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历史

历史资料:《苏联共产党历史(上)》(5-6)

2022-05-24 16:00:40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本书编写组、伟大的宣平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第五章 布尔什维克党在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前工人运动高涨年代(1912-1914年)

  一 1912-1914年间革命运动的高涨

  斯托雷平实行反动,得势并不长久。一个除了皮鞭和绞架而外不愿给人民任何东西的政府,本来是不可能稳固的。高压手段已成为屡见不鲜的事情,再也不能恐吓人民了。工人在革命失败后的头几年所产生的疲倦心理开始消失。工人又重新奋起斗争了。布尔什维克断定革命必然会重新高涨的预见已被证实。1911年,罢工人数已超过十万,而在过去几年内每年罢工人数却不过五六万。1912年1月举行的党的布拉格代表会议已指出工人运动开始活跃的事实。但革命运动的真正高涨,是在1912年4-5月间由于连纳工人惨遭枪杀而爆发群众性政治罢工的时候开始的。

  1912年4月4日,在西伯利亚连纳金矿举行罢工时,沙皇的宪兵队长下令开枪,打死打伤工人五百多。听说一群手无寸铁、和平前去同资方进行谈判的连纳矿工遭到枪杀,全国都沸腾起来了。沙皇专制政府干下这次新的血腥暴行,是为了摧毁矿工的经济罢工,以讨好连纳金矿老板英国资车家。英国资车家和他们的俄国股东靠极无耻地剥削工人,从连纳金矿每年取得七百多万卢布的骇人听闻的利润。他们付给工人极低的工资,供给工人不能食用的、腐烂变质的食品。连纳金矿的六千矿工不堪忍受这种欺压与凌辱而举行了罢工。

  连纳枪杀事件发生后,无产阶级在彼得堡、莫斯科以及所有工业中心和工业地区举行了群众性罢工、游行示威和集会以示抗议。

  有几个企业的工人在共同通过的决议上写道:“我们万分震惊,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无论我们提出怎样的抗议,都不能表达我们每个人的沸腾心情于万一。对于我们,无论眼泪或抗议都没有用,唯一有用的就是有组织的群众斗争。”

  当沙皇大臣马卡罗夫回答社会民主党党团在国家杜马中对连纳枪杀事件提出的质询而蛮横声言,说“过去如此,将来还会如此!”的时候,工人更加怒不可遏了。参加抗议血腥屠杀连纳工人的政治罢工的人数,增加到三十万。

  连纳事件象飓风一样冲破了斯托雷平制度所造成的“沉静”气氛。

  斯大林同志1912年在彼得堡布尔什维克《明星报》上谈到这点时写道:

  “连纳的枪声击破了沉默的冰层,人民运动的江河奔流起来了。奔流起来了!…现存制度中的一切弊端和祸害,多灾多难的俄国所受的一切苦痛都集中在一件事实上,集中在连纳事件上。这就是连纳的枪声正好成为罢工和游行示威的信号的原因。”①

  取消派和托洛茨基派企图埋葬革命,这是枉费心机。连纳事件表明革命力量仍然活着,工人阶级中积聚了巨大的革命能量。1912年的五一罢工大约有四十万工人参加,罢工带有鲜明的政治性质,它提出的是布尔什维克的革命口号,即成立民主共和国,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没收一切地主土地。这三大口号是要把广大的工人以及广大的农民和士兵都团结起来,向专制制度进行革命的冲击。

  ——————————————

  ①见《斯大林全集》第2卷第232页。——译者注

  列宁在《革命的高涨》一文中写道:“全俄无产阶级的轰轰烈烈的五月罢工,以及与罢工相连的游行示威、革命宣言和向工人群众发表的革命演说,都清楚地表明俄国已进入了革命高涨时期。”(《列宁全集》俄文第3版第1S卷第533页)①

  取消派被工人的革命行动弄得惊惶失措,竟出来反对罢工斗争,称它为“罢工狂”。取消派及其同盟者托洛斯基想用“请愿运动”来代替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他们劝工人在要求“权利”(要求取消对结社、罢工等的限制)的“请愿书”上签名,以便把它递交国家杜马。但取消派只征集到一千三百人签名,而团结在布尔什维克所提出的革命口号周围的工人却有几十万。

  工人阶级是循着布尔什维克所指引的道路前进的。

  当时国内的经济情况有如下述。

  还在1910年,工业停滞已由主要工业部门生产的活跃和扩大所代替。生铁冶炼量在1910年为一亿八千六百万普特,1912年为二亿五千六百万普特,而到1913年已增至二亿八千三百万普特。煤炭开采量在1910年为十五亿二干二百万普特,而1913年已达到二十二亿一千四百万普特。

  在资本主义工业增长的同时,无产阶级也迅速增长起来。当时工业发展的特点,就是生产进一步集中于大企业和最大企业。1901年,在有五百名以上工人的大企业里做工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百分之四十六点七,而1910年在这种企业里做工的工人已达工人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四左右,即占全体工人一半以上。工业集中的这种速度足空前的。甚至在北美这样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里,当时在大企业中做工的工人也只占全体体工人三分之一左右。

  无产阶级的增长和集中于大企业,是在存在布尔什维克党这样一个革命政党的条件下实现的,因此就使俄国工人阶级变成了全国政治生活中最重大的力量。企业中对工人实行的野蛮剥削方式,再加上沙皇鹰犬横行这种不堪忍受的警察制度,就使每次重大的罢工都具有政治性质。同时,经济斗争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使群众罢工具有特别巨大的革命力量。

  走在工人革命运动前头的是英勇的彼得堡无产阶级,继彼得堡之后是波罗的海沿岸边区、莫斯科市和莫斯科省,然后是伏尔加河流域和俄国南部地区。1913年,运动已扩展到西部边区、波兰和高加索。1912年罢工人数,据官方统计是七十二万五千,而据其他比较完备的统计在百万以上;1913年罢工人数,据官方统计是八十六万一千,而据比较完备的统计是一百二十七万二千。1914年上半年参加罢工的工人,已达一百五十万左右。

  这样,1912-1914年间革命的高涨,即罢工运动的规模,已使全国接近于1905年革命开始时的局势了。

  无产阶级的革命的群众性罢工具有全民的意义。它的目标是反对专制制度。罢工斗争得到了绝大多数劳动居民的同情。工厂主用同盟歇业来报复工人的罢工。1910年,莫斯科省资本家解雇了五万纺织工人。1914年3月,彼得堡在一天内就有七万工人被解雇。其他企业和其他工业部门的工人用群众性募捐,有时则用支持性罢工来支援举行罢工的和受到同盟歇业打击的同志。

  ——————————————

  ①见《列宁全集》第18卷第88页。——译者注

  工人运动的高涨和群众性的罢工唤起了农民群众,把他们也卷进了斗争。农民再次挺身起来反对地主,捣毁地主的庄园和富农的独立农庄。在1910-1914年间,总共发生了一万三千多次农民运动。

