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增强对外新闻宣传的思路宣传

2024-11-27 17:26:23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张宝贵 李正善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注:由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举办的“第三届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术年会暨研究生学术论坛”,于2024 年11月24日在上海大学召开。这篇论文经过专家匿名评审,予以录用邀请作者参会发言交流。

  内容提要

  这篇论文是作者30年宣传研究对外新闻宣传的力作。系统性、全方位提出了增强对外新闻宣传效果,提高我国在国际新闻话语权的三个思路:“明确对外新闻宣传的战略”、“加强对外新闻宣传的阵地建设”、“拓展对外新闻宣传的空间”。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建言意识和实用性、操作性。同专家学者切磋交流,供决策层的参考。

  关键词

  增强新闻外宣效果

  第一作者:张宝贵,陕西省西安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社区文化促进会顾问、原陕西省县市报协会主席、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政协原秘书长。运用毛泽东哲学思想采写新闻搞社科研究40年,100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等全国省市新闻奖、社科奖、190项宣传研究建言成果写进中央文件。

  第二作者:李正善,原《华商报》高级记者。荣信文化总编审,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陕西省高校网络思政中心智库专家、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导师、陕西师范大学新闻梦工场高级讲师、西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传播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咸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新闻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等奖项五十余次。

  2014年出版的张宝贵与李正善合著的理论专著《领导与新闻谋略》,被陕西出版集团推荐参评“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宣部“优秀理论读物,得到中宣部景俊海副部长的赞扬。

  增强对外新闻宣传效果的思路

  张宝贵 李正善

  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争夺我国在世界的话语权,提高我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是对外新闻宣传的根本任务。因而,建议决策层和省市领导干部运用新闻无国界规律,正确指导所属新闻媒体改进对外新闻宣传工作。让中国的声音响彻全球,让中国的影响力遍及世界。

  近年来,各省市自治区和不少市区县都成立了对外宣传工作办公室,初步形成了中央、省、市、区县四级对外宣传网络。这是我国对外宣传史上的一件大事和喜事。对外宣传是一门涉及面广、影响面大、内容丰富的科学体系。是一项综合工程、系统工程和长效工程。对外宣传既包括对区外县外、市外省外的宣传,还包括对境外、国外的宣传。对外新闻宣传是对外宣传的主体和主力军。本章就领导干部正确指导新闻媒体搞好对外宣传尤其是对境外、国外宣传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提出建议。以期引起决策层和省市区县领导干部的注意。

  随着科学的发展,通讯的发达,互联网的普及。世界各国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成为同住“地球村”的邻居。“地球村”的理念,成为越来越多各国人民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力逐渐强大,影响越来越广。“中国患感冒,世界打喷嚏”。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但是,由于我国新闻媒体同世界各国交流的时间短,规模小;由于对外新闻宣传长期受极左思潮的影响;由于我国对外新闻宣传实力弱小;由于敌对势力长期妖魔化的宣传;由于我国长期在国际战略中的弱化地位。我国在世界的话语权还处于被动和弱化的地位。与我国的国力不适应,与我国在世界的地位不适应。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已经到来。需要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因而,领导干部应该运用新闻无国界规律,正确指导所属新闻媒体改进新闻对外宣传,争夺我国在世界的话语权。

  明确对外新闻宣传的战略

  近百年来,随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敌对势力如临大敌,长期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持之以恒促其“和平演变”。曾经将德、日法西斯打得一败涂地的世界超级大国苏联。没有在帝国主义大棒下屈服,却在帝国主义“和平演变”中崩溃解体。东欧10多个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巨变,帝国主义发动的“颜色革命“,在多国梦想成真。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多国“颜色革命”,极大地刺激了帝国主义“和平演变“ 的狂热。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多年来,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矛头所向,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希望,直指我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实力的增加,军事实力的增强,国家地位在世界战略格局中不断提高。敌对势力和霸权阵营如刺在喉,“恐中症”病入膏亡。必欲除之而后快,必欲变之而梦圆。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什么“朋友”呀、“伙伴”呀、“合作”呀、“双赢”呀,那只不过是霸权阵营的“外交辞令”,那只不过是霸权阵营“有求”中国时的“甜言蜜语”和“权宜之计”。我们千万不可当真,千万不可丧失警惕,千万不可误导舆论和人民。

