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理想园地

习近平兰考调研:短暂何以铸就永恒

2014-07-05 17:38:33  来源: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陈坚男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原标题:短暂何以铸就永恒)

  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指出:“很多东西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这短暂铸就了永恒。焦裕禄精神是这样,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都是这样。”

 

  焦裕禄从担任兰考县委书记至病逝,总共只有470天,终年42岁。但是,50年后他的形象、他的事迹、他的精神,一如半个世纪前一样,仍然鲜活地行走在兰考原野上,行走在神州大地的城市乡村,行走在亿万干部群众的心坎里。“世俗以形骸为生死,圣贤以道德为生死。赫赫与日月争光,生固生也,死亦生也。”焦裕禄在兰考短暂的工作经历铸就的焦裕禄精神,如日月经天照耀着我们的路程,如江河行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灵。那么,短暂是如何化作永恒的呢?这其间蕴涵的哲理,值得我们深思,更需要我们传承。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是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写下的话,虽然他那时还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但由于他后来对人类解放事业的贡献,人们还是很容易把这些思想与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联系起来。焦裕禄被称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工作中曾一再要求党员干部“树立起共产主义思想,培养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这种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是焦裕禄和所有共产党人跨越短暂走向永恒的坚固基石。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滴水,是一朵转瞬即逝的浪花,但是这滴水、这朵浪花只要汇入浩浩荡荡的历史洪流之中,就会获得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当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改变兰考一穷二白的面貌,焦裕禄带领兰考群众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改天换地,谱写了至今令人怀念的篇章。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我们更应该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坚守崇高信仰,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这是雷锋留下的格言。焦裕禄精神与雷锋精神是相通的,“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风雪肆虐的冬夜,他到贫苦群众的家里送上救济物品;自己病重的时候,却不忍心花公家的钱去买贵药……焦裕禄病逝后,群众趴在他的坟头哭喊:“你是活活地为俺兰考人民硬把你给累死的呀!”著名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结果是“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而那些“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心里是最有数的。像雷锋、焦裕禄那样活在群众心中,人生就有了永恒的价值。

 

  “事如芳草春常在,人似浮云影不留。”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佳句。意思是官员随处调动,来去无踪,但只要扎扎实实为百姓做事,留下政绩,就会如春天的芳草那样常存世间、让人留恋。50年前,兰考大地上的风沙、洪水、盐碱为害多年,是焦裕禄带领群众开展制伏“三害”的斗争,才使兰考“旧貌换新颜”。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那棵泡桐树,已经长成双人合抱也搂不过来的参天大树,群众亲切地称它为“焦桐”,并说:“看见泡桐树,想起焦裕禄。”现实中有些干部,只想当官,不想做事,或者做事也只做些“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甚至“豆腐渣工程”,群众说他们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们中有的人被调走或东窗事发“进去”的时候,群众往往自发地燃放鞭炮“送瘟神”。这类人的生命之短与焦裕禄的生命之恒久,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反差!

 

  习近平总书记五年前到兰考调研时就曾指出:“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45年了,但他的崇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的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定格在历史上,永远不会过时”。今天我们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诚心诚意照他的样子去做,也许无意间就把自己短暂的生命融进了历史永恒的丰碑,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呀!

 

  《解放军报》(2014年07月01日 07版)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