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红色人物

我们为何怀念马克思

2023-05-05 15:07:04  来源: 浙江宣传   作者:之江轩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1842年的德国,正在经历一场严重的社会危机。容克贵族大肆侵占土地,导致大量农村赤贫人口失去生活来源。饥饿驱使贫民到森林里捡拾枯枝、采摘野果。统治者出台了严酷的法律,对这些贫民进行大搜捕。

  同年10月,刚刚任职不久的《莱茵报》主编卡尔·马克思发表了《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旗帜鲜明地为贫民发声。

  这就是颇为有名的“林木盗窃问题”。马克思因此闻名全国,但也遭到了德国政府的激烈迫害,失业、流亡接踵而至。思想巨匠的初鸣,震动了欧洲,也为他波澜壮阔的人生拉开了帷幕。

  205年前的5月5日,卡尔·马克思在德国特里尔出生。今天,他的形象仍然在世人心中栩栩如生。究竟是什么让这位世界伟人拥有如此饱满而又长远的生命力?

  

  马克思是理想的,而不是世俗的。

  作为当时的超级学霸,马克思本可以选择一条衣食无忧的人生道路。他家境优渥,父亲是法官和高级诉讼法庭法律顾问,母亲出生于贵族家庭,妻子燕妮也是容克贵族之后,可谓满门富贵。

  如此显赫的家世,加上自身博士研究生的学历,不管经商或者从政,其实都能轻松赢在起跑线上,但他却选择了一条未曾设想的道路。

  马克思把一生中倒向上流社会的无数机会,换成自己对理想的执着。从林木盗窃问题开始为穷人发声,再到法国参与工人运动,最后定居英国研究共产主义思想。

  在写完《资本论》的第一稿后,当时号称“铁血宰相”的俾斯麦曾派人找到马克思,希望“利用马克思和他的大才为德国人民谋福利”。对此马克思付之一笑,把信丢入海里。

  当时的他,一定回想起了自己在17岁时立下的誓言: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马克思感召我们的不只是深邃的思想,更有终其一生为信仰矢志奋斗、初心不改的人格魅力。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也从马克思身上获得了信仰,汲取了力量,为了革命真理、革命理想,愿意献身于心中的日月。

  

  马克思是热血的,而不是冰冷的。

  他是一个热血沸腾的人,率性又真诚,常常为了自己所认知的真理,不惜与好友和恩师展开激烈的辩论。但即便是他批判的资产阶级,都对马克思的人格展示出了最大的尊重。

  完成《资本论》第一稿后,他去德国寻访。不少资产阶级的“粉丝”对他的评价从“阴郁的革命者”变成了“迷人文明的绅士”。

  有血有肉的马克思,他的感情、理智,与无双的智慧并存。

  对于爱情,他热情洋溢。写给燕妮的情书,如冬日暖阳:“燕妮,即使大地盘旋回翔/你比太阳和天空更光亮/任凭世人把我无限责难/只要你对我爱,我一切甘当。”

  对于友情,他温润又有魅力,写给恩格斯的书信,关心无微不至,“我关切你的身体健康,如同自己患病一样,也许还要厉害些。”

  对于革命,他斗志昂扬:“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他的哲学著作,也充满了火一样的激情,阅读它们,人们时刻会感受到内心的激荡与思想的碰撞。

  当然,马克思也有委屈难过的时候。他曾跟朋友抱怨:“但是世人把某些人看得一无是处的那种冷漠态度,即使不使人悲痛欲绝,至少也让人心灰意懒。”但他从不消沉,也不怨天尤人:“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这就是马克思带给我们的精神财富:颓废只是短暂的,面对未来,我们依然充满希望,充满激情,充满斗志。

  

  马克思是自由的,而不是僵化的。

  他是个自由活泼的诗人,与德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海涅是好友,他们曾经一起畅饮,一起推敲诗歌的每一个字词。他的文风也渗透着诸多自由浪漫的色彩:“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

  马克思的自由不仅是理论的,也是亲身实践的。

  1841年,青年马克思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当他兴冲冲地把论文拿给师友鲍威尔时,鲍威尔舒展的眉头逐渐紧皱起来,他觉得这篇论文言辞犀利,奉劝马克思挫掉些“棱角”,以免答辩失败。

  但马克思拒绝了这个建议,他在序言中引用普罗米修斯的话语表达了自己的决心:“你好好听着,我绝不会用自己的痛苦去换取奴隶的服役,我宁愿被缚在岩石上,也绝不愿作宙斯的忠顺奴仆。”

  这篇名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博士论文,勾画出一幅主体性自由的雄壮蓝图,揭开了马克思一生为人类自由斗争的序幕。

  马克思的自由不是个人的自由,而是社会关系的自由。

  他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如果我们的自由历史只能到森林中去找,那么我们的自由历史和野猪的自由历史又有什么区别呢?”

  人向往自由就像鸟儿向往天空。但人毕竟不是动物,人在追求个体自由的同时,也不能妨碍他人的自由和社会的自由。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理解为“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马克思可以选择成为“马克思爵士”“马克思部长”“马克思行长”“马克思教授”,但是他却自由地选择了“一直在坟墓的边缘徘徊”。

  由于政治立场的不同,马克思经常是“不受欢迎的人”,他却幽默地说:“我是世界公民,我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工作。”他的心灵是如此自由。

  今天,我们怀念马克思,不仅是因为感悟他的思想理论,也是致敬、缅怀、传承他对理想的执着、对人生的达观和对自由纵贯寰宇的追求。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