  军队中的革命运动也开始了。1912年在土尔克斯坦驻军中发生了武装暴动,在波罗的海舰队和塞瓦斯托波尔酝酿着起义。

  布尔什维克党所领导的革命罢工运动和游行示威表明,工人阶级进行斗争不是为了局部的要求,不是为了“改良”,而是为了把人民从沙皇制度下解放出来。俄国在走向新的革命。

  列宁为了更接近俄国,于1912年夏从巴黎迁到加里西亚(原属奥地利)。在这里由列宁主持开过两次中央委员和负责工作人员的会议:一次是1912年底在克拉科夫举行,另一次是1913年秋在克拉科夫附近的波罗宁诺镇举行。这两次会议通过了许多有关工人运动的重大问题的决议:关于革命高潮,关于罢工和党的任务,关于巩固秘密组织,关于社会民主党杜马党团,关于党的报刊,关于保险运动。

  二 布尔什维克的《真理报》。第四届国家杜马中的布尔什维克党团

  布尔什维克在彼得堡出版的日报《真理报》,是布尔什维克党用来巩固白己的组织和扩大对群众的影响的强大武器。它是遵照列宁的指示,由斯大林、奥里明斯基和波列塔也夫发起创办的。群众性的工人报纸《真理报》随着革命运动的新高潮而诞生。1912年4月22日(5月5日),《真理报》创刊号出版了。这是工人的真正的节日。为了纪念《真理报》的诞生。决定5月5日为工人出版节。

  还在《真理报》创办以前,已出版了专供先进工人阅读的布尔什维克周报《明星报》。《明星报》在连纳事件时期起了很大的作用。它登载过列宁和斯大林动员工人阶级进行斗争的许多战斗性政论文章。但在革命高涨的条件下,周报已不能满足布尔什维克党的需要了。必须出版一种供最广大的工人阶层阅读的群众性的政治日报。《真理报》就是这样的报纸。

  在这个时期,《真理报》的作用是特别巨大的。《真理报》争取了广大的工人阶级群众站到布尔什维主义方面来。《真理报》经常受到警察迫害,遭到罚款,为登载书报检查机关所不喜欢的文章和通讯而被没收,它在这种条件下能够存在,完全是靠了数以万计的先进工人的积极支持。《真理报》能够交付巨额罚款,完全是靠了工人的踊跃捐献。被没收的每一号《真理报》,往往仍有相当多的份数能够到达读者手中,因为先进工人半夜就来到印刷厂,把一捆一捆的报纸取走。

  沙皇政府在两年半内把《真理报》查封过八次,但《真理报》每次都在工人援助下又用一种新的类似的名称,如《拥护真理报》,《真理之路报)、《劳动的真理》等等,重新出版。

  当时《真理报》每天平均销售四万份,而孟什维克的日报《光线报》每天印数不超过一万五六千份。

  工人认为《真理报》是工人自己的报纸,对它非常信任,敏感地注视着它发表的意见。每份《真理报》都是辗转传阅,给几十个读者看,培养他们的阶级觉悟,教育他们,组织他们,号召他们进行斗争。

  《真理报》上都讲些什么呢?

  每一号《真理报》都刊载有几十篇工人通讯,叙述工人的生活情况、他们所过受的残酷剥削、资本家及其管事和工头们对工人的种种压迫和侮辱。这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尖锐的一针见血的揭露。《真理报》的简讯常常报导饥饿的失业工人因找工作无望而自杀的消息。

  《真理报》经常反映各个工厂和各个工业部门工人的疾苦和要求,叙述工人怎样为自己的要求进行斗争。几乎每一号都载有各个企业罢工的消息。每当发生了大规模的持久的罢工,《真理报》就组织其他企业和其他工业部门的工人募捐援助罢工者。募得的罢工基金有时达几万卢布,这在当时是一笔很大的数目,因为要知道,当时大多数工人每天的收入只有七八十个戈比。这种做法培养了工人的无产阶级团结精神,使他们意识到全体工人利益的一致。

  每当听到发生了政治事件,每当听到胜利或失败的消息,工人都要把信件,贺词或抗议书等寄给《真理报》。《真理报》在自己的文章中,用彻底的布尔什维克观点阐明工人运动的任务。一个合法的报纸是不可能直接号召推翻沙皇制度的。它只能暗示。但觉悟的工人能够很好地领会,并把暗示的意思解释给群众。例如,当《真理报》说到“1905年的全部的不折不扣的要求”时,工人们就懂得这是指布尔什维克的几个革命口号,即推翻沙皇制度,成立民主共和国,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真理报》在第四届杜马选举前夜组织了先进工人。它揭露了孟什维克主张同自由资产阶级妥协、主张成立“斯托雷平工党”的叛徒立场。《真理报》号召工人投票选举坚持“1905年的不折不扣的要求”的人,即选举布尔什维克。当时的选举是多级的。先在工人大会上选出初级代表,再由初选代表选出复选代表,然后复选代表参加杜马工人代表的选举。在选举那天,《真理报》公布了布尔什维克复选代表的候选名单,号召工人投票选举他们。为了使预定的候选人不致遭到被捕的危险,这种名单是不能预先公布的。

  《真理报》帮助了组织无产阶级的发动。当1914年春彼得堡大规模举行同盟歇业,以致不宜宣布群众性罢工的时候,《真理报》就号召工人采取其他的斗争方式,例如在工厂开群众大会,上街游行示威。当时在报纸上不能公开这样讲。但觉悟的工人一读列宁用《论工人运动的形式》这一不惹人注意的标题所写的一篇文章,就懂得了号召的意思,因为文章上说目前必须用工人运动的更高级的形式来代替罢工,意思就是号召举行群众大会和游行示威。

  布尔什维克的秘密革命活动就是这样同通过《真理报》对工人群众进行的合法的鼓动工作和组织工作结合起来的。

  《真理报》不仅报道了工人的生活、工人的罢工和游行示威。同时《真理报》还系统说明了农民的生活、农民的饥饿痛苦、农奴制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斯托雷平“改革”后农民的好地被富农庄主攫为己有的情况。《真理报》使觉悟工人看到,农村中积蓄了大量的易燃物。《真理报》教导无产阶级说,1905年革命的任务并没有解决,新的革命即将到来。《真理报》教导说,无产阶级在这第二次节命中应当成为人民的真正的领袖和领导者,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将有革命的农民这样强有力的同盟者。

  孟什维克竭力想使无产阶级抛弃革命念头。他们劝告工人说:你们别去考虑什么人民,什么农民的饥饿痛苦,什么黑帮农奴制地主的统治,你们应当一心争取“结社自由”。向沙皇政府呈递这样的“请愿书”。布尔什维克向工人解释说:孟什维克这种放弃革命和放弃同农民联合的宣传,只是有利于资产阶级;工人只要把农民吸引到自己方面来做自己的同盟者,就一定能战胜沙皇制度;象孟什维克这种恶劣的牧师,应当作为革命的敌人一脚踢开。

  《真理报》在“农民生活”栏内讲了些什么呢?