  你想同它“当朋友”吗?它却拿你“当敌人”;你想同它“当伙伴”吗?它却拿你“当对手”;你想同它“搞交流”吗?它却对你“搞封堵”;你想同它“搞合作”吗?它却对你“搞制裁”; 你想同它“搞双赢”吗?它却对你“搞颠覆”。

  “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将会长期存在。反对“和平演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伟大斗争。是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长期的艰巨任务,是历史赋予新闻事业对外宣传的历史使命。

  我国反对“和平演变”的斗争,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建国以后至改革开放以前,是第一个阶段。上世纪五十年代,针对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图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高度警惕,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基本上实行了关闭大门,反击对进的“阻击对进”战略。在国内,“严禁收听敌台广播”,“严禁阅读反动报刊”。幻想紧闭国门,拒敌宣传于国门之外。在国外,同帝国主义针锋相对,“支持世界人民闹革命”,“打倒帝修反”。我国为此付出了重大惨痛的代价,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实践证明,在反对“和平演变”斗争中,在对外宣传中,“阻击对进”的战略是败笔。是天真幼稚的,是有害无益的。

  改革开放至今,是第二个阶段。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的内外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的国家实力和在世界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上世纪苏联解体以后,国际政治战略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霸权主义阵营对我国政治上进行“和平演变”的企图没有改变;霸权主义阵营对我国经济上的“封堵战略”没有改变;霸权主义阵营对我国“棒杀”和“捧杀”的两种手段没有改变。

  以“美国之音”为代表的霸权主义阵营新闻传媒,在“6 ·9”北京事件中的猖狂表演,暴露出霸权主义阵营对我国“和平演变”的狼子野心不但未死,而且更加狂热和膨胀。达赖、刘晓波被戴上“诺贝尔和平奖”的桂冠,展示出霸权主义阵营对我国“和平演变”的长期性和顽固性。美国军事战略东移加紧在我国周边部署兵力和加强军事同盟,展现出霸权主义阵营急欲“打压”、“封杀”我国的狂热性和危险性。

  面对国内国际错综复杂的形势,对敌对势力和霸权主义阵营心存幻想,不敢亮剑,只能是助长敌对势力和霸权主义阵营的嚣张气焰,只能是自毁长城。

  建议决策层恢复对干部党员进行形势教育的光荣传统,建立定期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对中高级干部进行形势教育的制度。万万不可自我陶醉,万万不可“自废防功”。

  我们必须提高警惕,丢掉幻想。敢于亮剑,巧妙周旋。内紧外松,增强实力。审时度势,沉着应对。用革命的两手对付霸权主义阵营的两手。必须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争取尽可能长的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在反对霸权主义阵营的“和平演变”中 ,在对外新闻宣传中,基本上形成了扩大开放,加强交流的“开放交流”战略。通过扩大新闻开放,通过加强新闻交流。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形象,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消除偏见,增进了解。扩大我国的影响力,争取我国在世界的话语权,争取我国在世界舆论斗争中的主动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营造宽松的舆论氛围。

  建议明确新时期对外新闻宣传“开放交流”战略。主要是高筑篱笆防渗透,扩大交流除偏见,以快制胜争主动。

  高筑篱笆防渗透

  新时期对外宣传“开放交流”战略,不是敞开国门不设防,不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是丧失警惕自毁长城。而是提高警惕,建筑起政治文化新闻的防线,防止敌对势力政治文化新闻渗透。这是政治文化新闻战线的重要任务。

  因而,加强对入境书籍、报刊、电影、音像、光碟等文化新闻娱乐品的审查,尤为必要;加强对境外电视频道的落地审查尤为必要;加强对境外网络的落地审查尤为必要;加强对境外新闻媒体在国内建立销售网络渠道尤为必要;加强境外新闻媒体在国内兴办新闻媒体的审查尤为必要;加强境外新闻媒体代理人在国内兴办新闻媒体的审查尤为必要;加强境外新闻媒体涉足、参股、控股国内新闻媒体的审查尤为必要。

  在敌对势力政治、文化、新闻的大举渗透和进攻面前,理所当然地高筑篱笆防渗透,理直气壮地捍卫政治、文化、新闻舆论阵地。这是政治成熟的的表现。

  谷歌扬言退出大陆,退至香港。向我要挟叫板。有关部门针锋相对,依法处置。最后,谷歌还是乖乖回来了。这是英明决策,是对敌对势力舆论宣传斗争的一个小小的胜利。谷歌事件表明:要加强对网络等新兴媒体的管理和审查,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对境外新闻媒体入境落地的审查尤为慎重,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扩大交流除偏见

