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红色人物

“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钱学森生平事迹展”在京揭幕

2018-11-11 07:49:34  来源: 钱学森图书馆   作者:茅艳雯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通知》,2018年11月9日,在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指导下,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科技馆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内蒙古阿拉善盟行政公署承办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钱学森生平事迹展”在北京中国科技馆正式揭幕。本次展览以“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为主题,讲述了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的卓越成就和壮丽人生。

  

  展览开幕式于上午十时在中国科技馆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刚,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将糜振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原副主席刘恕,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贺美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中国科技馆馆长殷皓,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薛惠锋,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安胜,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学森之子钱永刚等出席展览开幕式。共同参加开幕式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克智、中国科学院院士过增元、中国科学院院士庄逢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难先、中国工程院院士徐銤、中国科学院院士滕吉文、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正耀,以及来自军委科技委、军科院、航天、绵阳气动中心、内蒙、山西、青海等地相关单位、学校师生代表共计两百余人。开幕式由殷皓主持。

  

  薛惠锋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作为“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这一中国科学家最高荣誉迄今为止的唯一获得者,钱学森不愧为知识分子的崇高典范。钱学森永世长存的功勋、杰出高超的才能、博大深邃的思想、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坦荡宽广的胸怀,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希望此次展览,能够让科技大师的精神代代延续,让思想巨擘的薪火永世相传。

  

  陈刚在开幕式上讲话指出,钱学森同志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历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名誉主席。作为“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具体落实措施,本次展览以生动真实的史料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以钱学森同志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群体的光辉事迹,旨在弘扬他们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和卓尔不群的科学品质,以此进一步激发、汇聚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强国之行。

  

  开幕式上,张安胜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向中国科技馆赠送了珍贵藏品——钱学森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仿真复制件。

  

  韩启德在开幕式最后宣布展览开幕。随后,与会嘉宾共同参观了本次展览。

  

  

  本次展览是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继“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事迹展2011年全国四地巡展及2013年全国七地巡展获得圆满成功后,精心筹备多时再度推出的全国巡展活动。展览围绕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爱国奋斗、开拓创新精神,以编年体为主、专题为辅,通过“立志报国、奋斗成才”“筑梦航天、奠基伟业”“胸怀大局、不懈探索”“民族脊梁、科界楷模”四大板块,通过80余件珍贵实物展品、230余幅图片,结合场景复原、多媒体等多种表现形式,重点展现了钱学森同志的爱国之情、奉献之行、求真之道、创新之举。

  展览将于11月9日至12月23日期间在中国科技馆向公众展出,随后将赴内蒙古举行巡回展览。

  

  

  爱国奋斗之典范 建功立业之标杆

  钱学森于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更是广大知识分子家国情怀与奉献精神的典型象征。他以爱国为信仰,以奋斗为实践,对党高度忠诚,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坚持真理、严谨求实,是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被誉为“人民科学家”。身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数十年呕心沥血、攻坚克难,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他的爱国奉献精神,更激励了无数中国人。

  1935年,以优异成绩从交通大学毕业的钱学森考取公费留学,先后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深造,并长期从事航空和火箭技术研究,在青年时期就成为世界著名的火箭与导弹专家,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绩和荣誉。

  

01.jpg

  

02.jpg

  1949年5月,钱学森收到了一封来自万里以外的信件,邀请他回到中国,领导航空工业的建设。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遍全世界时,钱学森迫切希望回国参加祖国的建设,但却遭到美国司法部移民局的百般阻挠。

  

03.jpg

  1955年10月,他终于冲破阻力回到了祖国。此时的中国国力薄弱、百废待兴,作为技术主帅,钱学森勇敢承担起创建我国航天事业的重任,带领科技人员克服重重困难,仅用八年时间,先后完成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的研制,实现了我国航天开创时期一个质的飞跃。在中央的领导下,钱学森引领中国航天人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技术创新、发展之路。

  

  

  1966年10月,钱学森协助聂荣臻组织实施了我国首次“两弹结合”发射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把国防现代化建设向前推进了一大步。1970年4月,由钱学森担任技术负责人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在钱学森的建议下,我国在1992年选择了发展神舟飞船的载人航天之路。随着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中国航天员大队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次发射成功后,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都会去看望钱学森。尽管此时的钱学森已远离公众的视线,但大家依然把我国航天的最新成就与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晚年的钱学森更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事业,在诸多学科领域进行了不懈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和前瞻性、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学术思想,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影响深远。

  

