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之所以比辽沈战役难打,就在于辽沈战役解放军已经是完全优势,平趟过去就可以赢,而淮海战役双方的实力差距其实并不大,所以国军其实有很多翻盘机会,不止一个地方只要国军不出错,都不会把一个明明起码可以保存大部分主力部队的仗,打成这样一个满盘皆输的局面。
其中比较经典的一个可能性就是杜聿明到徐州之后提出的这个方案,他判断中野在西南方向,所以徐州的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可以置黄百韬兵团之围于不顾,而是全力转向西南方向去追击中野,与从华中来的黄维兵团、南线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合围中野,只要黄百韬兵团能坚守一星期以上,就可以扭转战局。
这也是《大决战·淮海战役》中邱清泉吐槽刘峙指挥无能时说过的,刘总司令胆小如鼠,要是按照杜副总司令的方案,早都已经打到济南了。
这个说法除了邱清泉和杜聿明历史上关系比较密切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邱清泉兵团在向徐州撤退的途中,一直在跟踪追击中野。所以,邱清泉也认为中野就是往西南方向去了。这也是邱清泉到徐州之后,和杜聿明谈话时告诉杜聿明的信息,所以杜聿明才认为中野是往西南去了,才会提出这个方案。
有人认为,西柏坡在11月1日的电报中就提醒中野,要尽量把邱清泉拉得远一些,为粟裕围歼黄百韬兵团争取时间,所以杜聿明这个方案没有用。西柏坡的电报确实这么说了,但这是11月1日的情况,这时候淮海战役还没打响,国军也还没有开始行动,一直到六日国军开始行动之后,淮海战役才正式打响。而在打响之后,战局就迅速发生了变化。
如果邱李两兵团不是第一时间去增援黄百韬兵团,而是转头向西南方向继续追击中野,那么一个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无论能按照杜聿明的计划顺利包围并消灭中野,最起码是面对这种压力,中野不仅无力去阻击黄维兵团,而且也不可能再去攻占宿县,切断徐州与蚌埠之间的交通。而这两个条件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非常关键的。
淮海战役华野加中野,兵力与国军差不多相当,装备远远不如,之所以还能够打成最后的大歼灭战结果,其实就是打了时间差。黄百韬兵团还没到徐州,就先被包围起来,黄维还没到徐州,就被阻挡在蒙城一带。
如果放这两个兵团到徐州去,那就是杜聿明最早做的徐蚌会战的计划了,将大军集中到徐州,依托城防工事,和解放军打阵地战,然后战而胜之。如果出现这种局面,淮海战役就打不起来了。即便是华野加中野,兵力全部投入进去,略占优势,也打不赢,毕竟装备差距摆在那里。
所以,无论杜聿明的计划能否把中野合围在徐州西南方向,至少都可以起到一个作用,这就是中野无法阻拦黄维兵团到徐州来,而只要黄维兵团顺利到达徐州战场,战场形势就会被扭转。这是最关键的一个变化。如果黄维兵团加入徐州集团,解放军这边就很难彻底切断徐蚌铁路,即便是切断了,如果徐州的三个兵团,再加上黄维兵团,一起突围,解放军也很难阻止。
就算是这个结果实现不了,杜聿明带着两个兵团到了徐州西南方向,没有捕捉到中野主力进行决战,黄百韬兵团也没有顶住,很快就被消灭了,那么这时候杜聿明就可以顺势南撤,最多不去增援徐州,把徐州丢了,也不至于让三个兵团一起报废。从国军的角度看,这也算是大幅度有效降低了损失,也是很不错的结果。而这也是从徐州撤退时杜聿明的计划,都等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存有生力量。
淮海战役妙就妙在,国军有许多机会可以翻盘,至少是可以减少损失,但几乎在每一个关键时刻,都有人送助攻,做最差的选择,将最后的精锐兵团包补报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