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味道浓厚,无论何事,无论出发点,总能和吃联系上,深以为然也。你看,为纪念屈原,人们就发明了粽子。因此,每当人们提起屈原就会想起粽子,看见粽子就想起了屈原。我便是这样。
然而历史更迭,世事变迁,很多事情和规矩以至传统,或骤然,或渐渐,不知不觉就变了原本的模样。即如今天的粽子似乎也不复昨日了。蓝矾浸泡的苇叶,加了硼砂的糯米,做过处理的红枣,这些和屈原应该没有多少关系了,屈原的作用,只是让人们想起该煮粽子了。这无异于是将其作为一种吃食的由头而已。悲哀么?说实话,没觉着!
屈原为什么要投江,有人说,他看到楚国亡国了,自己又无力回天,想到自己一向规劝楚王要远小人,近贤臣而不得,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而不能,反而受到排挤,最终竟被谗去职,遭襄王放逐,于是就忿而投江了。
我以为,还有重要的一点,人们可能没注意,那便是屈原的身份:贵族出身,楚武王之后,襄王的内亲。用今天的话说,是顶层圈里人,是体制内的人,是官几代。国事顺遂时,峨冠袍带,锦衣玉食,吃香喝辣,闲暇词赋,作一些爱国主义的诗歌,以训导臣民爱国忠君。那其实是他的身份地位所驱使的,与今天普通人们理解的爱国关系不大,无非是要维护楚王家族的统治,与楚王朝共进退,从而保住自己即有的荣华富贵。
至于楚民的牛马做,脸朝黄土背朝天,辛苦操劳,赋税徭役,生活艰难,家无余粮,时饱时饥,病无钱医,坐等死去或典妻卖子,我想是不太容易入他的诗篇的。他也绝对写不出替老百姓说话的“几天”、“几问”、“几歌”的。
就如今天的文人,是绝不会给那个板砖大爷去写些什么的,哪怕他是中越反击战时的二等功臣,哪怕他仅仅是多占用了一个当时还没有人用的摊位而已。那是一定要掀翻他的菜摊,推倒他的患难之妻的。
因此,我想到,诗人富有爱“楚国”主义精神的诗歌,作为中华文化遗产,固然应该继续传下去,但吃些有狠活的粽子,也不算太委屈,毕竟是楚王家的人。
我没有不尊重诗人的意思,在其位谋其事,明白事理,愿与楚王国共生死,宁死不愿去侍奉他国他人,不过是身份地位使然,但也算是死得其所,是个有骨气的人。换做今天的精致文人,那大概其就是两面、两朝、甚至两国唱赞歌了,因为跳河死抵不过河水凉。
而那些掀翻菜摊,推倒“板砖大爷”的制服们,假设有一天国运不行时,也是绝不会去学屈原的。因为虽然算是体制人,但暴打摊贩和老百姓的事情搞多了,也是怕老百姓算账的。因此,此类人最大的可能就是吃着有狠活的粽子,摇身一变。
今日想起屈原,仅只唏嘘一下而已。那毕竟是楚王家的事情,与“板砖大爷”们的菜摊,相距太远。
24.11.18
【文/墨影,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