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历史

乌有之乡【人民公社】专题研讨会纪要:毛主席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021-06-12 10:51:38  来源: 乌有之乡   作者:李星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通讯员志愿者 李星)“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庆祝建党100周年,2021年5月23日,乌有之乡在北京召开了主题为“迎百年党庆 学中共党史——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人民公社专题研讨会,30余人参加。乌有之乡站长范景刚同志主持本次专题研讨会,会上张文茂老师就人民公社问题进行了讲演。

  会议一开始,张文茂老师就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研究人民公社问题?张文茂老师认为,研究人民公社问题意义重大。一方面,这是学习百年党史,公正评价改革前30年历史所无法回避的问题,同时这也有助于深入了解毛主席所开辟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理论以及牢记毛主席历史地位和丰功伟绩;另一方面,当前三农问题能否解决的关键之一也正在于能否正确认识人民公社问题。张文茂老师提到,要真正研究清楚人民公社问题有一个原则:把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制度加以区分。前者主要限于1958年到1961年公社三级体制确立之前。后者指1962年到1983年的三级体制时期,即人民公社六十条确立之后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时期,直到1983年被废除。只有这样,才能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正确评价人民公社和毛主席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并且,应当认识到人民公社所发挥的作用,人民公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及对传统农业社会进行改造的组织和载体,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上的制度设计,也是包括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在内的未来社会上层建筑中政治和文化层面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接着,张文茂老师详细地介绍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的过程。公社化运动的最初起因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需要和未来农业机械化的需要。后来,各地在大搞水利建设中出现了并社热潮,不过并社后的叫法并不统一,如卫星农业社、跃进农业社,集体农庄、人民公社等。1958年8月,毛主席在视察河南七里营之后肯定了“人民公社”这个名字好,此后这类合作社的名称就逐渐统一称作人民公社。但是,在公社化运动发展及建设的过程中,却出现一系列“左”的错误,如“一平二调”的共产风、低水平的穷过渡、浮夸风、不讲多劳多得的平均主义等。1958年10月,毛主席开始发现有问题,并从1958年10月下旬开始,通过不断开展调研、召开会议、讲话等方式来解决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到1961年,毛主席亲自主持人民公社条例六十条的起草工作,三月一稿,六月一稿,并于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通过了六十条,同时宣布三十年不变。至此,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才终于稳定下来,人民公社化运动基本告以结束。

  然后,张文茂老师又介绍了人民公社制度的特点、发展阶段及内在机制。人民公社三级体制是指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分别独立经营核算,公社对大队、大队对生产队又有一定的管理职能,但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归生产队所有,并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经营管理体制。人民公社的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一是以粮为纲的农业经济阶段;二是公社工业化阶段(主要表现为大办社队企业);三是城乡一体化阶段。不同阶段之间的转变需要一定条件和过程,首先是由以粮为纲向公社工业化阶段转变要有两个前提条件:全国范围内保证温饱的粮食问题已解决(我国1974年到1975年人均粮食超过300公斤)和国家独立的工业体系已经基本建成,而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就已达到第一个阶段的转化时间点。其次是由公社工业化向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转变,这一过程到来的主要标志有两个:即农村内部的城镇化集中集聚过程开始和出现社队企业与城市国有企业融合发展的趋势。而南街村的发展进一步充分证明人民公社制度在我国是能走得通的。

  最后,张文茂老师提到解散人民公社制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农业集体经济体制被肢解、农村工业化进程夭折、农村城镇化转型失败、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断等方面,这使得农村本土化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被打断,使得发展城乡资本主义成为可能,最终导致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社会加快两极分化。虽然人民公社制度已经不复存在,但研究人民公社问题仍对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意义。

  参会的部分同志针对张文茂老师的讲话,进行了发言。

  知青代表李铁强同志联系自己在农村的生活经历讲到,人民公社制度在农业机械化和农村工业化中有着巨大优越性,但是随着人民公社制度的解散,农村的发展非但没有更上一层楼,反而退步了,首当其冲就是农业生产力的下降。并且,由于农民种植农作物的成本远高于其收益,导致目前农村的很多土地都出现荒废的情况。

  李老师提出,一是谈人民公社问题不能就人民公社谈人民公社,要从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即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来看。二要认识到,具体到人民公社的发展,虽然在三年困难时期遭受到了巨大挫折,但后期发展的越来越好,其优越性已得到巨大体现。三是要认识清楚人民公社倒退到个体经济的历史原因和后果,其本质是两条道路,两种路线斗争的结果。四是要明白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恢复毛主席路线,中国的社会主义才有希望和前途。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左大培老师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不适合搞农业机械化。上世纪80年代起全国各地推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对部分发达地区来说,其实是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曾在密云县当三年村官的一位同志:现在农村多是各村各自为战,因土地造成的矛盾往往难以解决,要解决农村问题必须回到集体化道路。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澄老师:百年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知识分子带领农民、发动农民、觉醒农民去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就是靠“组织起来”,带领农民和工人组成可靠的同盟军来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现在有一些人否定人民公社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其实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大阵营的对决,就是在用精英史观、富贵史观和资本史观来否定劳动史观、底层群众史观。我们不仅要捍卫正确的道路、正确的历史,也要搞好统战,组织好文化中的统一战线。

  天津师范大学郝贵生教授发言强调,讨论农村问题不能孤立农村问题,必须从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这个层面来看,要认识到农村问题实际上是整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问题、工业化问题。同时他强调,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要运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敢于实践,多做调查研究,要从自身做起,为国家和党的事业做贡献。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金矢老师说,人民公社之所以被解散,实质是路线斗争所导致的,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著名学者王中宇老师指出,单纯解决农业问题不足以来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要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必须走工业化道路,而这条道路正是毛主席提出来的。人民公社其实是毛主席在中国探索了一条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路。张文茂老师的研究非常有价值,我们应该多一些人来做这样深刻的理论研究。

  中央政策研究室综合局原局长张勤德同志指出,学习党的百年历史,最有现实意义的就是讲党史要抓住路线斗争。今天张文茂老师讲清了从1958年到1966年这段时间围绕人民公社的历史,应当认识到,围绕着人民公社所发生的斗争,实质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而弄清楚这段历史也有利于理解文化大革命。同时,了解并学习这段历史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毛主席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正确性。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