  由于敌对势力长期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对新中国的妖魔化、丑恶化、偏见化宣传。许多国家的民众或中上层人士不了解社会主义中国,存在着不少误解和偏见。消除这些误解和偏见的基本途径,只能是扩大人员、文化新闻经济的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实情,在交流中消除误解和偏见。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不仅成为世界各国游客向往的旅游资源大国,而且成为世界各国争相接待的出国旅游大国。人员的交流,不仅开阔了国人的视野,认识了世界。而且消除了相互的隔阂,误会和偏见。让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妖魔化宣传不攻自破。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融合。让世界各国民众亲身感受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魅力。让敌对势力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丑恶化宣传原形毕露。

  人员、文化的交流毕竟是有限的。同人员、文化的交流相比,新闻交流的范围更广,数量更多,影响更大,显得更为重要。通过新闻交流,让世界各国人民逐步了解社会主义中国,逐步树立社会主义中国的客观形象,逐步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同情者和朋友。让敌对势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诋毁化宣传弄巧成拙。

  当然,打开窗户,免不了飞进几只苍蝇。扩大同世界各国的人员、文化、新闻的交流。敌对势力的政治、文化、新闻无疑会趁虚而入。但是,“开放交流”战略同“封堵对进”战略相比,毕竟是利大于弊。只要提高警惕,正确应对。反应快速,措施得力。就会将不利因素降低到最低水平,就会将将有利因素发挥到最佳水平。

  以快制胜争主动

  争夺对外新闻宣传的主动权,关键在于以快制胜。对于国内突发事件,争取首先发稿。对于国内重大事件,争取首先报道。对于国内重大新闻,争取首先表态。以快制胜,时效优先。先入为主,主动应对。

  “5..12”四川大地震的宣传、“4·.14”玉树大地震的宣传、王家岭矿难宣传、防控新冠疫情宣传疫情等国内重大事件宣传。牢牢掌握新闻宣传的主动权,引领着世界新闻传媒的舆论导向,博得了世界各国民众的同情、关爱和支持。很少出现杂音,很少出现“出口转内销”的新闻,很少出现“马后炮”式的新闻,很少出现“诠释性”的新闻,很少出现“补救式”新闻。实现了中国新闻和中国对外新闻宣传的新突破。

  对于国际突发事件、重大事件、重大新闻,也要以快制胜。争取尽快发稿,尽快报道,尽快表态。发现和培养专家型、权威型记者。要有从蛛丝马迹中,发现突发事件的能力;要有从资料整理中,预测重大事件的本领;要有从网络渠道中,获取重大新闻的技能。国外新闻媒体记者从北京取消国庆游行、中国新闻媒体数日不见林彪行踪。及时预测“9.13”事件等重大预测性、判断性新闻。非常值得我国驻外记者学习鉴戒。

  只有以快制胜,只有独家新闻。世界各大通讯社和各国新闻媒体,才会竞相转载转发。才会有中国新闻在世界新闻传媒之林中的地位,才会有对外新闻宣传的主动权,才会有中国新闻在世界新闻媒体中的话语权。

  新时期对外新闻宣传的“开放交流”战略,是新时期对外新闻宣传的基本方针。值得引起新闻媒体领导、省市领导、尤其是决策层领导的重视。

  领导干部在正确指导所属新闻媒体改进对外新闻宣传中,应该以我为主,主动应对。明确“开放交流”的对外宣传战略,牢牢掌握对外宣传的主动权,不断创造对外新闻宣传工作的突出业绩。那种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图謀无动于衷,那种对敌对势力的舆论进攻消极应付,那种对敌对势力甜言蜜语的捧杀陶醉欲梦。是不负责任的,是幼稚可笑的,是十分危险的。