  我们从1913年的通讯中举出几篇作例子。

  来自萨马拉的一篇标题为《一个土地案件》的通讯说:布古尔玛县诺沃哈兹布拉特利村有四十五个农民被控,罪名是说,在把公社土地划给独立田庄主时,他们反抗过土地丈量官。很大一部分被控农民都被判处长期徒刑。

  普斯科夫省的一篇简讯说:“普西茨村(札瓦利耶车站附近)农民对乡丁实行了武装反抗。有人受伤。冲突的原因是土地纠纷。乡丁已往普西茨村集结,副省长和检察长已前往视察。”

  乌发省的通汛说农民在出卖份地,说饥荒和退社的法令加速了农民丧失土地的过程。例如波利索夫卡村有二十七户农民,共有有五百四十三俄亩耕地。饥荒发生时,有五户永远变卖了三十一俄亩土地,每俄亩卖价是二十五至三十三卢布,但土地实际价值比这贵两倍。村里还有七户抵押了一百七十七俄亩土地,每俄亩押了十八至二十卢布,期限六年,年息百分之十二。如果注意到居民贫困和利率极高的情况,可以确定无疑地说,一百七十七俄亩土地中有一半要落到高利贷者手中,因为债户当中未必有一半在六年内能够偿清这样大的一笔数目。

  列宁在《真理报》上发表的《俄国地主的大地产和农民的小地产》一文中,清楚地向工人和农民指明有多大一笔地产握在地主寄生虫手中。仅仅三万个大地主就占有土地约七千万俄亩,面一千万农户总共也只有这样多土地。每个大地主平均占有土地二千三百俄亩,而农民,连富农在内,每户平均不过七俄亩,而且其中五百万力量单薄的农户,即全体农户的半数,每户不过一二俄亩。这些事实清楚地表明,农民遭受贫困和饥饿,根源在于存在着地主的大地产即农奴制的残余,农民只有在工人阶级领导下进行革命,才能摆脱这种残余。

  《真理报》经过那些同农村有联系的工人深入到农村中去,唤起先进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在创办《真理报》时期,各个秘密的社会民主党组织已完全掌握在布尔什维克手中。但杜马党团、报刊、保险基金会和工会等合法组织形式还没有完全从孟什维克手中夺取过来。为了把取消派从工人阶级的合法组织中驱逐出去,布尔什维克必须进行坚决的斗争。这斗争由于有《真理报》的努力而胜利完成了。

  《真理报》是为保护党性、为重建群众性工人革命政党而斗争的核心。《真理报》把合法组织团结到布尔什维克党的地下基地周围,把工人运动指向一个确定的目标,即准备革命。

  《真理报》拥有大量的工人通讯员。它在一年内就刊载了一万一千多篇工人通讯。但《真理报》不仅通过来信来稿同工人群众保持联系。每天都有很多工人从企业来到编辑部。《真理报》编辑部担负了很大一部分党的组织工作。地方党支部代表常到这里来接头。各工厂党的工作的情报都往这里送。党的彼得堡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的指示都从这里转发。

  由于布尔什维克为重建群众性革命工人政党同取消派进行了两年半顽强的斗争,到1914年夏天,俄国积极的工人已有五分之四拥护布尔什维克党,拥护“真理派”的策略。举一件事就可以说明。1914年捐款支持工人报纸的七千个工人团体中,有五千六百个团体捐给布尔什维克党报刊,面捐给孟什维克报刊的只有一千四百个团体。但孟什维克在自由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有很多“有钱的朋友”,他们供给了孟什维克报纸所需资金的一半以上。

  当时布尔什维克被称为“真理派”。随着《真理报》成长起来了一整代革命的无产阶级,正是这一代人后来进行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真理报》受到几万以至几十万工人的拥护。革命高涨年代(1912—1814年)给群众性的布尔什维克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沙皇政府在帝国主义战争时期所采取的任何迫害都没能把这一基础摧毁。

  “1912年的《真理报》为布尔什维主义1917年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斯大林)①

  党的另一个全俄合法机关,是第四届国家杜马中的布尔什维克党团。

  ——————————————

  ①见《斯大林全集》第S卷104页。——译者注

  1912年,政府宣布举行第四届杜马选举。我们党对于参加这次选举极为重视。社会民主党的杜马党团和《真理报》是全俄范围的两大合法据点,布尔什维克党就是通过这两个据点在群众中进行自己的革命工作。

  布尔什维克党带着自己的口号独立参加杜马选举,并对各个政府党和自由资产阶级(立宪民主党)同时给以打击。布尔什维克进行这次选举运动的口号是成立民主共和国,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没收地主土地。

  第四届杜马选举在1912年秋天举行。10月初,政府因对彼得堡选举进程不满意,企图侵犯许多大厂工人的选举权。我们党的彼得堡委员会根据斯大林同志的提议,号召各大企业的工人罢工一天作为回答。政府陷入困境只好让步,于是工人在选举大会上有了可能选举他们愿意选举的人。绝大多数工人在表决时都赞成斯大林同志所拟定的给初选代表和杜马代表的《委托书》。《彼得堡工人给自己的工人代表的委托书》提到了1905年没有解决的任务。

  《委托书》上说:“…我们认为俄国正处在必将到来的群众运动的前夜,这一运动也许比1905年更加深入……这一运动的先锋,也象1905年一样,将是俄国社会中最先进的阶级即俄国无产阶级。它的同盟者只能是和俄国解放事业休戚相关的多灾多难的农民。”①

  《委托书》上说,必将到来的人民发动必定是采取在两条战线上斗争的形式,既要反对沙皇政府,又要反对同沙皇制度谋求妥协的自由资产阶级。

  列宁对号召工人进行革命斗争的这个《委托书》极为重视。工人们纷纷通过决议来响应这一号召。

  布尔什维克在选举中获得了胜利,巴达也夫同志由彼得堡工人选进了杜马。

  工人选举杜马代表是同其他居民阶层分开进行的(即所谓工人选民团)。工人选民团选出的九名代表中,六名是布尔什维克党党员,即巴达也夫,彼得罗夫斯基、穆拉诺夫、萨莫依洛夫、沙果夫和马林诺夫斯基(后来发现他是一个奸细)。布尔什维克的代表。是至少拥有工人阶级人数五分之四的各大工业中心选出的。但几十个取消派不是工人选出的,即不是工人选民团选出的。因此在杜马里是七名取消派对六名布尔什维克。起初,布尔什维克和取消派在杜马里组成一个共同的社会民主党党团。但因取消派阻碍布尔什维克进行革命工作,所以布尔什维克代表同他们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后,于1913年10月遵照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指示退出了联合的社会民主党党团,成立了独立的布尔什维克党团。

  布尔什维克代表常在杜马里发表揭露专制制度的革命演说,并就工人遭到迫害和遭到资本家残酷剥削的事件向政府提出质询。

  他们在杜马里还就土地问题发表演说,号召农民同农奴制地主作年争,揭露立宪民主党反对没收地主土地和把土地交给农民。

  布尔什维克向国家杜马提出了八小时工作制法案,这个法案当然没有被黑帮杜马通过,但它起了很大的鼓动作用。

  布尔什维克杜马党团同党中央、同列宁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经常从列宁那里得到指示。斯大林同志在彼得堡时直接领导过这个党团。

