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这是毛主席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讲的一句名言。1956年11月15日,当毛主席说出这句名言的时候,在场的人听得清清楚楚,首先是我们党领导下的这支人民军队为例讲的。
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毛主席关于艰苦奋斗的思想,它所包含的深意,贯穿和体现在我党我军的全部历史之中,诠释着党和军队兴旺发达的真谛。
1927年,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惨遭失败,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队伍上了井冈山,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井冈山的斗争环境极其险恶。据老同志回忆,当时红军将士历尽了人间“三大苦”:
一是打仗苦。面对敌人的疯狂进剿,作战成了井冈山军民的日常生活。而打起仗来又缺少枪弹,一支枪一般只有三四发子弹,冲锋前和追击时才能使用。因为敌强我弱,打仗时还得不停地行军转移。有一次率部突围,彭德怀鞋子掉了,结果一只脚穿鞋,一只则打赤脚。干粮袋也掉了,两天未吃一粒米,饥饿疲乏,几乎寸步难行。
二是伤病苦。井冈山上的药品及医生奇缺。没有医疗器械,就用打碎的碗片、刮平的竹子,做成镊子等器械;没有酒精消毒,就用石灰水来煮;没有纱布,就用土布代替;没有骨锯,就用木匠的小锯子来做断骨手术,用杀猪刀来开刀。当时枪伤病员最怕换药,用竹片做的镊子夹着很硬的粗布往伤口里捅,伤口真是疼痛难忍。
三是生活苦。吃穿住都极其困难。当时的井冈山,“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军粮严重不足,红米吃光了只能煮南瓜吃。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食盐,由于敌人封锁运不进来,一度完全断绝,指战员普遍营养不良。寒冬腊月,没有冬衣,很多战士还是穿两层单衣,晚上睡觉没有被子,只能钻到稻草堆里。许多人天不亮就提前起床爬山跑步,因为这是取暖的好办法。
然而,艰苦的生活和极度的困难没有吓倒英勇的红军,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除极少数人说点风凉话,闹点情绪外,大多数人是坚定乐观的,战斗力还是蛮强的。”
为什么红军能够艰苦奋斗在井冈山上?这部《毛泽东军事箴言》就道出了真相。
这个答案首先要从理想和信念中去找。毛主席在井冈山初创时就提出“在思想上建党”的要求,许多先进分子在党旗下重新宣誓:“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正是因为胸怀革命理想并坚守必胜信念,很多人在井冈山得到精神上的巨大满足,而不去在意物质生活的艰苦。
年轻的陈毅安曾任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辎重队队长,放弃优裕的生活,跟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他在给未婚妻的信中说:“我们天天行军打仗,钱也没有用,衣也没有穿,但是精神非常的愉快,较之以前过优美生活的时代好多了,因为是自由的,绝不受任何的压迫;同志们之间亦同心同德,团结一致。”
当然,很多普通的干部战士可能达不到那样高的认识水平,但是,他们同样有着朴素的革命情感,曾任红军医院院长的曾志后来回忆说:“尽管战士并不懂得很多革命道理,但他们十分清楚地认识到,跟着共产党干革命是他们唯一的生路,参加红军就是为穷人打天下。”
红军能够艰苦奋斗在井冈山上,也与部队官兵一致、干部率先垂范有很大关系。当时,毛主席、朱德等红军领导人与官兵同甘苦、共患难,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5分钱的伙食。老红军刘显宣就说:“虽然生活这样苦,但是大家都不感到什么苦,情绪是饱满的,精神是乐观的。为什么呢?因为干部以身作则,和我们一起过艰苦的生活。”
有一次,毛主席来到步云山练兵场,发现战士们闹情绪,一了解,原来是部队缺粮食,挖来的野菜又太苦,难以下咽,毛主席二话没说,端起碗,夹着野菜,便大口地吃起来。他一边吃一边说,这种野菜是很苦,可是有丰富的政治营养,我们干革命,就要吃大苦,没有今天的苦,哪有明日的甜呢?战士们看在眼里、听进了心里,深受感动:毛委员都不觉得苦,我们不怕苦!
这部《毛泽东军事箴言》把毛主席的军事“语录”用生动的故事地解释清楚;“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不打无准备之战,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懂政治的人就不会打仗”等等一系列军事箴言,这些箴言的背后都有哪些故事呢?如果你也对毛主席超一流的军事指挥艺术感兴趣,那么这部书一定不要错过啦!
重读老旧书∣好书都在这!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好书,
添加新客服(17791526186)就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