  加强对外新闻宣传的阵地建设

  加强对外新闻宣传的阵地建设,是搞好对外新闻宣传的基础。建国70多年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对外新闻宣传,重视对外新闻宣传阵地建设。建成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等报纸、电视、电台、网络、手机互动的多种新闻媒体融为一体,互为补充的对外新闻宣传阵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宣传社会主义中国,为加强中外新闻、文化交流,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对外新闻宣传阵地建设,还存在着内外交错,投入不足,落地较难,效果欠佳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对外新闻宣传阵地建设的发展,制约了对外新闻宣传设备更新换代,制约了对外新闻宣传阵地的拓展。是对外新闻宣传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值得引起涉外新闻宣传媒体领导,尤其是决策层领导的关注。只有尽快解决这些制约对外新闻宣传阵地建设的瓶颈问题,对外新闻宣传事业才能快速发展。

  明确国家对外新闻宣传专业团队的职能

  近年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等对外新闻宣传的新闻媒体,相继开办国内新闻宣传业务。中国国际广播台,除了对外用38种语言向全世界广播外。还担负着通过亚星2号卫星,向全国输送国际新闻电视节目,在全国200家电视台、300多个频道播出的任务。还创办了发行80万份的《世界新闻报》。《中国日报》是我国唯一进入西方主流社会和被国外媒体转载最多的英文报纸。发行150个国家和地区,日均发行57万份。其中,境外发行仅10万份,国内发行 占了三分之二。一些外宣新闻媒体变成了内宣为主的新闻媒体。造成了我国新闻媒体少有专业外宣新闻媒体的状况。

  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新闻体制改革中,外宣体制改革进入了误区。

  对外宣传系统,建国初期列入行政序列,全额拨款。改革开放后,列为事业单位,差额补贴。新闻体制改革后,新闻单位列为事业单位,财政断奶,自收自支,迈步产业化。涉外宣传单位列入事业单位,财政包干。

  财政断奶,新闻产业化。是新闻战线一场伟大的革命。对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对外新闻宣传有它的特殊性。它的宣传对象在境外,在国外。产业资源短缺稀少,产业发展潜力有限,自我创收动力不足。自收自支,滚动发展难以为继。财政包干,自我发展,往往事难如愿。为了解决财政难题,外宣新闻媒体就进军相对容易的国内新闻市场。就有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办国内节目,办国内读者为主的《世界新闻报》,就出现了《中国日报》三分之二为国内读者的现象。

  “美国之音”等外国对外宣传新闻媒体,虽然名义上是民营传媒。但是,都隶属国家新闻署管理,靠国家财政资助维持发展。“美国之音”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数相近,同为1500人左右。“美国之音”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搞外宣。用44种语言向全世界广播。其中,中国部就达100多人。占全员的十五分之一。是对外广播中的最大机构。成为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传媒。

  可见,外宣新闻媒体不专业,外宣、内宣交叉,外宣、内宣融为一体。甚至以内宣为主,外宣为辅。难免分散外宣新闻媒体的精力,难免有本末倒置,主次颠倒之嫌。对外新闻宣传媒体,是新闻媒体中的特殊媒体。它的特殊任务、特殊宣传对象、特殊的环境氛围。决定了它难以走上产业化道路,难以自我创收滚动发展。

  因而,建议决策层和省市领导在指导新闻媒体改进对外新闻宣传中,应该针对外宣传工作的特殊性,将外宣、内宣区别对待。明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等国家级对外新闻宣传的新闻媒体,是国家的对外新闻宣传的专业团队,不承担对国内的宣传任务。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等国家对外新闻宣传专业团队的性质,以事业单位,财政拨款为好。引导对外新闻宣传的专业团队退出国内新闻市场,保证对外新闻宣传的专业团队集中精力搞外宣,全心全意谋发展。

  对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涉外新闻宣传的媒体,应该继续实行财政包干,国家扶持的优惠政策。鼓励涉外新闻宣传的新闻媒体内宣、外宣一起抓,不断扩大对外新闻宣传的力度和广度。

  对于《新民晚报》等地方涉外新闻宣传的媒体,应该实行国家资助和奖励。鼓励地方新闻媒体走出国门搞外宣,增加知名度和影响力。建立和健全我国对外新闻宣传专业团队和涉外新闻宣传媒体联动,国家级新闻媒体和地方新闻媒体协同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对外新闻宣传体制。为新时期搞好对外新闻宣传工作提供制度和机制的保障。

