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革命的老前辈,杨贵同志离我们远去。走得那样平静,死得那般壮烈,与其说他默默地死在病床上,宁勿说他牺牲在战场上。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依然保持着战斗的姿态。
杨贵同志最显赫的功绩,是以其毕生精力设计、缔造、捍卫了红旗渠,但这并非其生命的全部意义。在这庄严的追悼仪式上,在这万分悲痛的时刻,我想以自己浅薄的认知,探寻他与红旗渠生命的价值。
红旗渠是个物质的奇迹。举一县之力,在新中国最艰难的岁月里,在万山丛中的悬崖峭壁上,修建出如此浩大的水利工程,纵横太行山,绵延三千里。这开天辟地的创举,震惊了世界。当宇航员在旅程中看到她的身影时,惊呼这是地球的又一条飘带。是的,一条是砖石垒砌的万里长城,另一条是那水流蜿蜒的红旗渠。一时间,世界为之喝彩,天地为之动容。“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中国的水长城”、“地球的飘带”,种种美誉纷至沓来。作为人类创造的奇观,引万国瞩目,众多元首重臣、文人骚客接踵而至、顶礼膜拜。红旗渠畔车马稠,亿万人争睹风采,一度成为国家的礼宾圣地,以至于数十年后,一些参观过红旗渠的外国友人仍然深藏于记忆之中。红旗渠成为外国人认识新中国的一个亮窗,解读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精典长卷,其意义是世界性的,也是历史性的。这不仅仅是杨贵与红旗渠的荣耀,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
红旗渠是个精神的熔炉。红旗渠生命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他是县域政治、经济的物质支撑,林县几十万生命的支撑,更在于其锻造的精神能量。经过红旗渠工程的陶冶,十万民工以及感受过那个时代氛围的林县几代人,领略过其风采的中国几代人,实现了精神的腾跃,被孕育为社会主义新人。工地就是一个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大课堂,那渠水就是亿万人奋斗不息的精神源泉。那种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由人民当家作主,自力更生改变命运的理想信念和顽强意志;那种视险山如平地,视深壑为沟渠,视苦痛为快乐,置生死于不顾的万丈豪情;那种舍小家为大家,舍私利怀公心的无私奉献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以一时之苦痛,换万代之幸福”的宽阔胸襟;那种积单人独户之力成千军万马,万众一心,共甘苦、共生死、共进退、共荣辱的集体主义精神,不但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巨大生产力,而且成为亿万后来人永续活力的精神遗产。
红旗渠是个不朽的证据。红旗渠见证了新中国建设起步的艰难,见证了人民群众移山倒海的豪迈,并将永远证明: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万众一心,排除万难,创造奇迹;只有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群众,才能迸发出改天换地的物质力量;只有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才能产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行动;人是生产力第一要素,由无数秉赋理想信念的人组成的集体力量,才是最大的生产力;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可以超越任何专家权威的聪明才智,可以在艰难困苦中创造出更加优越的物质条件。红旗渠这块十万人用一钎一锤在太行山体上镌刻的丰碑,将永远向世人诉说这些真理,风雨无蚀,永世不绝!
杨贵,这个在中国无人不晓的名字,已经被林县人民用钎锤雕刻在红旗渠的渠岸上,已与那从太古走来的太行山水浑然一体,化为永恒。当然,红旗渠问世非其一已之功,是中国革命给了他施展才华的机遇。是他用毛泽东思想的圣火点燃了数十万民众心头的激情和希望之光,以共产党员高度的使命自觉,用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宗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形成排山倒海之力,将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和“引漳入林”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这功勋超拔于愚公、精卫、西门之上,与日月同辉,彪炳天地。如果说红旗渠是一部英雄史诗,他就是主编;如果说红旗渠是块丰碑,他就是碑尖的红星。他将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陈永贵、钱学森一起,载入共和国的英雄史册,永远为中国共产党人标格风范。
人民群众的亲兄弟、好朋友、好书记杨贵同志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