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说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在党百年纪念大庆中回顾一下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路线斗争是很必要的。
第一次: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自从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康梁变法、辛亥革命等探索失败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于一九二—年成立了共产党。
幼年的共产党,对如何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是不成熟的,犯错误是难免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就是我党最早犯的路线错误。
陈独秀是党的缔造者之一,被选为党的总书记并连任五届。陈独秀发表《资产阶级革命和革命的资产阶级》、《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等文章,从理论上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阶段论,从实践上是源于俄国先有二月革命后有十月革命的二次革命经验。由于中国还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因此陈独秀主张由资产阶级来领导中国革命,共产党只能当配角,应该有一个资产阶级专政阶段,在民主革命胜利的基础之上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就是著名的二次革命论。与此相适应,在斗争方式上,他主张采取以“游行示威”为主要的斗争方式。1927年4月,陈独秀和汪精卫发表《宣言》,主张和蒋介石“开诚合作,如兄弟般亲密”。6月,陈独秀解散纠察队,正式承认国民党对革命的领导地位,要求工农武装要服从政府的管理与训练。
当大革命胜利在望的时候,蒋介石为代表的成熟的大资产阶级,不甘心与共产党分亨胜利果实,看穿了二次革命的要害,发动“四一二”政变屠杀共产党,配角也不让干,宣布了二次革命论的破产。
客观地讲,不重视枪杆子,—心指望国民党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当时的共产国际也有责任,当时中国共产党只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是上下级关系。以斯大林为首的苏共实际地控制着共产国际。国共合作,对蒋介石和汪精卫的退让,大革命的失败,也是执行了莫斯科的意志。
陈独秀流落江津,疾病缠身,风烛残年。1942年5月27日晚9时40分,久治不愈的高血压引起突发性心脏病,结束了功过皆有的人生,终年63岁。1947年6月,陈独秀灵柩由其三子陈松年运回故里安庆,与结发妻高氏夫人合冢于安庆北郊叶家冲。
陈独秀时期的中共是幼儿阶段,受成年的苏共监护是正常的,只看到苏共斯大林的贡献而看不到其错误是片面的,同样,只看到苏共斯大林的错误而看不到苏共斯大林的积极影响也是片面的。
坚决纠正陈独秀右倾路线,是中共走向成熟的第—步。
第二次路线斗争: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
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受到普遍的怀疑和批判,党内对他的批评日趋激烈。1927年7月,陈独秀被停职后,由张国焘代理主持中央工作。8月,共产国际指定瞿秋白担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1929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批评陈独秀为“机会主义与托洛茨基反对派”。陈独秀仍然坚持己见。随后,王明在《红旗》上发表《论陈独秀》一文,称陈独秀为“无产阶级叛徒”、“自由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11月,陈独秀被开除出党。
陈独秀右倾被全党认识后,—个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中共又从国民党亲密合作变成彻底决裂,走上了左倾机会主义道路,反映了中共依然不成熟。
大革命失败后,大量党员和群众被杀。党内对国民党的仇恨情绪空前高涨。各地纷纷组织武装暴动。1927年2月22日,上海工人发动第二次武装起义,秋白赶到拉斐德路暴动指挥所参与领导起义。
在瞿秋白主持中央政治局近一年的时间内(1927.8—1928.5),策划了多次暴动,1927年9月的秋收起义,1927年11月11日武汉暴动,12月10日长沙暴动,12月11日,广州暴动,均惨痛失败。失败原因在于受俄国十月革命城市起义胜利影响,迷信城市为中心,犯了左倾机会主义错误。
对秋白左倾路线纠正不彻底,导致立三、王明左倾路线再生,表明中共早期教条派根深叶茂。
第三次路线斗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
1928年5月,瞿秋白赴苏联任党代表。这段时间国内直接领导人是李立三和向忠发。李立三原名李隆郅,1929年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和宣传部长,实际主持中央工作。李立三的错误是没有及时认识到瞿秋白的左倾,反而认为左的不够,继续犯左倾错误。
1931年6月,在中国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他要求全国各地马上起义。随后,他又组织全国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计划,把党、青年团、工会等各级机关合并成准备武装起义的各级行动委员会。这就是所谓的“立三路线”。但是,斗争的结果,最终中共被迫撤出长沙,进攻武汉的计划也流产。李立三受到批判。
1928年6月,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苏联莫斯科秘密召开。