  加大对外新闻宣传的投入。

  对外新闻宣传的竞争,拼的就是金钱,拼的就是人才,拼的就是设备,拼的就是实力,拼的就是对外新闻宣传投入的竞争。中外外宣,概没例外。

  70年多来,美国靠庞大的财政资助,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对外新闻宣传网络、团队、阵地和体系。英、法、德、日等国家,也在国家财政的扶持下,建成了强大的对外新闻宣传体系。长期坚持,潜移默化。在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多国“颜色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引导,舆论煽动,舆论鼓励、舆论瓦解的作用。实现了数百万军队数十年枕戈以旦没有达到的目的。在北京“6·4”事件、多次拉萨动乱、新疆乌鲁木齐动乱中,国外新闻媒体的误导煽动起了十分恶劣的作用 。实践证明,加大对外新闻宣传的投入,是回报率高的一本万利的“政治期货投资”。

  因而,在国家财力允许的范围内,不断加大对外新闻宣传的投入,是加强对外新闻宣传阵地建设的关键。

  加大对外新闻宣传的投入,就要保证外宣从业人员收入增长。保人头,保吃饭,保收入增长,解除新闻外宣从业人员的后顾之忧。提高新闻外宣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吸引新闻外宣从业人员献身外宣事业的根本所在,是事关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百年大计。

  加大对外新闻宣传的投入,就要保证外宣设备设施的更新换代。外宣的设备设施,具有高技术、高价位、高效率的特点。是对外新闻宣传阵地的硬件建设,是对外新闻宣传竞争的物质基础。一流的设备,一流的设施,才能造就一流的阵地,加上一流的人才队伍,就能创造外宣事业一流的业绩。加大新闻外宣投入,保证外宣设备更新换代。就能抢占新闻外宣竞争的先机,占领新闻外宣竞争的制高点。在新闻外宣竞争中先发制人,在新闻外宣交流中先声夺人。

  加强对外新闻宣传阵地建设,是落实新时期对外新闻宣传开放交流战略方针的阵地保障。值得引起外宣新闻媒体领导和决策层领导的注意。

  有关领导干部在指导新闻改进对外新闻宣传中,应该明确对外新闻宣传媒体的职能和任务。对专业对外宣传新闻媒体实行财政拨款,让专业对外宣传新闻媒体吃“皇粮“,建成国家对外新闻宣传的专业团队。加大外宣投入力度,保证外宣从业人员收入增长,保证外宣设备设施更新换代。鼓励、资助、奖励涉外宣传媒体个更好地做好对外新闻宣传工作。这是搞好对外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大计。

  那种在新闻改革中将外宣、内宣一刀切,是弊大于利的。那种企图减少外宣投入,是目光短浅的。那种幻想外宣工作既要马儿跑,又给马儿不吃饱,是不切实际的。

  建立海外新闻宣传团队。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习近平等党的领袖,结交了许多外国记者朋友,多次接受埃德加.斯诺、路易斯.斯特朗等知名记者的采访。是利用外国知名记者知名新闻媒体宣传我党我国的主张的大师。值得领导干部学习仿效。

  在新时期,利用海外对我友好知名记者、知名新闻媒体为我所用,显得更加需要和迫切。海外对我友好知名记者和知名新闻媒体,他们熟悉海外新闻传媒运作规律,熟悉海外新闻传媒对象的阅读、收看、收听方式,熟悉海外新闻传媒对象的接受传媒信息的习惯。有比较固定的读者、听众和观众群体,有比较固定的新闻市场。海外知名记者和海外知名传媒对于我党我国的新闻报道,更加容易被海外传媒对象所接受。

  建议决策层精心布局,精心组织,精心协调,精心扶助。利用海外对我友好知名记者、知名媒体,组建海外新闻宣传团队和海外新闻宣传阵地。逐步实现海外新闻宣传团队新闻宣传的经常化、系统化、协调化。求得借台唱戏,事半功倍的效应。

  拓展国际平台“话语场”。

  近年来,外宣社交网站走红全球。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官方机构,在重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的同时,更加重视“花钱不多,影响更大”的网络媒体,尤其是外交机构利用社交媒体的力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称,截止2012年6月,在中国开设外国政府机构的官方微博已有165个,外国驻华官员以个人名义实名认证开通的微博更多。

