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吕厚民在摄影展发布会现场。(解说见下)
1958年,吕厚民手拿闪光灯、相机、挎包和毛主席握手。
1961年,吕厚民与毛主席在庐山合影。
2011年4月,83岁的吕厚民在人民大会堂。
1961年毛主席在庐山。
1961年,毛主席在庐山游泳时的照片。
1952年5月,毛主席接见志愿军文艺工作者。当时,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不久,毛主席心里很悲痛,这是毛主席很少有的悲伤的镜头。
1953年,吕厚民为毛主席和李敏、李纳、毛远新在溜冰场上拍摄的一张照片。
原标题:毛泽东专职摄影师吕厚民逝世毛泽东在庐山系列成经典
“当时拍摄的照片并不对外发表,而是作为重要的历史资料保存在新华社。”吕厚民说当时没有想太多,纯粹当做一个重要的任务来完成,而今回想,当时心无杂念,努力拍下自己眼睛见到的、心中理解的伟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记录,恰好给后人提供了关于那一段历史的最丰富直观的素材。
他镜头下的伟人形象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既有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领袖气魄,也有朴实亲切的父亲慈爱,还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领袖之间则也会寻常般的轻松互动。吕老说,毛主席很随意,不管是在藤椅上打赤膊休息或者抽烟,从来没有拒绝过拍照,也不会说拍完要给他看看之类,是怎样就是怎样,把主动权全部交给摄像师,他端起相机时也就无拘无束,越来越敏锐地捕捉到好画面。
1953年,在中南海召开的中央人民政府第24次会议上,会议结束时,周恩来没有立刻离开会场,而是拿着文件来到毛主席身边,毛主席察觉后立马站起来,两人肩并肩站在一起,神态自然而亲密。凭着职业敏感,吕老及时抓拍了这一画面。这幅名为《毛泽东与周恩来》的照片在国内外媒体发表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后来还被制成大幅挂画,进入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
“以前没有摄影,只靠文字记录,历史人物以及事件、场景都是抽象的。有了照片,人们对历史对伟人的感受不光靠想象,它变得非常直观真实。”吕厚民心里,摄影是记录生活、记录人生、记录历史和世界。摄影师的价值绝对不只是“拍照片的”这样轻描淡写。
他广为流传的《毛泽东在庐山》系列,便是用自然风光表现出当时中国的特殊时代环境,以及历史中的国家领导人的形象。1961年,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加上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中国内外形势空前恶劣。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会议,主要议程是粮食问题、市场问题、两年计划和工业问题,议题沉重。庐山期间,一直忧心忡忡没有好好休息的毛泽东,有一天,在大家的劝说下,毛泽东终于同意出去散散步,吕厚民急忙带着相机,跟随登上了云雾缭绕的庐山含鄱口,在毛泽东独坐远眺时,抓拍了好几张侧照。
主打图解说:
2003年12月24日,75岁的摄影家吕厚民将在中国美术馆度过难忘的时刻。这一天,曾经担任毛主席随身记者的吕老将把自己半个多世纪拍摄的作品展现于人们眼前,题为:“伟人毛泽东·放眼看世界——吕厚民个人摄影作品展”。
吕老的个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他自1950年至1964年在中南海工作期间为毛主席拍摄的工作、生活照片,其中部分照片是首次公开展出;第二部分是吕老在国内外抓取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佳作。
150幅摄影精品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