  作为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钱学森的自立自强和爱国奉献精神,鼓舞了无数中国人,也凝聚成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2018年8月11日19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系列报道以“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为题播出了钱学森同志的典范事迹,再一次掀起了学习钱学森爱国奋斗精神的热潮。“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钱学森生平事迹展”的举办,正是对“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最好实践和生动阐释。

  大批珍贵实物首次赴京展出 还原钱学森爱国奋斗人生历程

  本次展览所展出的大部分实物展品均为首次在北京公开展出,特别是钱老所获得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证书、钱学森留美护照等。这些珍贵实物,全面展现了钱学森同志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一生,展现了钱学森同志胸怀中华民族复兴理想的一生,更展现了钱学森同志为国家强盛、人民幸福奉献毕生智慧和心血的一生。

  纵观钱学森的一生,他始终把爱祖国、爱人民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他人生的重大抉择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紧相连,留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但他却说“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人民”。他曾由衷地说:“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们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

  在中学毕业报考大学时,钱学森作出了人生的第一次选择——受到孙中山《建国方略》中“实业救国”理念的影响,他立志学习铁道工程,为中国造铁路、振兴国家。1929年,他考入交通大学,攻读铁道机械工程专业。在本次展览开幕式上,展览主办方上海交通大学向中国科技馆捐赠的钱学森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复制件,正是他心怀“交通振国”之志,在交大学习铁道专业这段人生经历的历史见证。

  

  正当钱学森憧憬成为詹天佑式的工程师之时,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本飞机的肆虐,使钱学森深感发展航空工业的重要性,他做出了人生的第二次选择——他要改学航空工程。为此在校期间他选修了“航空工程”课程,还发表了《美国大飞船失事及美国建筑飞船的原因》《航空用蒸汽发动机》《最近飞机炮之发展》等多篇相关论文。1934年7月,钱学森以优异成绩从交通大学毕业,考取庚款留学公费生。1935年8月,他赴美麻省理工学院留学深造,展厅中的钱学森留美护照真实记录了这一段留美岁月。

  

  

钱学森留美护照.JPG

  在美国学习航空工程的过程中,钱学森感到航空工程的依据大多依靠经验,少有理论指导。他由此做出了人生的第三次选择——转向从事航空理论方面的研究。他向当时航空理论研究的最高学府加州理工学院提出申请,并师从世界空气动力学泰斗冯•卡门教授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航空理论。在冯•卡门的指导下,年仅27岁的钱学森提出了“卡门—钱近似”公式,解决了当时航空界的一大难题,很快成为当时世界航空理论方面的顶尖科学家。此后的十五年间,钱学森先后加入美国国防部科学咨询团,参与撰写美国战后航空航天技术发展的长远规划《迈向新高度》,担任古根海姆喷气推进中心主任,开创物理力学和工程控制论,取得了卓越成就。钱学森曾说,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展厅中《工程控制论》1954年英文版见证了钱学森的第三次人生选择。

  

04.jpg

  1955年,钱学森辗转回到祖国。就在此时,国家做出了要研制中国自己的导弹、火箭的战略决策。国家的需要使得他做出了人生的第四次选择——从学术理论研究转向大型科研工程建设。为了加紧建设导弹研制等科技人才队伍,钱学森先后主持举办多个培训班、进修班,并亲自为培训班撰写教材《导弹概论》,被誉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之作。1966年10月,我国首次“两弹结合”发射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把国防现代化建设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跻身世界航天大国之列,弹(导弹)、箭(火箭)、星(人造地球卫星)、船(飞船)、器(深空探测器)全面发展。钱学森出色完成国家赋予他的任务。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等23位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钱学森第四次选择使他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也铸就了这位“两弹一星”元勋。

  

  

05.jpg

  20世纪80年代,钱学森辞去了国防科研一线的领导职务,做出了他人生的第五次选择:再次回到学术理论研究。他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胸怀大局、不懈探索,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诸多领域,在社会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领域进行了不懈探索,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此时的钱学森已不仅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更是伟大的思想家。此次展出的《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报刊原文等以及钱学森关于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笔记,都见证了他晚年孜孜不倦的思考和探索。

  

  

钱学森的一生,是爱国奋斗、无私奉献、求真创新的一生。他信仰坚定,对党、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1991年,他荣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在获奖感言中,他说自己一生仅有三次激动,其中两次皆因“党员”身份;他严谨求实,对科学真理的探求永无止境;他淡泊名利,主动辞去院长职务,改任技术副职;他节俭朴素,简朴的蓝色卡其上装和军便裤,一穿便是几十年,破旧的蒲扇补了又补。他无愧于“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称号,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与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激励后人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证书.JPG

  作者:茅艳雯

  供稿单位:钱学森图书馆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