  这些外国官方微博的共同特点,是利用微博这种可以直接沟通中国各阶层民众的平台,进行全方位的宣传,让民众在接受服务的潜移默化中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在伊拉克、利比亚政权垮台、埃及政权更迭、叙利亚战乱中,西方国家的外宣社交媒体都起到了明显的鼓动引导作用。我国校车事故、牛奶质量问题和北京空气质量争论等重大问题,西方社交媒体都及时介入,大肆炒作。煽动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实践证明:外宣社交网站,是国际平台的“话语场”,是对外新闻宣传的新兴阵地,是平民外交的最好渠道,是国家对外新闻宣传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外新闻宣传的“桥头堡”。

  建议决策层重视和利用外宣社交网站,拓展我国在国际平台的“话语场”。在我国驻外机构中,建设外宣社交网站队伍。开通政府机构的官方微博,开通外交官员个人微博。同步介入触及所在国平民关心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在为所在国平民的服务中,巧妙的宣传中国;在为所在国平民的服务中,潜移默化的宣传中国;在为所在国平民的服务中,逐步增加中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为所在国平民的服务中,逐步增加他们对中国的好感、友好和认同。逐步扩大中国社交网站的“粉丝群”,逐步影响社会的主流民意,逐步影响政府的政策走向。

  拓展对外新闻宣传的空间

  加强对外新闻宣传的阵地建设,主要是解决对外新闻宣传媒体的“上天”和“落地”问题。对外新闻宣传不仅有一个“上天”问题,还有一个“落地”问题。外宣“上天”不“落地“,等于心血白耗费。

  因而,不断拓展对外新闻宣传的空间,让对外新闻宣传顺利“上天”,平安“落地”。是搞好对外新闻宣传的根本任务。对外新闻宣传的对象,在境外、在国外。拓展对外新闻宣传的空间,就是解决对外新闻宣传在境外、在国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新闻 宣传“上天”和“落地”问题有了较大的改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海外“落地”播出总时数每天63个小时,听众俱乐部等听众组织2000多个。中央电视台中文频道、英文频道通过卫星覆盖全球。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国际频道覆盖欧洲、南美、中东、北非等国家和地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调频、中频、短频覆盖海内外数百家电台。海陆并进,立体报道。新华社用中文、英、法、西班牙、俄、阿拉伯、葡萄牙文向全世界发稿。卫星、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融为一体。对外英文信息产品、行业英文信息和英文周刊多达数十种。中国新闻社向2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发新闻稿和新闻照片、新闻网站、电影声像。《中国日报》境外、国外发行突破10多万份。《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行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韩文《韩国周刊》、日文《日本周刊》分别在韩、日创刊发行。《新民晚报》(美国版)在美国、加拿大发行,周末版发行突破3万份。对外新闻宣传呈现出多头并进,百花争艳的良好态势。

  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对外广播海外落地播出时数太少,对外电视海外落地收视率不高,外宣报纸海外发行量太少。《中国日报》,是我国进入西方主流社会和被国外媒体转载最多的报纸。月平均被转载仅500篇次。《中国日报》发行15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57万份,境外发行仅为三分之一。《新民晚报》(美国版)2009年发行量不足万份。这些都说明我国对外新闻宣传“落地”仍然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同我国的国际地位有较大的差距。

  因而,解决外宣新闻媒体“上天”“落地”问题,不断拓展对外新闻宣传的空间。让我国的外宣传媒空间逐步扩展,覆盖全球,让中国的声音响彻全球,让中国的影响遍布全世界。

  制定对外新闻宣传的规划

  对外新闻宣传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是一项追求社会效益的政治任务。因而,制定对外新闻宣传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发展规划,制定对外新闻宣传阵地建设发展规划,制定对外新闻宣传投资规划,制定对外新闻宣传队伍建设规划,制定对外新闻宣传网络建设规划很有必要。按照规划,各负其责,稳步发展,壮大实力,扩大影响。

  对外新闻宣传规划一经决策部门审定,就要形成制度和规范。列入政府、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领导的政绩考核内容。不因政府换届而随意改变,不因主管部门领导变动而朝规夕改,不因新闻媒体领导更替而虎头蛇尾。政府、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应该传接好对外新闻宣传的接力棒,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宏图绘到底。为对外新闻宣传创造长期稳定的氛围,为对外新闻宣传创造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整合对外新闻宣传的资源