大会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同时批判了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错误,明确了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十大政治纲领。中共六大以后名义上总书记是向忠发,但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是李立三。
1930年6月至9月,李立三在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宣传部长期间,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被称为“立三路线”。6月1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由他起草的《目前政治任务的决议》(即《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制定了组织全国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主义计划,使革命事业遭到重大损失。9月24日,根据共产国际指示,主持召开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纠正“立三路线”的错误,结束了他在党中央的领导。
第四次路线斗争:王明左倾机会主义
1930年10月,共产国际给中共中央来信,认为“立三路线”是反共产国际的政治路线。中共左倾继续发展,王明路线使左倾路线登到顶点。
王明是共产国际的工具和马列教条专家。1925年11月,王明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学习很努力,马列书本水平可以说是中共第—,据说能倒背马克思《资本论》。王明还能说一口流利俄语,深得莫斯科中山大学校领导米夫赏识,进入这个直属斯大林主义的小团体。1927年2月,米夫率联共一工作小组访问中国,并出席了五大,王明任翻译。中共六大,王明也参加了翻译工作。斯大林会见中共领导人他也担任了翻译。王明常以马克思理论家自诩。王明的马列书本水平高和受共产国际看好是他虽资历浅、无功劳却领导中共的原因。
中共六大后王明成中共左倾核心,后形成所谓的“二十八半布尔什维克”,标榜自己是唯一正确的”永远的布尔什维克“,
1931年9月,王明去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他的亲信秦邦宪(博古)担任临时中央总负责人。
1931年3月18日,苏区中央局传达了共产国际的“十月来信”。4月中旬,由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组成的上海代表团来到中央苏区,传达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这两次会议,王明的“左倾”路线开始影响中央苏区,毛泽东正确路线被否定。
由于向忠发被捕,王明指导的上海中央混不下去,开始向苏区和红军扩展,打起“反右倾机会主义”的旗号,向坚持正确路线的毛泽东为代表苏区党政军领导干部夺权。11月1日至5日,在中央代表团主持下,在瑞金召开苏区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该选了苏区中央局,解除了毛泽东担任的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的职务。
1932年8月到9月,共产国际执委会召开第12次全会,会上,王明发言说,中国革命胜利的条件已经成熟,苏维埃红军即将胜利,国民党迅速崩溃。根据大会精神,要求中国加紧革命战争,对中共提出了“为推翻国民党政权而斗争”的六项任务。10月上旬,苏区中央局召开会议,会议无视周恩来提议毛泽东留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意见,对毛泽东进行了指责,排挤毛泽东对红军的领导。会议决定调毛泽东专门做政府工作,使他离开红军领导岗位,接着,还撤销了毛泽东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这样,毛泽东就被剥夺了对苏区党和红军的领导权。
1933年 1月,上海中央在上海已经难以立足,经共产国际批准,迁往中央苏区瑞金。这样一来,王明便可以更直接的插手苏区的党政军事务。
中央苏区取得了第四次“围剿”的胜利,中央革命根据地日益巩固。王明—伙则更加捉紧了对红军的控制。共产国际派军事顾问李德来苏区后,李德取得了军事指挥权,和博古、周恩来组成三人团,实行左倾军事冒险主义。把第五次反围剿看作“争取苏维埃中国完全胜利的斗争”。最终第五次反“围剿”彻底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军事上的失败,导致了党内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斗争。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路线和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王明抗战期间由左倾变为右倾。1937年11月,王明由苏联回国,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王明在抗日战争的路线中,由左倾变右倾,要—切通过统一战线,反对毛泽东的独立自主,在武汉和延安的毛泽东对抗,推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使中共抗日力量遭到严重损失。1938,共产国际转而支持毛泽东的核心地位,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销长江局,免去王明的书记职务,王明从此失势。王明先左后右路线遭清算。1942年,中共延安整风运动发起,清算王明路线是重点之—。1945年4月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作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曾统治党4年之久的王明先“左”、后右错误路线被批判否定。
王明路线破产,使中共走向了成熟,在反右、反左的基础上,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才占了统治地位。
第五次路线斗争:罗章龙右倾分裂主义路线
