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红色人物

后勤雄才杨立三发明了一个汉字,毛主席称赞:我们是小米加步枪,没有他,我们只有小米,无枪可加

2021-10-20 17:00:45  来源: 党史博采   作者:罗元生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在我国的许多字典、词典里,如《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大词典》里,都新收了一个字:饻。

  此字读音为“西”或者“系”。基本释义为:老解放区一种计算工资的基本单位。一饻等于几种实物价格的总和。它的发明人就是八路军后勤部长杨立三。

  ◆杨立三

  这个字诞生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2年。当时由于战争,再加上连年的大旱和大面积的蝗灾,农业歉收,导致食盐及一些日用品的价格直线上升。这对实行半供给制半工资制(即服装由公家发,伙食是工资制)的军工厂工人来说,造成了生活上的极大困难。尤其是一些老工人和技术骨干,都是靠工资养家的,过去可养活3个人的工资,现在一个人也不够用了。虽然后勤部也想办法给工人们涨了两次工资,但工资的增加数赶不上物价的上涨,造成了部分工人的情绪波动,影响了生产任务的完成。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杨立三经反复调查研究,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后,决定将以货币为单位计发工资的办法,改为以实物为单位计算发放。这样,不论物价如何涨,大家得到的实惠不会变。这个“实物”他们选择了小米,各种费用都用小米的数量来表示。比如津贴费,原每月1.5元的改发小米12两(老秤,16两为1斤),菜金每人每日改发小米3两,医生每月发小米6~10斤,等等。后来,从部队到地方,几乎都以小米为标准来计算经费。这时,就需要有一个字表示这种实物名称,于是,杨立三就创造出了“食”“衣”相加的“饻”字。至于读音,他取了口头经常说的“系数”的“系”音。

  一个“饻”应该含多少实物呢?经过大家的计算和实验,最后统一为一饻,包括中等小米2斤、中等小麦2斤、食油5钱、盐5钱、中等上白布1方尺、中等家用煤1.5斤。一个“饻”节约一点用,可供一个三口之家一日的生活费。

  用“饻”计发工资的办法是:发工资时,先按驻地各种实物每月15日中午时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每饻的值,再算出每人应得的工资,然后折合成货币发给个人。为了使饻的价值真实合理,各单位都成立了由党(党支部)、政(行政后勤)、工会组成的三人小组,每月统一到市场调查研究。由他们确定的饻值,领导和群众都信得过。

  当时,从厂长到学徒的工资等级共分20个左右。一般来说工程师的工资最高,为190饻到320饻左右。技术工人的工资为46饻到130饻左右,养家糊口基本上不成问题。

  以饻计发工资的办法受到了工人们的欢迎,尤其一些带家属的技术工人生活有了保障,工作的积极性大为提高。 这种开始用以饻发军工厂工人工资的做法,后来也被推广运用到了军费的计算方法上。国家财政部原副部长、当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副主席戎子和在他著的《晋冀鲁豫边区财政简史》一书中写道:“1943年后,由于物价上涨了三倍多,为了稳定军事供应,军费改按菜金和公杂费所需几种主要实物折合一种‘实物分’,也叫‘饻’(是八路军后勤部部长杨立三同志创造的一个字),按月领发军费,按当月之‘实物分’中所包含的几种实物市价加起来综合计算。这种‘实物分’制,一直实行到建国后1955年物价稳定后才取消。全国解放后,有一位著名民主人士看到我们所定的供给标准和供给制度,极口称赞说:‘这是一门极其具体复杂的科学,共产党真了不起啊!”

  杨立三以他的聪明才智,不但有效地解决了物价飞涨给大家生活带来的困难,而且为人民军队的服务工作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由于杨立三的贡献,毛泽东很是看重他。在一次军队高级干部会议上,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都说我军是“小米加步枪”,这“小米加步枪”是怎么加在一起的呀?你们有没有想到杨立三?没有他,我看你们只有小米,无枪可加!

  在1953年中央计划召开全国财经工作会议时,毛泽东又于5月6日就会议的议题和准备工作专门致信陈云、薄一波、李富春,点将杨立三参加:“五月二十日开始的财政会议,应讨论些什么问题,请你们考虑一下……似乎预算问题,增薪问题……军费问题(杨立三应参加),均应有所讨论。”仅仅一句“军费问题(杨立三应参加)”,就足以看出毛泽东对这位我军“后勤雄才”的器重。

  新中国成立后,经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名,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被毛泽东任命为国家食品工业部首任部长。

  ◆杨立三

  杨立三身兼解放军总后勤部和国家食品工业部两个部长。总后勤部已经初具规模,并已经运转多时,但食品工业部却还是一片空白,从办公地点到人员,都还是零,需要杨立三从头抓起。

  为什么要任命杨立三担任国家食品工业部部长?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他长期搞后勤军需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后勤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中央军委总后勤部部长,有管理军队军需工作包括食品工厂如面粉厂、榨油厂、饼干厂、奶场等的经验;二是新中国刚成立,我们还缺乏食品工作方面的专门管理人才,我们的政府是从战争时期过渡来的,不少领导人仍来自军队方面。

  1954年11月28日,杨立三与世长辞,身后没有留下任何财产,却留下了非常珍贵的后勤工作史料——20多本工作日记。

  在杨立三逝世后,周恩来总理评价他的一生“是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的楷模,是我军后勤工作和财务工作人员的楷模,也是其他工作人员的楷模。”1995年底,杨尚昆、宋任穷等联名撰写了《后勤雄才风范昭人——纪念杨立三同志诞辰95周年》一文,深情地回忆了杨立三为我军后勤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