联想的内容――真这样,校党委还不找他谈话?既使退休了嘴也不能乱讲,也还是老党员嘛,事实上马老师课上也没有刻意区别过“军人”与“政治家”身份之别。

  于是与金灿荣对谈中我把“文青”――特别是“正经与文艺界分不清”的那些人――也加了近来;我理解马老师就是针对“正经与文艺界分不清”的那些傻儿――甚至战况报道也不忘加入“紧张兮兮”的配音。

  马老师课程中固然没有显式出现“政治家”、“军人”、正经与文艺界分不清的“文青”这类词汇,以及告诫“讲‘慎战’时应该区别不同身份”诸如语境,但我们上课毕竟带着“脑袋”来的呀?

  金灿荣教授是个认真的人,恰与之斟酌。

  【文/道一人,本文为作者向红歌会网原创投稿。】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