罗章龙在上海秘密召开“反对四中全会代表团会议”,出席的有中华全国总工会、上海工会联合会、京奉铁路总工会等部门的骨干。会上,通过了罗章龙起草的《反对四中全会的报告大纲》,发表了《反四中全会代表团告同志书》、致共产国际信等。当何孟雄准备召开上海各级党组织会议,揭露王明破坏党组织行径时,被叛徒出卖,被捕入狱。愤怒的罗章龙等人,认为此次恶性事件是王明一手造成的,出于对中央的不信任,图谋策划另立中央,这就是“第二中央”事件。1月17日,罗章龙掌控下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在上海召开党团会议,会议认为四中全会是“继续三中全会调和主义精神”,要求共产国际撤换负有责任的代表,并宣布罗章龙、徐锡根、王克全、何孟雄、王凤飞五人为“临时中央干事会”,罗章龙任书记。接着,第二中央在华北、上海、东北等地区展开了地方组织的筹备活动。
“第二中央”成立后,先是由周恩来出面,找罗章龙和王克全谈话,说“分裂和反对党的行为是绝对不能允许的!”罗、王对此不屑一顾。于是,1月21日,中共中央把罗、王打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接着,中央又通过了《关于开除罗章龙中央委员及党籍的决议案》,罗章龙被指责进行“反革命活动”,被开除出中央。共产国际更是反对罗章龙,从此,罗章龙的政治生涯结束。
第六次路线斗争: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两河口胜利会师,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秦邦宪与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举行了会谈。随后,中央军委决定,把红一、红四方面军分成左右两路,共同北上,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率领,左路军由朱德、张国焘率领。
张国焘的黑色事迹之一是长征中的“密电”加害中央。1935年长征期间,就在红军主力合师一股这样的大好时刻,却发生了惊天动地的所谓关于密电--据中共党史说,张国焘自峙兵多将广,想以武力将中央红军吃掉。那么证据何在呢?据说中央派驻红四方面军左路军任参谋长的叶剑英亲眼看见了张国焘发给陈昌浩的一封密电,上称要对中央红军“武力解决”。 毛泽东对此不得不信和防范,率领一、三军团连夜离去。以后毛泽东常赞叶“吕端大事不糊涂。”叶剑英当上了元帅。此事是有“谜”和疑点的,因为除叶一人坚称确有此电之外,其它当事人(张国焘和陈昌浩)和在场者(朱德、刘伯承和徐向前)都不知道。连经手电文的机要局人员也没见过。空口无凭,查无实据。后来张国焘到了陕北,此恶行如有即当清算,可没人提及,可见证据不足。
张国焘的黑色事迹之二是另立中央。其客观背景是四方面军第二天发现中央不知去向,发电联络又不见回答。随即召开的高干联席会议,会上群情激忿,包括红五军团和红十二军(属红一方面军建制)的干部都纷纷指责中央这样做太不象话,是分裂行为,没资格再领导,会议结果推选了张国焘、朱德等人组成了新临时中央。这就是中共党史上著名的张国焘“另立中央”事件。此后在共产国际的调解下,中央做了检讨,新中央亦宣告取消。暂时压下了矛盾,重又合兵一处,继续长征。不论如何,张国焘的老资格和野心是存在的,同意另立中央是一大黑色。
张国焘的黑色事迹之三是南下逃跑,对此可作分析。当时的局面是整个中共及其红军都在进行战略转移,领袖们在大军四面围堵的恶劣环境下对行进方向有不同意见极为正常。其实当时共产国际也是提了三个方案:一是向西去新疆,尔后退入苏联境内;二是向北去内蒙,伺机经外蒙(当时尚未独立)退入苏联境内;第三是向南在川北一带寻机建立和发展新的根据地,在中国国内坚持斗争。张国焘为什麽不愿向西向北而是要坚持南下,在他的潜意识中还是有自大和不承认中央权威的成份。
面对张国焘的分裂行径,中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命令张国焘立即取消其非法组织,率部北上。共产国际也反对其另立“中央”。无奈,张国焘只好表示原则上同意中央的路线。为了在陕北站稳脚跟,中央派红四方面军主力,即后来的西路军率军西进,与“马家军”作战。“马家军”素以骁勇善战闻名,中央对西路军的命令又朝令夕改,战略战役目的模糊,结果西路军2万余人全军覆没。这下张国焘对抗中央的底气不足了。中央捉住机会,把西路军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路线”,把西路军定性为张国焘妄图割据新疆的实施部队。
1937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延安召开扩大会议,着重批判了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错误,会议通过了《关于张国焘通知错误的决定》。《决定》认定:张国焘在四方面军中犯了重大的政治原则错误,由此形成了反党、反中央的政治路线;四方面军的错误应该由张国焘负主要责任,全党要同张国焘的错误做坚决的斗争。会后,开展了3个月反对“国焘路线”的斗争,对张国焘的错误进行清算。
张国焘的黑色事迹之四出走脱党。1936年,红军长征到达陕西省北部的陕甘宁根据地。中共中央驻扎于延安。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之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根据地改名叫陕甘宁边区。此时的张国焘已无任何实权,只担任一个边区政府主席的虚职。张国焘是痛苦不堪,继尔放弃信仰,出走脱党。1938年4月5日,张国焘在赴陕西中部县祭扫黄帝陵之后,掉头而去。尔后在武汉发表了他的退党声明,言辞充满了理想幻灭的沉痛:“这个共产党已经不是我毕生向往和为之浴血奋斗的那个党了!”。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张国焘就这样永远脱离了他参与创建的党,再没回头。
张国焘的黑色事迹之五是投靠国民党。16日,国焘去武昌见蒋介石说:“兄弟在外糊涂多年。”1946年,在投靠国民党七八年中一直挂着虚衔的张国焘成了有实权的地方官。在他的同乡熊式辉的推荐下,当上了善后救济总署江西分署署长。
这里有必要指出,作为党的领导人,遵守组织纪律和大公无私非常重要,罗章龙、张国焘的分裂活动很糟糕,害党害己。要学习毛泽东,无论自己受多大委曲,应然严守纪律,永不叛党。
中共能区别于其它国家的共产党取得政权,其中决定性因素是通过不断纠错,找到了毛泽东正确路线,由此从胜利走向胜利。
二0二一年六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