  几十年来,经过外宣战线几代人的努力,创建了一支素质过硬的外宣队伍,创造了劳苦功高的外宣业绩,积累了丰富的外宣经验,积累了广大的外宣人脉资源。外宣报纸建成了境外发行网络,外宣广播建成了境外落地播出网络,外宣电视建成了境外收视网络。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分别建成了外宣编采、播发、发行、设备设施系统。这些都是对外新闻宣传的珍贵的资源,凝聚着几代外宣人的心血和汗水,是外宣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可贵财富。

  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期,对外新闻宣传的任务更加繁重,整合外宣资源十分必要。应该整合外宣团队资源。形成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互动等多种外宣传媒融为一体的团队优势。联动互补,协同作战,立体效应。应该整合外宣队伍资源,建设一支一专多能,一专多用的外宣队伍。实现外宣队伍资源共享,实现外宣信息资源效益最大化。应该整合外宣人脉资源,外宣新闻媒体相互协作,促进落地发行。实现外宣人脉资源效益最大化。应该整合外宣设备设施资源,减少设备设施重复投入和重复建设,实现外宣设备设施效益最大化。应该整合外宣人才资源,培育更多外宣策划管理人才、外宣业务人才、外宣技术人才、外宣经营人才、外宣外联人才、外宣发行人才。实现外宣人才效益最大化。

  整合外宣资源的目的,是为了发挥外宣团队优势,挖掘外宣资源潜力,增强外宣的效果和影响力。改变外宣工作各自为战,自成体系,小而全,多而散的局面。为外宣提供联合协同的机制,为外宣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不断开拓对外新闻宣传的空间。

  广播电视安全“上天”,顺利“落地”。报纸刊物扩大发行量,互联网提高点击率,手机短信提高互动率。对外新闻宣传入眼、入耳、入脑。这才是对外新闻宣传的目的,这才是提高了对外新闻宣传的影响力,这才是夺取了我国在世界的话语权。

  因而,不断开拓对外新闻宣传的空间,不断提高对外新闻宣传在境外、国外的影响力。是对外新闻宣传的末端工程和根本任务。

  扩大对外新闻宣传广播电视的收听收视率

  广播电视的对外宣传,应该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建设广播电视转播站,资源共享。不断提高广播电视的落地收听收视率。对重点国家和地区,可以实行免费收视。在国内发生非常突发事件、非常重大事件、非常重大新闻或我国与他国发生重大争端时,还可以出资购买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主流广播电视的时段,宣传我国政府的态度或披露事件真相。

  同时,积极开展同所在国家和地区主流电台、电视台开展节目和合办节目。借船出海,借风行船,扩大影响。2005年,中央电视台联合8家地方台组成长城(亚洲)平台正式开播。订户3 万多户。一举扭转了“台强我弱”的状况。还实现了央视网络电视互动节目入台。

  扩大对外新闻宣传报纸报刊的发行量。

  对外新闻宣传的报刊,应该协同配合,信息共享,发行网络共用,人脉资源共融。不断扩大报刊发行量。对重点宣传地区、重点宣传对象,可实行免费寄邮,免费赠阅或免费街头取阅。在国内发生非常突发事件、非常重大事件、非常重大新闻或我国与他国发生重大争端时,还可以出资购买当地主流报纸刊物版面,宣传我国政府的态度或披露事件真相。

  同时,积极开展同所在国家和地区主流报纸、刊物、华人媒体、友好媒体、加强交流合作,开辟中国专栏、专版。或借用当地媒体的发行网络搞发行。借梯上楼,借力发力,扩大影响。《中国日报》主办的《中国专稿》,随《华盛顿邮报周报》在美国印刷发行。读者超过10万人,创造了利用国外媒体发行网络扩大发行的经验。

  鼓励收购境外、国外媒体。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收购国外企业、收购境外企业的屡见不鲜。收购境外媒体、国外媒体的却至今未见。

  国家应该引导鼓励,扶持资助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收购境外、国外媒体,旧瓶装新酒,穿旧鞋走新路。运用境外、国外媒体的运营方式、运营网络、宣传对象,巧妙的宣传中国的声音,讲述中国的故事。

  合作创办境外、国外媒体。

  2007年以来,《人民日报》(海外版)陆续同海外华人合作,创办了《英国周刊》、《日本周刊》、《韩国周刊、《加拿大周刊》、《 匈牙利周刊》等海外周刊。其中,《日本周刊》以日文,《韩国周刊》以韩文发行。创造了海外合作创办媒体拓展外宣空间的经验。

