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红色人物

莫以小肚鸡肠度量傅作义之女共产党人傅冬菊

2019-03-10 11:49:32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赵云常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前不久的某日,有网友介绍说,有人又在网上写文章对傅作义之女共产党员傅冬菊黑了一把。虽然近些年常常有人往老一辈共产党人头上屙屎,但选中傅冬菊,拿傅冬菊当靶子,黑傅冬菊,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按照网友的指点,我在网上找见了这篇《“出卖”父亲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的最后结局》(以下简称《出卖》)的文章。应该说,这题目很吓人,刚读时,还以为傅冬菊同志遭到了什么不测,读完全文,才知道傅冬菊同志是在2007年7月2日于北京医院去世的,终年83岁,属自然离世,并未遭遇什么悲惨结局。

 

  这标题党,就是能吓人。

 

  

d2d29fcf9f96b5fbb42d87eb48a43f59.jpg

  共产党员傅冬菊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里是一个身份特殊的党员。他的父亲傅作义曾是一个以共产党为敌的国民党军阀,他们父女的信仰不仅大相庭径,而且相互敌对,水火不容,但他们之间又是父女关系,亲情不仅因此不断,而且更加浓蜜。遥想当年,解放军大兵压境,父亲傅作义持重兵据守北平,与解放军对战。作为共产党员的女儿傅冬菊,即为父亲担忧,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大业着急。共产党人的党性曾让她为党和人民从父亲身边巧妙地获得过有价值的情报,并且在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的过程中,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立了奇功。此举既出乎自己伟大的共产主义信仰,又帮助父亲归入了共产党领导的为人民服务的正途。如果用现在流行的孝道来衡量,这是对党、对人民、对父亲的大孝。而《出卖》的作者却说傅冬菊同志“出卖了父亲,也出卖了国民政府。”

 

  呵呵,我没见过《出卖》一文的作者,不知道他的脑子是怎么长的,长在什么地方。但是我知道他是在拿着一副小肚鸡肠度量共产党人傅冬菊。

  诚然,傅冬菊是傅作义先生之女,但是天理赋予每一个人选择信仰的自由,傅冬菊信仰共产主义虽与父亲信仰有异,但合天理,何来“出卖”父亲?傅冬菊是父亲自有财产吗?没有独立人格吗?

  中国从古就有忠孝难以两全的说法,傅冬菊出于共产党人的党性,在和平解放北平时做出的巨献,那可是既成就了忠,又成就了孝,这是忠孝两全之举,怎么能说“出卖”了父亲?

  至于那个国民政府,对不起,共产党人傅冬菊从来不认为他是中国人民的合法政府,推翻它,那是傅冬菊同志的革命目标之一。只要脑不残,一般人是不会认为共产党人傅冬菊“出卖”了国民政府的。

  显而易见,这是用一根封建私有制观念的小肠子,在度量共产党人傅冬菊的博大胸怀。

  先贤庄子在其《逍遥游》中有言:“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朝菌不知晦朔,惠姑不知春秋……”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曾言:“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毛诗人有诗句道:“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飞。”

 

  面对共产党人傅冬菊,这位《出卖》一文的作者也太小知、太朝菌、太惠姑、太燕雀、太斥鷃、太昆鸡了。他以自己的一小肚鸡肠,度量共产党人傅冬菊,度出的是愚痴、丑陋,人品低下,令人忍俊不禁。人们不禁想问:你知道什么是共产党人吗?

  

2d3e8252a24255bd0c61cea61af1f99f.jpg

  《出卖》一文的作者不仅不懂得什么是共产党人,而且还编造了一个所谓老人的悲凉的晚景:

  “……傅作义去世后,人民日报社资深记者傅冬住的是二十几年没有装修的老房子,只有布面沙发等简单家具。虽说顶着「离休干部」的名义退休,但她和那些真正得实惠的「离休干部」相比,什么也没有。她一直病病疡疡,有限的那点退休金除了大量开销用于吃药,还要支付保姆的工资。去世的前几年,政府要房改,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人员几次向她催要房款,她竟拿不出钱来买房……”

  你说共产党人傅冬菊晚年没有像某些大贪官那样坐拥亿万资产我信,你说的他老人家如此悲凉的晚景是因为顶着“离休干部”的名义没有享受离休的待遇,我还是第一次听说,难道国家没有让傅冬菊同志享受离休待遇吗?笔者的岳父就是一名离休老干部,今年100岁,而且还活着,他离休后仍拿100%的工资,国家对他们从来就是全额报销医药费。这一点,笔者清清楚楚。傅冬菊同志享受离休待遇没有?她离休后的工资是多少?治病国家是不是全部报销?如果她享受了离休待遇的话,还会“一直病病疡疡,有限的那点退休金除了大量开销用于吃药,还要支付保姆的工资。”吗?对此,《出卖》一文的作者如果拿不出证据来,就是骗人,就是在用虚假信息伪造傅冬菊晚年悲惨的谎言。

  傅冬菊晚年没有拥有亿万资产,过贪官那种花天酒地的生活,是出于共产党人的党性,是高风亮节,与她当年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在解放平北时促成父亲在和平解放北平书上签字没有一点儿因果关系。而《出卖》一文的作者却硬要往这上面套。说什么“对理想着魔的傅冬菊舍弃了父亲为她安排的出国留学、背叛了疼爱自己的父亲,成为组织安插在父亲身边的一名特工。傅冬菊临终那年……已经卧床两年多,贫困交加,当年求她办事的许多人早已身居高位,哪个人说句话都能够改变她的处境,但直到临终也没有人去看望她。”

  呵呵,傅冬菊是共产党里的人,他说服父亲和平解决北平问题,就如当时每个解放北平的解放指战员一样,是党交给她的任务,何来某些人“求她”之说。而且据我所知,当年和平解放北平的人在2007年大都去世,谁还活着,并身居高位?谁应该去看而没有看她?对于这个问题《出卖》一文的作者为何不做交待?为什么打了马虎眼?

  不仅如此,这位作者接下来竟然又自作聪明地写道:“她曾说,想写一本父亲的回忆录,但最终没有动笔,她说现在才发现自己对父亲的了解实在太少了。她还说,随着岁月的流逝,她慢慢的可以理解父亲当年的做法。但已经为时太晚。”

  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这是作者最刁的一笔,什么“她曾说”?是曾在什么文章里说?还是曾在某一个重要活动上说?还是……为什么傅冬菊活着的时候你不这样写,偏要在傅冬菊去世后,死无对证的时候你才这么写呢?

  作者玩这么一手,如果不是阴暗心理在作怪,就只能解释其不过是“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的蜩或学鸠而已。庄子说:“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是啊,一个心底狭小,鼠目寸光的蜩或学鸠,拿着一根小肚鸡肠,怎么能够量出胸怀远大共产主义理想的共产党人傅冬菊的鸿鹄之志呢?

  傅冬菊不做贪官,晚年没有过贪官那样的糜烂生活,就是结局悲凉吗?

  附:《“出卖”父亲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的最后结局》一文的网络连接—人文频道—东方头条https://mini.eastday.com/a/170107052608628.html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