  布尔什维克代表没有局限于在杜马内部进行工作,他们还在杜马外开展了大量活动。他们时常巡视各个工厂,到全国各工人中心去作报告,召集秘密会议来解释党的决议,成立新的党组织。代表们巧妙地把合法活动同秘密的地下工作结合起来。

  ——————————————

  ①见《斯大林全集》第2卷245-246页。——译者注

  三 布尔什维克在合法组织中的胜利。革命运动的继续增长。帝国主义战争前夜

  在这个时期,布尔什维克党作出了领导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各种形式和各种表现的范例。它建立地下组织。它印发秘密传单。它在群众中进行秘密的革命工作。同时,它还愈来愈多地夺得工人阶级的各种合法组织。党竭力争取工会、民众文化馆、夜大学、俱乐部和保险机关。这些合法组织向来是取消派分子的藏身处所。布尔什维克为把这些合法团体变成我们党的据点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布尔什维克巧妙地把秘密工作同合法工作结合起来,终于把两大首都的大多数工会组织争取到自己方面来了。布尔什维克在1913年选举彼得堡五金工会理事会时获得了特别辉煌的胜利:在二三千五金工人的大会上,只有一百五十人投取消派的票。

  像第四届国家杜马中的社会民主党党团这样一个合法组织,它的情形也是如此。虽然孟什维克在杜马中有七名代表,布尔什维克只有六名代表,但孟什维克的七人小组主要是来自非工人地区,所代表的还不到工人阶级的五分之一,面布尔什维克的六人小组则是来自国内各个主要工业中心(彼得堡、莫斯科、伊万诺沃-沃兹涅先斯克、科斯特罗马、叶加特林诺斯拉夫、哈尔科夫),代表者全国工人阶级五分之四以上。工人认为自己的代表是六人小组(巴达也夫、彼得罗夫斯基等),而不是七人小组。

  布尔什维克所以能争取到各种合法组织,是因为他们不管沙皇政府怎样野蛮迫害,不管取消派和托洛茨基派怎样造谣中伤,始终保持了秘密的党和自己队伍的坚强的纪律,坚定地捍卫工人阶级的利益,同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同工人运动的敌人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

  这样,布尔什维克就在合法组织中获得了全面的胜利,而孟什维克在这些组织中遭到了全面的失败。无论在杜马讲坛进行鼓动方面,还是在工人报刊和其他合法组织中,孟什维克都被排挤到后而去了。卷入革命运动的工人阶级,确定不移地团结在布尔什维克周围而抛弃了孟什维克。

  此外,孟什维克在民族问题上也遭到了破产。俄国各边沿地区发生的革命运动,要求有一个明确的民族问题纲领。但孟什维克除了崩得提出的那个谁也不会满意的“文化自治”外,提不出任何纲领。只有布尔什维克才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问题纲领,斯大林同志的文章《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以及列宁的文章《论民族自决权》和《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阐述了这个纲领。

  毫不奇怪,在孟什维主义遭到这样的失败之后,八月联盟便摇摇欲坠了。这个由各色各样分子组成的联盟,经不起布尔什维克一击,就开始土崩瓦解了。为了同布尔什维克作斗争而成立的八月联盟,很快就被布尔什维克打垮了。首先退出联盟的是前进派(波格丹诺夫、卢那察尔斯基等等),接着退出的是拉脱维亚人,然后剩下的人也散了伙。

  取消派在同布尔什维克斗争中遭到失败后,就向第二国际求援。于是第二国际就来援助他们。第二国际借口要布尔什维克同取消派“和好”,借口建立“党内和平”,要求布尔什维克停止批评取消派的妥协主义政策。但布尔什维克决不调和:他们拒绝服从机会主义的笫二国际的决议,寸步也不让。

  布尔什维克克在合法组织中获得胜利,不是也不可能是偶然的。其所以不是偶然的,不仅因为只有布尔什维克才有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明确的纲领和在战斗中锻炼出来的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其所以不是偶然的,还因为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反映的革命高潮正在到来。

  革命工人运动一天天扩展,席卷了一批批新的城市和地区。1914年到来后,工人的罢工不仅没有逐渐平静下去。反而更加强烈地开展起来。罢工更加顽强持久,卷入罢工的工人也日益增多。1月9日有二十五万工人举行罢工,其中彼得堡有十四万。5月1口罢工人数超过了五十万。其中彼得堡有二十五万多。工人在这些罢工中表现得非常坚定。彼得堡的奥布霍夫工厂的罢工持续了两个多月,列斯涅尔工厂的罢工持续了三个月左右。彼得堡许多企业大批工人中毒的事件,激起了十一万五千工人举行罢工,接着又转为游行示威。运动继续发展着。1914年上半年(包括7月初),罢工的工人共有一百四十二万五千人。

  5月间,巴库石油工业工人举行总罢工,引起了俄国全体无产阶级的密切注意。罢工进行得很有组织。6月20日,巴库有两万工人游行示威。警察用残酷手段对付巴库工人。为了抗议警察暴行并声援巴库工人,莫斯科开始举行罢工,接着罢工扩展到其他许多地区。

  7月3日,彼得堡的普梯洛夫工厂为响应巴库罢工而举行了群众大会。警察向工人开枪。彼得堡无产阶级义愤填膺。7月4日,彼得堡九万工人响应党的彼得堡委员会的号召举行罢工以示抗议,7月7日罢工人数是十三万,7月8日达到了十五万,7月11日达到了二十万。

  各个工厂都卷入了风潮,到处都在举行群众大会和游行示威。事情发展到构筑街垒。巴库和洛兹也构筑了街垒。在许多地方,警察向上人开枪。政府采取了“非常”手段来镇压运动,首都变成了军营,《真理报》被查封。

  但这时出现了帝国主义战争这样一个国际性的新因素,结果把事变进程改变了。正当彼得堡七月革命事件发生的时候,法国总统彭加勒来到彼得堡,同沙皇谈判当前战争开始的问题。过了几天,德国就向俄国宣战了。沙皇政府利用战争来破坏布尔什维克组织和镇压工人运动。革命的高涨因世界大战爆发而中断,而沙皇政府正是想从这次战争中找到摆脱革命的出路。

  简短的结论

  在革命新高涨年代(1912—1914年),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了工人运动,并在布尔什维克口号下把它引向新的革命,党巧妙地把秘密工作同合法工作结合起来。党摧毁了取消派及其朋友托洛茨基派和召回派的反抗,因而掌握了各种形式的合法运动,并把合法组织变成了自己革命工作的据点。

  党在同工人阶级的敌人及其在工人运动中的代理人作斗争中巩固了自己的队伍,扩人了自己同工人阶级的联系。党广泛地利用了杜马讲坛来进行革命鼓动,并创办了出色的群众性的工人报纸《真理报》,因而造就了新一代的革命工人,即真理派。这个工人阶层在帝国主义战争年代始终忠于国际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旗帜。他们后来成了布尔什维克党在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的核心。

  在帝国主义战争前夜,党领导了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这是一种前卫战斗,它被帝国主义战争打断了(但三年后它又恢复起来,把沙皇制度推翻了)。布尔什维克党高举着飘扬招展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旗帜进入了帝国主义战争这一艰苦的阶段。