  外宣媒体应该将与海外华人媒体、友好媒体、友好团体、友好企业合办媒体列入议事日程,应该将合作创办所在国家语言文字媒体列入议事日程。合办报纸、合办刊物、合办电视、合办广播、合办网络、合办手机互动。因为,合办所在国家语言文字媒体,更适合所在国家民众的阅读收听习惯和胃口,不存在“水土不服”问题,更能提高宣传效应。

  独资或控股创办境外、国外媒体。

  鉴戒谷歌经验,在境外、国外独资或控股创办媒体,扶持或资助友好人士创办所在国家和地区语言文字的报纸、刊物、电台、电视、网络、手机互动信息网。扩大我国在境外、国外引导舆论的能力。

  对外新闻宣传同对外文化交流联姻。

  利用对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搭载对外文化交流的快车,对外新闻宣传同对外文化交流联姻。是对外新闻宣传的重要途径和成功之道。

  这些年,孔子学院遍布世界。这不仅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而且是重要的对外新闻宣传的重要阵地。在孔子学院中,应该开设中国新闻课程,宣传中国新闻理念。应该以孔子学院为依托,或以孔子学院为媒介,独资或控股创办新闻学院,培养造就和贮备外宣外籍新闻人才。

  对外新闻宣传随乡入俗

  对外新闻宣传,一定要随乡入俗,适应所在国家和地区宣传对象的生活方式、适应宣传对象的民族风俗、适应宣传对象的思维习惯,适应宣传对象的接受能力和接受“胃口”。 《新民晚报》(美国版)2009年在美国发行不足3000份。经过改版,周末版达到64个版。2010年,发行量增加到近万份。

  因而,对外新闻宣传要研究、熟悉和适应宣传对象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国情、民情、民族习俗和收听、收视、阅读习惯。让宣传对象对我国的新闻宣传爱听爱看、耐听耐看,入耳入眼入脑。

  同时,对外新闻宣传应该从华人做起,从友好团体、友好人士做起,从外国留学生做起,从孔子学院做起,从对中国有兴趣的人做起。寄希望于人民,寄希望于未来。逐步影响媒体,影响主流社会,影响政府。潜移默化,约定成俗。长期坚持,终获正果。

  拓展对外新闻宣传的空间,是新时期对外新闻宣传的关键。总是同我国对外新闻宣传在国际新闻市场的覆盖率、占有率成正比的。只有不断拓展对外新闻宣传的空间,不断提高对外新闻宣传在国际新闻市场的覆盖率、占有率。才能不断提高对外新闻宣传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对外新闻宣传媒体的领导和决策层领导的关注。

  建议决策层和省市领导干部,在指导对外新闻宣传媒体改进对外新闻宣传中,引导外宣媒体制定对外新闻宣传的规划,整合对外宣传的资源。提高广播电视的收听收视率,提高报纸刊物的发行量,提高网络的点击率和手机互动率。鼓励收购国外、境外媒体,鼓励合作在国外、境外创办媒体,鼓励独资或控股在境外、国外创办所在国家语言文字的媒体,鼓励对外新闻宣传同对外文化交流联姻。引导对外新闻宣传随乡入俗,不断拓展对外新闻宣传的空间,不断拓展对外新闻宣传的领域,不断扩大对外宣传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我国在世界的话语权。

  那种在对外新闻宣传中不主动出击,幻想同敌对势力和平共处,是不切实际的。那种将对外新闻宣传作为产业投资,是天真烂漫的。那种非常时期不肯作出非常之举,是作茧自缚的。

  对外新闻宣传,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是反对“和平演变”的阵地,是争夺我国在世界话语权的平台。是对外新闻交流的渠道,是看不见硝烟的意识形态竞争的持久战。因而,建议决策层和省市领导干部,在指导所属新闻媒体对外新闻宣传中,明确对外新闻宣传的战略,加强对外新闻宣传的阵地建设,拓展对外新闻宣传的空间。长期坚持,埋头苦干。步步为营,辐射扩展。壮大我国对外新闻宣传的实力,扩大我国对外新闻宣传的影响,争夺我国在世界的话语权。让世界尽快了解中国让中国尽快走向世界。

  2024111日于陕西长安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