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王树声
70年代8大军区司令:6位出自同一开国大将属下
1973年毛泽东主持八大军区司令员调动,其中有6位司令员是王树声红军时期的部下。
王树声戎装在身近半个世纪,早年为革命大义灭亲,在二十余年的战争岁月,狙击、攻坚、游击、防御、突围,历经大小战事无数,遇到的尽是些难啃的骨头,因此对“战略战术”有更深刻的体会。黄麻暴动、鄂豫皖苏区突围、创建川陕根据地、翻越雪山、鏖战河西走廊、太行山抗日、中原突围、大别山剿匪,如此英雄经历,其间成功战例当可大书特书。新中国建立后,王树声相继出任湖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总军城部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第二政委、国防部副部长等要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5月26日是王树声大将诞辰110周年。在这里,我们梳理他的生平事迹,与网友一起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格。
早年大义灭亲:“要革命,就不能讲亲戚情面”
乘马岗区大河铺罗家河村有个大土豪,名叫丁枕鱼,有良田七八百亩,房屋几十套,雇有众多长工短工,全乡大部分农民都是他的佃户。他仗着有钱有势,为非作歹,恶贯满盈。
按亲戚的辈数来说,丁枕鱼和王树声的祖母是同胞姐弟,也就是说,丁枕鱼是王树声的嫡亲舅爹。因此,大家不好硬去破这个情面。“要革命,就不能讲亲戚情面。谁反对农会,就是我的亲爹娘老子,该斗也要跟他斗!”说着,王树声“啪”的一声,用拳头砸了一下桌子,斩钉截铁地说:“走,今天就找丁枕鱼算账去!”
抗战期间:穿越沙漠一路乞讨回延安
1937年3月14日,红西路军的专业委员会在甘肃肃南县的石窝山上面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王宇红(王树声的女儿)说,1936年10月份,西路军的21800将士西渡黄河,到了1937年3月份已经有5个月的时间了,这个时候已经折兵大半了,仗打不下去了,所以最后一次的会议也叫石窝山分兵会。会议最后的决议是我的父亲率领一个军队,大概也就六七百人,最后我的父亲在祁连山打了三天的仗。
王宇红说,后来我的父亲一心要回延安,要找到党。最后打到剩他一个人的时候,最后的兵、将全都没有了,他越过腾格里沙漠,没有吃的没有喝的,后来就昏死在沙漠里了。这个时候就有一个人,有人说是老乡、有人说是一个小商贩把他给救了。
建国后:婉拒配新车三拒建新房
新中国建立后,王树声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接规定,他除专车外,还可以配一辆生活用车,但王树声大将却一再婉拒。直到他去世,从未配过生活用车。就是用的这辆专车,王树声大将也主动按月缴车费70至80元,这在70年代初,即使对王树声大将这样大的干部来说,也是一笔可观的开支,而且王树声指示,这辆专车只许他本人办公使用。
50年代,高层领导决定给已任军械部部长的王树声修建一幢住宅,王树定了两条,一是盖成一般平房,二是不要独门独院,不要警卫森严。就这样,一推二,二推三,王大将没有再提建房的事,依然住在那朴素的寓所里,长达18年,直到他长辞人间。
70年代八大军区司令员调动6位是王树声部下
1973年毛泽东主持八大军区司令员调动,其中有6位司令员是王树声红军时期的部下。对此,王宇红表示,家乡是一个老苏区,所以很多高级将领当时参加革命的时候是受父亲的影响,他们是上下级的关系,也是出生入死的战友。“后来我也是看我父亲跟他们之间的来往,我觉得他们那种感情对于我们现在这些后来人很有。”王宇红说,1974年父亲去世,许世友将军听到这个消息后嚎啕大哭,可见革命情谊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