  第六章 布尔什维克党在帝国主义战争时期。俄国第二次革命(1914年-1917年3月)

  一 帝国主义战争的发生和起因

  1914年7月14日(27日),沙皇政府宣布总动员。7月19日(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

  俄国加入战争了。

  在战争开始以前很久,列宁、布尔什维克早已预见到战争不可避免。列宁在几次社会党人国际代表大会上都发表了讲话,提议确定社会党人在战争爆发时所应采取的革命行动路线。

  列宁指出,战争是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伴侣。抢劫他国领土,侵占和掠夺殖民地,夺取新的市场,这些已经不止一次地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侵略战争的原因。战争也如剥削工人阶级一样,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是一种自然和当然的事情。

  尤其是当资本主义于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完全发展到它的最高和最后阶段,即发展成帝国主义的时候,战争更是不可避免的了。在帝国主义时代,强大的资本家联合组织(垄断组织)和银行已在资本主义各国生活中起着决定的作用。金融资本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宰,金融资本需要新的市场,需要侵占新的殖民地,需要新的资本输出场所,需要新的原料产地。

  但到十九世纪末,地球上的全部领土都已被资本主义各国瓜分完毕。加以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是极不平衡和跳跃式的:从前居第一位的国家现在工业发展得比较慢,而从前落后的国家却迅速地跳跃前进,赶上并超过它们。各帝国主义国家经济上军事上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出现了重新分割世界的趋向。重新分割世界的战争使帝国主义战争不可避免。

  1914年的战争就是重新分割世界和势力范围的战争。这次战争是各帝国主义国家准备已久的。发动这次战争的祸首是世界各国的帝国主义者。

  特别努力准备了这次战争的,一方面是德国和奥地利,另一方面是英法和依赖于它们的俄国。1907年成立了三国协定(或称协约),即英法俄三国联盟。组成另一帝国主义联盟的是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但意大利在1914年战争开始时退出了这个联盟,随后便加入了协约国。支援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有保加利亚和土耳其。

  德国准备帝国主义战争,是要从英法两国手中夺取殖民地,从俄国手中夺取乌克兰、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德国建筑了巴格达铁路,威胁到英国在近东的统治。英国害怕德国海上军备的增长。

  沙俄力图分割土耳其,想要侵占黑海通地中海的海峡(例如达达尼尔海峡),想要夺取君士坦丁堡。沙皇政府还打算夺取奥匈帝国的加里西亚。

  英国力图通过战争打败它的危险的竞争者德国,因为战前德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日益排挤英国商品。此外,英国还打算从土耳其手中夺取美索不达米亚和巴勒斯担,并在埃及站稳脚跟。

  法国资本家力图从德国手中夺取盛产煤铁的萨尔矿区,以及在1870-1871年战争时德国从法国手中占去的亚尔萨斯-洛林区。

  由此可见,帝国主义战争是由两个资本主义国家集团间的最大矛盾引起的。

  这次重新分割世界的掠夺战争牵连到所有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所以后来日本、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也被卷进去。

  战争成为世界性的了。

  这次帝国主义战争是资产阶级背着本国人民极端秘密地准备的。当战争爆发时,每个帝国主义政府都竭力证明,不是它侵犯了邻国,而是邻国侵犯了它。资产阶级欺骗人民,隐瞒战争的真正目的,隐瞒战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性质。每个帝国主义政府都说,进行战争是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

  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帮助资产阶级欺骗人民。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党人卑鄙地背叛了社会主义事业,背叛了无产阶级国际团结事业。他们不仅没有起来反对战争,反而在保卫祖国的幌子下帮助资产阶级去挑动各交战国工农互相残杀。

  俄国不是偶然站到英法协约国方而参加帝国主义战争的。必须注意到,在1914年以前,俄国各个最重要的工业部门都掌握在外国资本手里,主要是英法比三国即协约国资本手里。俄国最重要的冶金工厂由法国资本家把持着。整个说来,冶金业差不多有四分之三(百分之七十二)依赖于外国资本。煤炭工业的情形、顿巴斯的情形,也是如此。石油开采约有一半是在英法资本手里。很大一部分俄国工业利润流进了外国银行,主要是英法两国银行。所有这些情况,再加上沙皇向英法两国借的几十亿债款使沙皇政府紧紧依附于英法帝国主义,把俄国变成了这些国家的纳贡国,变成了它们的半殖民地。

  俄国资产阶级指望开始战争可以改善一下自己的状况:获得新的市场,从军事定货和军需供给中赚得暴利,利用战争局势顺便把革命运动镇压下去。

  沙俄参加战争是没有充分准备的。俄国工业大大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俄国工厂多半是些设备破旧的老厂。农业由于存在着半农奴制地产和大批贫困破产的农民,不能成为进行长期战争的巩固的经济基础。

  沙皇主要是依靠农奴制地主、黑帮大地主同大资本家结成联盟,操纵着俄国和国家杜马,他们完全支持沙皇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俄国帝国主义资产阶级满心希望沙皇专制政府成为一个铁拳头。一方面保证它夺得新的市场和新的领土,另一方面把工农革命运动镇压下去。

  自由资产阶级的政党立宪民主党以反政府派自居。却无条件地支持沙皇政府的对外政策。

  小资产阶级的政党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从战争一开始就在社会主义幌子下帮助资产阶级欺骗人民,隐瞒这次战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性质。他们鼓吹必须保卫,必须保护资产阶级的“祖国”而抵抗“普鲁士野蛮人”,他们支持“国内和平”政策,这样,他们就是帮助俄国沙皇政府进行战争,象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帮助德国皇帝政府进行战争反对“俄罗斯野蛮人”一样。

  只有布尔什维克党仍然忠于革命国际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采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坚决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反对地主资本家,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布尔什维克党从战争一开始就认定:发动这次战争不是为了保卫祖国,而是为了地主资本家去侵占别国领土,掠夺别国人民,因此工人必须坚决向这次战争宣战。

  工人阶级支持布尔什维克党。

  固然,战争开始时笼罩着知识分子和富农阶层的资产阶级爱国主义狂热,也熏染了一小部分工人。但这主要是流氓式的“俄罗斯人民同盟”中的分子,以及一部分同情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的工人。他们当然没有反映而且也不可能反映工人阶级的情绪。正是这些分子参加了沙皇政府在战争开始时组织的资产阶级沙文主义的游行。

  二 第二国际各党转到本国帝国主义政府方面。第二国际瓦解为各个社会沙文主义党

  列宁不止一次提醒过,要注意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和第二国际领袖们的不坚定性。他始终强调说,第二国际领袖们只是口头上反对战争,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就会改变自己的立场而投到帝国主义资产阶级方面去,就会成为战争的拥护者。战争一开始就证实了列宁的预言。

  1910年第二国际哥本哈根代表大会曾通过决议,说社会党人应当在国会中投票反对军事拨款。1912年巴尔干战争时,第二国际巴塞尔代表大会曾发表声明,说各国工人认为,为资本家增加利润而互相残杀是种罪恶。在口头上,在决议上,就是这样讲的。

