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和匈奴:司马迁是史圣,是有世界影响力的历史人物,是受到古今中各民族尊敬的圣贤。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历史百科全书,记载了三千年的中华文明,其中不仅有帝王将相,也有平民百姓,记载了社会各阶层的杰出人物,也记载中国各民族的情况,其中记载的匈奴历史也对中国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司马迁的思想是研究古今历史发展规律,是想要“通古今之变”,就是认识古今社会演变的规律,他对匈奴的记载也能研究匈奴的演变,是研究匈奴在中国从产生到强盛到败亡的重要依据。
司马迁在记述匈奴时,没有把匈奴列入华族,而是列入夏族的分支淳维,就是承认匈奴是华夏民族的分支,这是因为在司马迁时代有很多匈奴人降汉,这些匈奴人都愿意自称自己是淳维后裔,汉武帝时封这些匈奴降人近十个侯爵,这样写有利于团结。司马迁在重视民族团结的基础上,也记载了异族对华夏的侵掠,记载匈奴对中原的欺辱入侵,同时记载从李牧到蒙恬,再到李广、卫青、霍去病等抗击匈奴的英雄人物,体现了华夏抗击匈奴侵略的合理,重视民族生存战争的正义性。司马迁记载匈奴从产生到强盛的过程,尤其是详细记载匈奴从弱于月氏和东胡,被秦打败后的发展历史,头曼单于被月氏和东胡欺辱,甚至把儿子冒顿送到月氏当人质,月氏在匈奴西北,攻灭乌孙打败匈奴是当时草原最强,东胡也侵掠匈奴,这是匈奴弱小时。冒顿从月氏逃回杀头曼执掌匈奴后,韬光养晦、用贤去恶,清理投降派,首先打败了东胡,扶持乌孙逃亡太子复国牵制月氏,逐渐发展壮大,从司马迁的记载可以看出匈奴早期执行的进步政策是其发展壮大的原因,匈奴强大后就侵略中原,开始和华夏民族战争,并且成为华夏民族最主要的敌人。
汉朝即使经过白登之辱,对匈奴和亲送钱和宗室女也没能换来和平,匈奴仍是经常入侵,所以汉朝对匈奴反击抵抗是合理的,司马迁也记载了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卜式的“匈奴可灭”的豪言壮语,体现华夏民族抗击匈奴的气概。司马迁详细记载了汉匈战争的大部分经过,他在匈奴传中的太史公曰中提出要重视选择将帅统兵,是指出了汉武帝用人过分偏爱外戚将帅的错误,对李广不合理排挤。司马迁荐举了李陵,可惜汉武帝也没有重用李陵,仅让他带五千步兵去攻匈奴,造成李陵被俘,冤杀全家,而汉武帝宠信的外戚帅约十万降匈奴。司马迁在太初末去世,没有记载那以后的匈奴历史,这时期匈奴是有些德行,俘虏李陵、张骞、赵破奴等都优待不杀,还是向上发展的,在汉武帝末甚至收复漠南攻占受降城,在李陵促成下汉朝不用和亲送女地平等议和,所以李陵对汉朝和华夏是有功的。李陵和朋友霍光、苏武等去世后汉匈再次敌对。司马迁记载匈奴过分反复无常的特点,在汉匈关系中有显著体现,匈奴再次要求和亲辱汉,汉朝被迫送五女,只是改变了过去送宗室女的屈辱。匈奴的德行也在不断下降,导致李陵后裔都脱离匈奴,成为鲜卑拓跋部和坚昆人。
到东汉时匈奴和华夏民族仍是敌对关系,即使南匈奴内附归降,也是经常反复背叛,德行更进一步下降,汉末杀戮汉族男子,把女子劫走,汉人悲惨的遭遇就体现了这时期匈奴的残暴落后,司马迁指出的匈奴不知礼义、贱老弱的缺点更加明显。司马氏建立的晋朝是在汉末匈奴等异族把华夏人口杀戮很多,人口比例劣势的情况下建立的。司马氏对司马迁研究匈奴也更加重视,对匈奴在安抚同时也积极监控,防止匈奴再对华夏民族造成严重威胁。这时期的匈奴已经更加残暴,分裂后对华夏是采取种族灭绝的政策,并州被匈奴屠戮仅存十分之一二,关中让匈奴杀戮是百不存一,晋朝军民在司马氏带领下英勇抗击匈奴同时,也从司马迁研究中寻找匈奴的弱点,联合李陵后裔拓跋氏共同打击匈奴,李陵帅五千步兵纵横草原,他的后裔联合晋军也沉重打击匈奴,让匈奴惨败把五个聚居区丢了四个,败逃到仅存的蒲子,要灭绝华夏的罪恶目的破产。司马迁荐举李陵在晋朝也发挥了进步作用,阻止了匈奴要分裂灭绝华夏,司马迁评价匈奴作战有利时凶悍,不利时各自逃命的特点在晋朝同匈奴的战争中也有体现,匈奴联结的宗室友军大都在匈奴退蒲子后各奔东西。司马迁记载了匈奴排挤塞人屠各,金日磾就是塞人,是屠各先辈,屠各受匈奴压迫。晋人就是联合屠各等各民族共同灭亡了匈奴,威胁华夏数百年的匈奴在晋朝仅二十年就被灭亡,祸及地区不多,是晋朝重视研究司马迁对匈奴记载的结果。司马迁重视通古今之变,匈奴从弱到强到亡的变更也是后世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