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八公山老友王怀建在微信中告诉我,他下午去参观了“柏文蔚纪念馆”。我脱口便问是不是在寿县博物馆内。他回答说“就在淮南,一个朋友私人搞的,很了不起。”
一个“私人”在淮南建起了“柏文蔚纪念馆”,我来了兴趣,又打听了几个文友,方知是民革的王军先生为了弘扬辛亥革命精神,经过多年努力,牵头建起了这座纪念馆。
人们一般都知道柏文蔚是辛亥四杰(孙中山、黄兴、李烈钧、柏文蔚)之一。他一生追随革命坚定不移,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践行者,他收购《大东舆地全图》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殊不知他也是共产党的最真挚的朋友,与中共早期活动以及建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陈独秀是党的最早创始人之一,是怀宁(安庆)人,和柏文蔚都是“安徽老乡”。两人同时考中秀才,陈独秀是小柏文蔚3岁的“师弟”。基于救国救民的共同理想,两人投身于推翻封建帝制的斗争。1902年,陈独秀、柏文蔚等在安庆组织励志学社。1905年,陈独秀组织反清团体岳王会,柏文蔚任南京分会分会长。这是他们相识、相交的开始。辛亥革命成功后,柏文蔚担任安徽省都督时,陈独秀任都督府秘书长,共同为治皖殚精竭虑。反袁二次革命失败后,两人又先后流亡日本。可谓志同道合、情深义重。陈独秀1920年从北京到上海后无合适住房,柏文蔚便将私宅老渔阳里2号提供给陈独秀使用,《新青年》编辑部也顺理成章地迁址至此。
1920年5月,陈独秀与李汉俊、沈玄庐、邵力子、陈望道、施存统、李达等人商讨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时常会在老渔阳里2号内举行会议。1920年夏,毛泽东来到上海后曾来到老渔阳里2号拜访陈独秀并与陈讨论马克思主义及湖南改造等问题,对于这段经历,毛泽东后来曾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有回忆到:“这是我一生中最关键的时刻,到1920年夏,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1920年6月,陈独秀与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在老渔阳里2号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并选举陈独秀担任书记,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为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做好了组织上的准备。 “一大”召开后,中共中央局机关曾在老渔阳里2号办公。
柏文蔚在国民党中身居要职,却自始至终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挚友,不但在建党初期为我党提供了很多帮助,抗战爆发后,柏文蔚坚决支持国共联合抗日,积极发动民众抗战,还送把女儿柏培师送去延安参加了八路军。
柏文蔚一生廉洁正直,生活简朴,从无积蓄,仅赖其个人薪俸维持,有时不得不向友人借贷以维家人生计。柏文蔚晚年生活困顿,于1947年4月26日病逝上海,终年七十二岁。
得知“柏文蔚纪念馆”落户淮南,余感慨万千,口占小诗一首为赞:
柏生乱石扎根深,文采运化作甘霖。蔚然功勋不自傲,淮南后生赋诗吟。
2021年12月23日星期四
【文/颂明,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