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大家可能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吧?值此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笔者根据网上查阅到的资料,编辑整理成此篇,来说说这三位人物的关系及电影《英雄儿女》的由来吧。
最接近王成形象的原型是谁?
电影《英雄儿女》是根据作家巴金的小说《团圆》改编拍摄的一部讴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浴血奋战英勇事迹的故事片,影片中的主人公王成是集众多志愿军英雄包括特级英雄杨根思、孙占元等人的英勇事迹后,塑造的一个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但大家可否知道,在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型,就是志愿军65军的英雄赵先友烈士。
赵先友,河北乐亭人,1928年生,牺牲前是志愿军第65军194师582团2营6连副政治指导员。1947年入伍,1949年入党。参加过解放太原、兰州、宁夏等几十次战斗,英勇善战,曾三次立功。1951年2月入朝参战。在守卫67高地时,虽身负重伤仍不下火线,在仅剩两人的情况下,坚守阵地,先后打退敌人17次进攻,最后喊出“团长,敌人上来啦,开炮打吧”,直至光荣牺牲,被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一次。
电影《英雄儿女》剧照,王成向团长呼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团长张振华的原型是谁?
赵先友呼喊的团长名叫张振川,与电影中的张振华团长仅一字之差。张振川当时在团指挥所,目睹了赵先友等人壮烈牺牲的全部经过。
(张振川,1923年10月生,河北玉田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参加革命。1940年3月参加八路军,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班、排、连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第8纵队(后为65军)营长、23旅68团参谋长、副团长。参加了平津、太原、兰州等战役。1950年4月任65军194师581团团长。1952年9月任志愿军65军194师582团团长兼政委。回国后任195师第1副师长,入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1960年毕业,任194师师长、北京军区作战部副部长。1968年9月任河北省军区副参谋长。1975年6月任65军副军长、代理军长。1983年3月-1985年7月任河北军区司令员。1983年4月-1985年7月任河北省第6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85年7月离休。获2级独立自由勋章、3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60年晋升为上校军衔。)
1952年10月2日,五连夺取67高地,打退敌人反击后,将阵地交给六连坚守。敌人的反击主要对准67高地, 次日李承晚陆战王牌11师向赵先友所在六连扼守的67高地发起猛攻。六连官兵打得十分艰苦,伤亡较大,连长、指导员受伤被抬下阵地,副指导员赵先友担负起了连队的指挥任务。在三天的鏖战中,他们击退了敌人多次反扑,歼灭了大量敌人。
10月5日,敌人先是用飞机对高地扫射轰炸,尔后数个炮兵群的上百门大炮,向小小的高地发射了数万发炮弹、炸弹、凝固汽油弹,使整个阵地变成一片火海。而后敌人以一个营的兵力,在8架飞机、12辆坦克和3辆喷火坦克的掩护下涌上阵地。战斗到仅剩下赵先友和通讯员刘顺武时,情况紧急,身上五处负伤的赵先友命令刘顺武用步话机向团指挥所报告,敌人已冲上我阵地,要求团炮兵直接“向我阵地开炮!”
当时,团指挥所内气氛十分紧张,赵先友、刘顺武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英雄气概,使团长张振川和其他人的内心都受到了极大震撼。我们的同志还在阵地上,怎能下令大炮射向自己人呢?张振川在观察所看到赵先友、刘顺武和敌人拼杀的身影,在危急时刻,他又听到步话机里传来赵先友嘶哑却坚定的声音:“团长,敌人上来啦,开炮打吧。”不久,在6连隐蔽部方向传来一阵急促手榴弹、冲锋枪响声后,阵地沉静了。
我们的英雄赵先友实现了上阵地前的誓言:“我们坚决守住阵地,人在阵地在,决不后退一步!”
团长张振川心情激动不已,他把心一横,命令炮兵向阵地上的敌人开炮。在我军夺回阵地后发现,赵先友和刘顺武已与敌人同归于尽,二十多个敌人的尸体躺在他们面前。
67高地战斗,仅赵先友率领着六连坚守阵地57小时,他们击退了敌人17次反扑,实施了2次反冲击,歼敌562人。在这次战斗中,赵先友和他所在的六连荣立特等功,并被授予“英勇顽强守如泰山的钢铁连”的光荣称号,刘顺武等八位同志立一等功。
我军占领阵地后,美方的谈判代表十分沮丧,还冒出一句“真是不可理解!”再也不敢与我们67高地的勇士们较量了。战后侦知,敌陆战一团团长因战败而被撤职,一营长自杀。
正在与美军谈判的我方代表团团长李克农曾先后两次来张振川所在的团看望并予以表彰,鼓励部队多打胜仗。李克农曾与张振川说:“你们卓越的指挥,英勇战斗取得的胜利,有力地支援了我们谈判,打击了美军谈判代表哈里逊的嚣张气焰。我代表谈判代表团,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感谢,你们不愧是光荣的开城保卫者。”谈判代表乔冠华说:“你们打得越好,我们骂得就更有劲。”
电影中王文清的原型是谁?
电影中的师政治部主任王文清
电影中,有位叫王文清的师政治部主任,是王成的妹妹王芳的亲生父亲。王成的英雄事迹在志愿军部队得以广泛宣传,就是这位王主任一手促成的。在志愿军中,确实存在这么一位原型,他就是时任志愿军第65军194师政委、五次战役后任65军政治部主任的陈亚夫将军。
陈亚夫
时任志愿军65军政治部主任
(陈亚夫(1914—1990),原名陈凤元,河北省满城县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一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七年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十大队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易县支队副政治委员,第四十五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二纵队六旅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二纵队随营学校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华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四旅政治部主任,第十九兵团六十五军独立第三十一师政治委员,一九四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石家庄步兵学校政治委员,技术工程学院政治委员,解放军第一外国语学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三部副政治委员兼工程技术学院政治委员。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作家巴金
陈亚夫当时任65军194师政委(1951年2月,随部队入朝),五次战役之后,他调任65军政治部主任。也就是在此任上,他在接待祖国慰问团时,给担任慰问团团长的巴金讲述了赵先友的事迹。巴金就根据陈亚夫和张振川的讲述和他采访到的其他英雄人物事迹写出了小说《团圆》。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以这部小说为蓝本改编摄制成电影《英雄儿女》。
在原65军干部战士心目中,大家都认为陈亚夫就是电影中“王文清主任”的原型,张振川就是“张振华团长”的原型,所以赵先友跟王成还是最有渊源的。根据张振川的回忆,小说《团圆》中“王成”的原型就是特等功臣赵先友。
正是有了赵先友这句“团长,敌人上来啦,开炮打吧”,才有了电影中王成那句经典的战斗呐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张振川在一次访谈中曾回忆道:“记得1952年作家巴金亲临朝鲜硝烟弥漫的开城前线,对我志愿军65军第582团进行战地采访。我向巴金介绍了我团三打‘红山包’战斗中同志们英勇顽强、前仆后继的战斗作风。特别提到了我团二营六连副指导员赵先友和他的战友们在坚守67高地战斗中所表现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最后全部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巴金听完我的介绍被赵先友等英雄不顾个人安危,主动呼唤炮火誓与阵地共存亡的英雄壮举深深感动,深有感触地说:‘你们团三打红山包,打得很漂亮。美国人武器强,我们的士气强。’最后,巴老根据赵先友等众多志愿军英雄的悲壮事迹,萌发了创作灵感,写出了著名的小说《团圆》这一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