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2日,在中朝联合司令部的统一号令下,秋季反攻作战打响。在反击作战期间,驻守开城的65军与号称“精锐”的韩军11师在汶山以西的沿临津江一带较上了劲。双方在沙川河东岸的三座山——67高地、红山包以及86.9高地上演了好几出“拔钉子”与“反拔钉子”的经典战例。
67高地并不高,可它地处开城前线的右翼前沿,是敌军在沙川河东岸的重要支撑点。驻守这里的志愿军65军194师582团,如同一颗“钉子”一般,深深扎进敌人的“骨肉”中,使其如鲠在喉。
为此,敌人在攻打开城前,还专门做了个计划:一、先对板门店以东的马良山、高旺山发起攻势;二、行动成功后,部队将迂回至开城左侧,越过沙川河,自右侧对开城发动攻势。可要想跨过沙川河,那就必须要拔掉67高地这个“钉子”。很明显,第一、第二步能够顺利实施,都取决于拔掉67高地。因此,美陆战第1师决定先拿67高地“开刀”。
▲志愿军秋季反攻示意图
▲全套美式装备的韩军士兵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但582团团长兼政委的张振川却一点都不怕。战前,他还对官兵们表示:“这‘钉头’显然是碰上‘铁头’了!既然是硬碰硬,那就一定要分出个高下!”
战斗打响后,2营5连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硬是把人数、装备占优的敌人赶了下去并抗击敌人多次反扑。10月3日,在与6连战友换防前,双方连长互相交换战情。5连连长表示:“兄弟,这里可是个‘大钉子’,能让美国人成天肚脐痛,你们可一定要守好!”
“放心!既然你们能守得住,那我们一样能让‘大鼻子’寸步难行!”
6连接防后,第二天清晨,敌人的飞机、重炮便对67高地狂轰滥炸。很快,高地上原有的简易工事都被敌人的炮火所摧毁,连指导员马如林身负重伤,全连伤亡不小。身为582团里少有的“智囊”,副指导员赵先有找到连长李才,向他献计:
“美国佬的火力太猛,山上又没工事能躲。‘钉子’得吃进‘木头’里,我们得想想办法。”
“什么叫‘钉子吃木头’?”
“我们这些‘钉子’,要靠着屯兵洞这些‘木头’来找掩护。阵地上应该少放人,把主力部队安置在青山包下的屯兵洞里。必要时,再往阵地里加人。”
李连长同意了。随即,赵先有带着一个加强班的战士驻守67高地,而连主力则全部撤进了屯兵洞,规避敌军轰炸。身为2营营长的李守忠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把6连的战法上报给团长张振川。还把赵先有“钉子吃木头”的话报给了团长。
“什么钉子、木头?”团长听了老半天,摸不着头脑。
“这赵先有估计是做个比喻吧。这‘钉子’自然说的是我们。”“那木头呢?”
“那些敌人哪个不是木头脑瓜子!”
张团长一听这话,乐了。他嘱咐2营下属的4、5连随时保证支援6连战斗,绝对不能丢掉67高地这个“钉子”。
▲【张振川(1923-),河北玉田人,1940年3月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参加过平津、太原、兰州战役,1951年4月任65军194师582团代团长,次年任582团任团长兼政委】
▲志愿军阵地
由于敌军从清晨起便开始疯狂轰炸,张团长已预知67高地在这一天的艰难性。一旦67高地被敌军突破,他就准备用4、5连实施反击。即便如此,张团长还是不放心。他又举起电话,给1营营长张善交下达命令:“1营也要随时准备支援2、3营的战斗!”
他又对通信股长曾文秀表示:“通信股必须集中全团所有报话机,保证67高地6连主力时刻与营、团指挥所的通讯联络!”此战后,张团长称此举为“三援67高地”。
67高地是个不足一平方公里,高度不过67米的小土坡。可号称“精锐”的美陆战1师编成的韩军陆战第1团接连打了三天三夜,发动18次大规模攻势,就是啃不下6连这个“钉子”。以至于张振川收到这则消息后,都笑着表示:
“哈,这个陆战1师,我看他们在67高地是没指望了!”
可美陆战1师就是要拔掉这个要命的“钉子”。在上级的指挥下,全师精锐再战67高地,连续发起20多次攻势仍被击退(含5连打退敌人反扑),“钉子”始终掌握在我军的手中。敌人死伤无数,6连这边也伤亡很大。经过近三天的战斗,全连只剩下副指导员赵先有、通信员刘顺武、战士李富、王桂印4人活着。
为增援67高地,张团长派出一个班的援兵。可美军的炮火实在太猛,这个班还没到高地,便伤亡殆尽。小小的67高地,在5日2个小时之内便承受了数万发炮弹、航弹的连番轰炸。阵地上更是被炸成一片火海。
10月5日上午11时,奋战多日的赵先有已经双目失明,一腿等几处受伤,完全成了“血人”。即便如此,他还指挥3名战斗员继续坚守阵地,让刘顺武背着他战斗,一有什么敌情就向他汇报。既做他的“眼睛”,也做他的“腿”。
战斗中,另外2名战士先后牺牲。只剩下5次负伤,双目失明的赵先有与刘顺武。在敌人冲上阵地时,命令通讯员刘顺武要求炮兵“向我阵地开炮”。两人用冲锋枪、手榴弹击退了蜂拥而来的敌人后,刘顺武将副指导员背到了隐蔽部附近。
敌人仗着数量优势再次杀到,阵地即将被敌人占领。此时此刻,赵先有向刘顺武要来步话机:“团长!敌人冲上来了!开炮打吧!”
指挥所内,一听‘开炮打吧’这话,张团长吃了一惊:“你们不还在阵地上吗?怎么能下令开炮射击?”
可赵先有与刘顺武却仍然声嘶力竭地喊道:“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样的呐喊。
▲【赵先有(1928-1952),河北乐亭人,志愿军65军194师582团2营6连副指导员。为坚守67高地,呼叫己方炮群
▲6连在67高地的防御作战经过
身为老兵的张振川,也被这一英雄气概所震撼。就在此时,他听见6连隐蔽部方向传出了一阵激烈的爆炸声,随后便沉寂了。随即他转过身,红着眼对炮兵群指挥员陈世勋下令:“老陈!开炮!”
随即,志愿军的炮火便隆隆射向67高地,炸的敌人血肉横飞。就在敌军慌乱之际,阵地被志愿军战士又一次夺了回来,但赵先有与刘顺武壮烈牺牲了。
战后,志愿军总部为6连荣立特等功,被授予“英雄坚强守如泰山的钢铁连”光荣称号,赵先有被追认为特等功臣。志愿军19兵团为6连的刘顺武追记一等功,战士关景春、刘殿良荣记一等功。
1953年巴金前往582团采访。在采访了赵先有等人的英雄事迹后,写下了《团圆》这本小说。后来,这部小说被改编为电影《英雄儿女》。
▲1992年8月,赵先有烈士雕像在其生前所在部队驻地落成
▲赵先有烈士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