  而当帝国主义战争轰隆一声爆发,必须实现这些决议的时候,第二国际领袖们却成了无产阶级的叛徒和变节者。成了资产阶级的奴仆,成了战争的拥护者。

  1914年8月4日,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国会中投票赞成军事拨款,投票支持帝国主义战争。法英比和其他国家的绝大多数社会党人也是这样做的。

  第二国际已不存在了。它事实上已瓦解为各个互相进行战争的社会沙文主义党。

  各国社会党领袖背叛无产阶级而采取了社会沙文主义和保卫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立场。他们帮助帝国主义政府愚弄工人阶级,用民族主义毒药毒害工人阶级。这些社会主义叛徒在保卫祖国的幌子下挑动德国工人去反对法国工人,挑动英国工人和法国工人去反对德国工人。第二国际内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仍然坚持国际主义立场,逆潮流而进,虽然不是十分坚定,不是完全明确,但毕竟是逆潮流而进的,

  只有布尔什维克党才毫不犹豫地立刻举起了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旗帜。列宁在1914年秋拟定的关于战争的提纲中指出,第二国际的瓦解不是偶然的。第二国际是被机会主义者断送的,而革命无产阶级的优秀代表还在很早以前就已预告过必须反对这些机会主义者。

  第二国际各党在战前就传染上了机会主义。机会主义者公开鼓吹放弃革命斗争,鼓吹“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理论。第二国际不愿同机会主义作斗争,而主张同机会主义和睦相处,让它巩固起来。第二国际既对机会主义采取调和政策,于是自己也成了机会主义的了。

  帝国主义资产阶级靠着它从殖民地、从剥削落后国家获得的利润,用较高的工资和其他的小恩小惠来不断地收买熟练工人上层,即所谓工人贵族。从这个工人阶层中产生了不少工会和合作社的领导者、地方议会和国会的议员、报刊和社会民主党组织的工作人员。在战争时,这些人害怕失掉自己的地位,于是就成了革命的敌人,成了本国资产阶级和本国帝国主义政府的最狂热的维护者。

  机会主义者成了社会沙文主义者。

  社会沙文主义者包括俄国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在内,鼓吹工人在国内要同资产阶级实行阶级和平,在国外要同其他国家人民进行战争。他们向群众隐瞒战争的真正祸首,说他们本国的资产阶级不是造成战争的祸首。许多社会沙文主义者都成了本国帝国主义政府中的部长。

  暗藏的社会沙文主义者,即所谓中派,对于无产阶级事业也是同样危险的。中派分子考茨基、托洛茨基和马尔托夫等人,极力为公开的社会沙文主义者洗刷、辩护。即同社会沙文主义者一起背叛无产阶级,只不过用了一些专门欺骗工人阶级的“左的”反战词句来掩盖自己的叛变行为罢了。事实上中派是支持战争的,因为中派提议在表决用于战争的拨款时不投票反对而只限于弃权,就等于是支持战争。他们也同社会沙文主义者一样,要求在战争期间放弃阶级斗争,以免妨碍本国帝国主义政府进行战争。中派分子托洛茨基在战争和社会主义的所有重大问题上,都是反对列宁,反对布尔什维克党的。

  列宁从战争爆发时起,就开始聚集力量,准备建立新的国际即第三国际。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在1914年11月的反战宣言①中,就已提出了成立第三国际来代替已经遭到可耻破产的第二国际这一任务。

  1915年2月,在协约国社会党人伦敦代表会议上,李维诺夫同志受列宁委托作了发言。李维诺夫要求比法两国社会党人(王德威尔得、桑巴、盖得)退出资产阶级政府并完全同帝国主义者决裂,放弃同他们合作。他要求所有社会党人都同本国帝国主义政府作坚决的斗争,并谴责投票赞成军事拨款的行为。但李维诺夫的呼声在这个会上没有得到响应。

  1915年9月初,在齐美尔瓦尔得召开了国际主义者第一次代表会议。列宁称这次会议是国际反战运动发展中的“第一步”②。列宁在这次会上组织了一个齐美尔瓦尔得左派。但在这个齐美尔瓦尔得左派中,只有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唯一正确的、贯彻到底的反战立场。齐美尔瓦尔得左派用德文出版了《先驱》杂志,上面刊载过列宁的文章。

  1916年,在瑞士的昆塔尔村召开了国际主义者第二次代表会议。这次会议称为第二次齐美尔瓦尔得代表会议。这时差不多在所有国家中都已有一批国际主义者分离出来,国际主义分子同社会沙文主义者的分裂已经更加明显了。而主要的是,这时群众自己已因受战争和战争灾难的影响而左倾了。昆塔尔宣言的拟定是会上互相斗争的各个集团妥协的结果。它和齐美尔瓦尔得宣言相比前进了一步。

  但是昆塔尔代表会议也没有采纳布尔什维克政策的基本原则: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使本国帝国主义政府在战争中失败,成立第三国际。但是昆塔尔代表会议终究促进了国际主义分子分离出来的过程,后来正是这些分子组成了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

  列宁批评了罗莎·卢森堡和卡尔·李卜克内西这样一些左派社会民主党人中不彻底的国际主义者的错误,同时又帮助他们采取了正确的立场。

  ——————————————

  ①指《战争和俄国社会民主党》一文,见《列宁选集》第二版第二卷第568-574页。——译者注

  ②见《列宁全集》第21卷第362-367页。——译者注

  三 布尔什维克党在战争、和平与革命问题上的理论和策略

  布尔什维克不是那种只是感叹和平和局限于宣传和平的和平主义者(和平派),像大多数左派社会民主党人那样。布尔什维克主张用积极的革命斗争来争取和平,直到推翻好战的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政权。布尔什维克把和平事业同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事业联系在一起,认为推翻帝国义资产阶级的政权是消灭战争,取得公正的和平,即取得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的最可靠的手段。

  布尔什维克反对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背弃革命的行为和在战争时期保持“国内和平”的叛卖性口号,而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这个口号就是说,劳动群众,包括武装的工人和穿着军服的农民,如果想摆脱战争而赢得公正的和平,就应掉转枪口去反对本国资产阶级并推翻他们的政权。

  布尔什维克反对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保护资产阶级祖国的政策,而提出“使本国政府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失败”的政策。这就是说,必须投票反对军事拨款,在军队中成立秘密的革命组织,支持前线士兵联欢,组织工农的反战革命发动,并把这种发动转变为反对本国帝国主义政府的起义。

  布尔什维克认为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对人民害处最少的是沙皇政府在军事上失败,因为这种失败有助于人民战胜沙皇制度,有助于工人阶级顺利地摆脱资本主义奴隶制和帝国主义战争。同时,列宁认为不仅俄国革命者,而且一切交战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都应实行使本国帝国主义政府失败的政策。

  布尔什维克不是反对一切战争。他们只是反对掠夺性的战争,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布尔什维克认为战争有两种:

  (一)正义的,非掠夺性的、解放性的战争,其目的或者是保卫人民抵御外来的侵犯和奴役人民的企图,或者是把人民从资本主义奴隶制度下解放出来,或者是把殖民地和附属国从帝国主义者压迫下解放出来;

