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红色人物

张反:反精英的范例——“恐怖”的陈永贵

2017-08-18 18:46:00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张反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陈永贵是老一辈实干苦干大干的代表,两腿泥一身汗进入中央当上国务院副总理,堪称传奇。《精英平民论》提出“精英平民动态平衡理论”,技能平民无阻碍过渡成精英,而伪精英顺利淘汰出局,精英平民良性相互流动,建立稳定的“精平动态平衡”,这样的社会无疑是强大而有活力的。陈永贵从平民到精英的跃迁,无疑是个很好的范例。对于当今阶级渐趋固化的特色社会来讲,无异于一面照妖镜。不论谎言说得多漂亮,煲多少吨“鸡汤”都没用,永远不能站在陈永贵面前。

00687UNRzy758Y0UL7Ldd&690.jpg

陈永贵(资料图)

  文革前,陈永贵和现在的公务员类似,虽然有了惊天的政绩,上报、受奖、登天安门,但资历必须熬。其1952年当上大寨村支书,到了1966年才熬到昔阳县候补委员。文革期间,他在1967年2月夺取昔阳县党政大权,3月当上山西省革委会副主任;1969年当选中共九大中央委员;1971年当选山西省委副书记;1973年再次当选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1975年,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

  如果“官二代”这样火箭升官肯定不行,所谓欲速则不达要出大事的。总要慢慢的一步一步,起初并不比别人快那么一点点,然后别人被卡在瓶颈处,而“二代”总能顺利过关。二十年三十年后再一看,真是天差地别不能相提并论了。而陈永贵以其平民出身,八年间官至“宰相”,这对精英来讲,是个恐怖的升官速度,是反体制的。

  要知道,这在前三十年并不是个例,虽然没有陈总理那么“夸张”,但千千万万年青人通过自己的“政治表现”得到社会认可,实现了阶级跃迁。什么是“政治表现”呢?老一辈人都知道,毛主席说:“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重在政治表现。”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标准的政治表现成为干部考核原则,简单说就是“又红又专”。换成《精英平民论》的语境,“红”=平民立场,“专”=拥有技能。中国古代,除了个别时候有过“唯才是举”,“道德加才能”本来就是中国传统的用人标准没什么特别的呀?区别就在于是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而不是资本主义;是“红专”,而不是“黑专”;是平民立场,而不是精英立场。与以往的朝代是截然不同根本对立的。

  如果只论升官速度,陈永贵在中国历史中也不算罕见。乱世中的君王一旦发现贤士,往往立刻授予高官厚禄,比如商鞅。贤士们一步登天,从平民跃迁成精英,这与陈永贵是一样的。而不一样的是,陈永贵成为精英之后,“愚蠢”的排斥特权形成“恐怖谷”效应。

  《陈永贵: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一文中写道:“他手里的犁把、锄把没有丢,手上一层层的厚茧子没有退,工作怎么忙也要挤时间和社员一块下田劳动,有时外出开会临走的前一、两个小时还在地里劳动,有时从北京、太原开会回到大寨,跳下车就下田干活…..”

  精英分子看到毛泽东思想的“异常”,还有陈永贵等人的作派,心中必定会升起一种“大恐怖”——这是要彻底催毁精英特权!别的精英都有警卫员勤务员,你陈永贵为什么不要?当了总理不拿总理工资,自己、老婆孩子仍是农村户口,还要两腿泥挣“工分”这是何道理!真是“可恶的阶级异己分子”!

  何止陈永贵,以毛主席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都是精英的“异己分子”。他们在为共产主义理想,为平民主义寻找出路。不想红着进来,黑着出去。 “无产阶级革命需要政权,需要管理者精英;而这些精英将成为无产阶级劳动大众的统治者,形成新的统治阶级。”(引自《巴枯宁的悖论》)当然,这是“王朝周期律”而不是什么“社会主义悖论”。大多数革命功臣,终究没能挡住特权的诱惑,在精英化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革命者如何才能永远不忘初心,老农陈永贵紧跟着毛主席,实践了这样一条道路。成为可歌可泣的“反精英范例”,成为精英心中永远的“恐怖”。

  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这条道路并没有通向成功……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