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历史

毛泽东的每一天:12月16日

2020-12-16 17:58:30  来源: 综合《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网络   作者:李豫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1941年12月16日,毛泽东为王观澜题词

  王观澜,1906年7月13日出生于浙江省临海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期参加工人运动,入莫斯科中国劳动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土地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农业部党组书记兼副部长、国务院农林办公室副主任等职。

  王观澜一生中受到三次“左”右倾机会主义者的打击,但是毛泽东一直非常支持他,曾为他恢复党籍。

  王观澜随部队长征到陕北后,由于过度劳累,身体虚弱,患重感冒休克,复发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等病症,不得不住进了延安中央医院。毛泽东对老战友的病十分关心。1941年冬天的一天早晨,他在傅连 陪同下,徒步走了五六里山路,冒着深秋的寒冷,涉过一条河,从杨家岭来到中央医院看望王观澜。毛泽东走到他的床边,坐在一张窄条硬木板凳上,亲切地安慰说:“观澜同志,不能睡就静静地躺着,不要着急,总会睡着的。”他还嘱咐医院领导要精心治疗,劝慰徐明清要放宽心。

  12月16日,他又派秘书到医院送去一封信。这是毛泽东用毛笔为王观澜写的一幅题词,题词写道:“既来之,则安之,自己完全不着急。让体内慢慢生长抵抗力和它作斗争,直到最后战而胜之,这是对付慢性病的方法。就是急性病,也只好让医生处治,自己也无所用其着急,因为急是急不好的。对于病,要有坚强的斗争意志,但不要着急。这是我对于病的态度。书之以供王观澜同志参考。”

  这幅题词,不仅对王观澜与疾病进行顽强抗争,给予了很大精神力量,后来还广为流传,成为许多革命同志对待疾病,始终保持坚强、乐观态度的一个座右铭。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访问苏联

  1949年12月16日,中午12时,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抵达莫斯科,开始了他对苏联的第一次访问。这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出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百余年来的屈辱外交的历史。按照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原则,新中国旗帜鲜明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2月16号,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了毛泽东,并与毛泽东举行了正式会谈。当时,中国政府既要争取苏联对新中国的支持和援助,又要面对双方之间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如何处理中苏关系,难度很大。双方就一系列重大问题交换了意见。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元帅逝世

  罗荣桓,中国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02年11月26日生于湖南省衡山县,1963年12月16日在北京逝世,是十大元帅中最早去世的一位。他从1927年跟随毛泽东走上井冈山,到1963年逝世,风风雨雨革命一生,毛泽东称其为“一生共事的人”。

  1963年12月15日,罗荣桓的病情恶化,一度陷入昏迷。12月16日下午,罗荣桓在战友贺龙、张爱萍、甘泗淇、梁必业、萧向荣以及他的夫人林月琴和孩子们的守护下,心脏停止了跳动。12月19日,毛泽东亲自参加了罗荣桓的追悼会,深深地向这位从秋收起义就开始跟随他的“解放军政治思想战线的奠基人”之一的元帅三鞠躬。罗荣桓逝世后,毛泽东十分悲痛,几天夜不能寐。一天深夜,毛泽东写下了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这首诗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罗荣桓的高度评价和痛惜之情。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