  (二)非正义的、掠夺性的战争,其目的是掠夺和奴役别的国家和别国人民。

  布尔什维克拥护前一种战争。至于后一种战争,布尔什维克以为必须对它进行坚决的斗争,直到举行革命和推翻本国帝国主义政府。

  列宁在战争时期所写的理论著作,对于全世界工人阶级都有巨大的意义。1916年春,列宁写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列宁在这本书中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时它已由“进步的”资本主义变成了寄生的资本主义,变成了腐朽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这当然不是说资本主义会不经过无产阶级革命而自行死亡,不是说资本主义会自己连根烂掉。列宁始终教导说,不经过工人阶级的革命,就不可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列宁在这本书中肯定了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之后,同时说明:“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①

  ——————————————

  ①见《列宁选集》第2版第2卷第737页。——译者注

  列宁指出:资本主义的压迫在帝国主义时代日益加剧;在帝国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愤恨日益增长,资本主义国家内部革命爆发的因素日益成熟。

  列宁指出:在帝国主义时代,殖民地和附属国内革命危机日益尖锐,对帝国主义愤恨因素日益增长,反帝解放战争的因素日益增加。

  列宁指出:在帝国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和资本主义的矛盾特别尖锐;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的斗争,争夺殖民地、争夺原料产地的斗争,使得重新分割世界的周期性帝国主义战争成为不可避免。

  列宁指出:正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这种不平衡而发生的帝国主义战争,削弱着帝国主义的力量,并使帝国主义战线有可能在它最薄弱的地方被突破。

  列宁根据这一切得出结论说:无产阶级在某一个地方或某几个地方突破帝国主义战线是完全可能的;社会主义首先在几个国家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国家内胜利是可能的,由于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社会主义同时在所有国家内胜利是不可能的;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国家。

  列宁在帝国主义战争时期所写的两篇不同的文章中,把这个英明的结论表述如下:

  (一)“经济政治发展的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这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既然剥夺了资本家并在本国组织了社会主义生产,就会起来反对其余的资本主义的世界,把其他国家的被压迫阶级吸引到自己方面来……”(摘自1915年8月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列宁全集》俄文第3版第18卷第232--233页)①

  (二)“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坚定不移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者资产阶级以前时期的国家。这就不仅要引起摩擦,而且要引起其他各国资产阶级公然企图扑灭社会主义国家中胜利的无产阶级。在这种情形下发生的战争,就我们方面说来是合理的和正义的战争。这是争取社会主义、争取把其他各国人民从资产阶级压迫下解放出来的战争。”(摘自1916年秋写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列宁全集》俄文第3版第19卷第325页)②

  ——————————————

  ①见《列宁选集》第2版第2卷第709页。——译者注

  ②同上,第873页。——译者注

  这是新的完备的社会主义革命论,是关于社会主义可能在单个国家内获得胜利、关于社会主义胜利条件、关于社会主义胜利前途的理论,而这一理论的基础是列宁早在1905年写的《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这本小册子中就已规定了的。

  这个理论同帝国主义以前的资本主义时期流行于马克思主义者当中的指导思想根本不同;当时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内胜利是不可能的,认为社会主义将在所有的文明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列宁根据他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一卓越著作中所阐述的关于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的论据,改变了这种已经过时的思想,提出了新的理论,即认为社会主义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胜利是不可能的,而社会主义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胜利是可能的。

  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论的不可估量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用新的理论丰富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的意义还在于它向各个国家的无产者指出了革命的前途,使他们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去冲击本国的资产阶级,教导他们利用战争环境去组织这样的冲击,加强了他们对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信心。

  以上就是布尔什维克在战争、和平与革命问题上的理论和策略。

  布尔什维克根据这一理论和策略在俄国进行了他们的实际工作。

  在战争开始时,杜马中的布尔什维克代表巴达也夫、彼得罗夫斯基、穆拉诺夫、萨莫依洛夫和沙果夫不顾警察的残酷迫害。巡视了许多地方组织,在那里作了关于布尔什维克对战争和革命态度问题的报告。1914年11月,布尔什维克国家杜马党团开会讨论对战争的态度问题。开到第三天,全体代表都被捕了。法庭判决剥夺所有这些代表的权利,判处他们在西伯利亚东部终身流放。沙皇政府给国家杜马中的布尔什维克代表定的是“叛国”罪。

  在法庭上揭示出来的杜马代表的活动情况,使我们党感到光荣。布尔什维克代表在沙皇法庭上表现得很英勇,他们把沙皇法庭变成了揭露沙皇政府侵略政策的讲坛。

  当时为此案受到审讯的加米涅夫却是另一种表现。他由于胆怯成性,一遇到危险就背弃了布尔什维克党的政策。加米涅夫在法庭上声明他在战争问题上同布尔什维克意见不合,并为证明这点请求法庭把孟什维克约尔丹斯基传来作证。

  布尔什维克进行了大量工作来反对为战争服务的军事工业委员会,反对孟什维克想使工人服从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影响的企图。资产阶级切身需要在大众面前把帝国主义战争说成是全民的战争。资产阶级在战争时期建立了自己的全俄组织——地方自治局联合会和市政公所联合会,因而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国家事务。同时,它还想使工人也服从它的领导和影响。资产阶级为此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军事工业委员会下设立“工人小组”。孟什维克支持资产阶级的这种想法。把工人代表拉进这些军事工业委员会对资产阶级是有利的,因为有些工人当了代表,就会到工人群众中间进行鼓动,说必须在炮弹厂、大炮厂、枪械厂、子弹厂以及其他进行国防生产的工厂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切为了战争,一切用于战争”,——这就是资产阶级的口号。实际上,这个口号是说:“不顾一切地靠军事订货和侵占别国领土发财吧。”孟什维克积极参加了资产阶级玩弄的这种冒牌爱国主义勾当。他们帮助资本家拼命鼓动工人参加军事工业委员会下面的“工人小组”的选举。布尔什维克反对这种花招。他们主张抵制军事工业委员会,并卓有成效地进行了选种抵制。但一部分工人仍然在著名的孟什维克格沃兹迭夫和奸细阿布罗西莫夫领导下参加了军事工业委员会的活动。当工人代表在1915年9月集合起来进行军事工业委员会“工人小组”决选时,才发现大多数代表都反对参加“32人小组”。大多数工人代表通过了强烈反对参加军事工业委员会的决议,说明工人的任务是为和平、为推翻沙皇制度而斗争。

  布尔什维克在陆军和海军中也开展了巨大的工作。他们向士兵和水兵群众说明谁是造成这场骇人听闻的战争惨祸和人民苦难的罪人,说明革命是人民摆脱帝国主义大屠杀的唯一出路。布尔什维克在陆军和海军中,在前线和后方部队中建立了支部,散发了反战传单。

  布尔什维克在喀琅施塔得成立了“喀琅施塔得军队党组织总干事团”,总干事团同党的彼得格勒委员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党的彼得格勒委员会下设立了负责在卫戍部队中进行工作的军事局。1916年8月,彼得格勒保安局局长呈报说。“喀琅施塔得干事团工作做得很慎重、很严密,参加者都是一些沉默寡言和作事谨慎的人。该干事团在岸上也派有自己的代表。”

  党在前线进行了鼓动,号召交战国军队的士兵联欢,并着重指出:敌人就是世界各国资产阶级;只有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掉转枪口去反对本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府,才能结束战争。个别部队拒绝进攻的事件日益增多了。早在1915年,特别是1916年,就已有过这样的事情。

  布尔什维克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北方战线各集团军中进行了特别巨大的工作。1917年初,北方战线一个集团军的总司令鲁兹斯基将军向上级报告,说布尔什维克在北方战线开展了规模巨大的革命工作。

  战争是各国人民和国际工人阶级生活中的最大转折。它使各个国家的命运、各国人民的命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命运都处于决定的关头。因此,它同时又是对所有以社会主义自命的党派的试金石和考验。这些党派是坚持忠于社会主义事业,国际主义事业呢,还是宁愿背叛工人阶级,卷起自己的旗帜,把它抛到本国资产阶级的脚下呢,——当时的问题就是这样摆着的。

  战争表明,第二国际各党没有经住考验,背叛了工人阶级,在本国帝国主义资产阶级面前放下了自己的旗帜。

  这些党也不能不如此,因为它们在自己的队伍中间培植机会主义,它们是用对机会主义者,民族主义者让步的精神教育出来的。

  战争表明,只有布尔什维克党才光荣地经住了考验,才彻底忠于社会主义事业,忠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事业。

  而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只有新型的党,只有用同机会主义作不调和斗争的精神教育出来的党,只有清除了机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党,才能经得起伟大的考验,才能坚持忠于工人阶级的事业,忠于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的事业。

  布尔什维克党正是这样的党。

  四 沙皇军队在前线的失败。经济破坏。沙皇制度的危机

  战争已经进行三年了。战争夺去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有的被打死,有的因伤致死,有的死于战争所引起的瘟疫,资产阶级和地主大发战争财。而工人和农民却愈来愈贫穷困苦。战争破坏了俄国的国民经济。约有一千四百万壮劳力被拉去当兵,脱离了生产。工厂纷纷停产。谷物播种面积因缺乏劳力而缩减。居民和前线士兵忍饥挨饿,赤脚露体。战争耗尽了国内的一切资源。

  沙皇军队屡战皆败。德军炮兵轰击沙皇军队时弹如雨下,而沙皇军队则缺乏大饱,缺乏炮弹,甚至缺乏步枪,有时三个士兵用一枝枪。还在战争期间就已发觉了沙皇陆军大臣苏霍姆林诺夫同德国特务勾结的卖国行为。苏霍姆林诺夫执行德国间谍机关的指令,破坏前线的弹药供应,不供给前线大炮和枪枝。沙皇的一些大臣和将领自己暗中协助德军获胜:他们同跟德方有勾结的皇后一起把军事秘密泄露给敌军。难怪沙皇军队屡遭失败,不得不退却。到1916年,德军已侵占了波兰边境和波罗的海沿岸的部分地区。

  这一切激起了工人、农民、士兵和知识分子对沙皇政府的深恶痛绝,使后方和前线、中心地区和边沿地区人民群众反对战争和反对沙皇制度的革命运动加强和加剧起来。

  俄国帝国主义资产阶级也产生了不满情绪。它看见权奸拉斯普庭之流悍然企图同德方单独媾和,而沙皇朝廷上又由他们说了算,感到十分恼火。它愈来愈确信沙皇政府不能进行胜利的战争。它害怕沙皇政府为摆脱自己的困境而去同德方单独媾和。因此,俄国资产阶级决定举行宫廷政变,以废黜沙皇尼古拉二世,另立同资产阶级有勾结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资产阶级是想借此一箭双雕:第一,僭取政权而保证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第二,用小小的宫廷政变来阻止当时已经汹涌澎湃的人民大革命。

  英法政府在这方面完全支持俄国资产阶级。它们知道沙皇不能把战争继续下去。它们害怕沙皇会以同德方单独媾和而就此了事。要是沙皇政府缔结单独和约,英法政府就要失掉俄国这样一个战争中的同盟者,俄国就不仅不能在自己战线上牵制敌军力量,而且不能向法国提供数以万计的俄国精锐部队。因此,它们支持俄国资产阶级举行宫廷政变的尝试。

  于是沙皇陷于孤立了。

  在前线接连失利的同时,经济破坏也有增无减。1917年1、2月间。粮食、原料和燃料生产方而的破坏,已达到最厉害最尖锐的地步。供给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食品,差不多完全停止了运输。企业相继倒闭。企业的倒闭又使失业人数增加。工人的生活特别困苦不堪。愈来愈多的人民群众确信:要摆脱这种不堪忍受的状况,只有一条出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沙皇制度显然经历着毁灭性的危机。

  资产阶级想用宫廷政变来解决危机。

  但人民按自己的方式把危机解决了。

  五 二月革命。沙皇制度的覆灭。工兵代表苏维埃的成立。临时政府的成立。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1917年一开始就发生了1月9日的罢工。在罢工时,彼得格勒、莫斯科、巴库和下新城都举行了游行示威,而且莫斯科参加1月9日罢工的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工人。当时在特维尔林荫道上有两千示威群众被骑警驱散。在彼得格勒的维波尔格公路上,有士兵加入游行示威的队伍。

  彼得格勒警察局报告说:“有总罢工这种想法的人一天比一天多,这种想法已经像1905年那样成为普遍的想法了。”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力图把已经开始的革命运动纳入自由资产阶级需要的轨道。2月14日国家杜马开幕这天,孟什维克提议组织工人游行去向国家杜马请愿,但工人群众跟布尔什维克走了,不是去向杜马请愿,而是去游行示威。

  1917年2月18日,彼得格勒的普梯洛夫工厂工人开始罢工。2月22日,大多数大企业的工人也宣布了罢工。2月23日(3月8日)国际妇女节这天,女工们响应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的号召,上街游行示威,反对饥饿,反对战争,反对沙皇制度。工人们举行了全彼得格勒的总罢工来支援女工的游行示威。政治罢工开始转变为反对沙皇制度的政治总示威了。

  2月24日(3月9日),又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罢工工人已达二十万左右。

  2月25日(3月10日),革命运动席卷了整个工人的彼得格勒。各区的政治罢工转变成全彼得格勒的政治总罢工。到处都在举行游行示威,并同警察发生冲突。工人群众举着的红旗上写着这样的口号:“打倒沙皇!”“打倒战争!”“面包!”

  2月26日(3月11日)清晨,政治罢工和游行示威开始转变为起义的尝试。工人解除警察和宪兵的武装,把自己武装起来。但当时同警察发生的武装冲突,却以示威群众在兹那缅斯克广场上遭受枪击而告终。

  彼得格勒军区司令哈巴洛夫将军发出布告,说工人必须在2月28日(3月13日)复工,不然就要把他们派往前线。2月25日(3月10日),沙皇给哈巴洛夫将军下令:“着令于明日将京都骚乱悉行制止。”

  但要“制止”革命已经办不到了。

  2月26日(3月11日)白天,巴甫洛夫团后备营第四连开火了,不过不是向工人开火,而是向那些同工人交火的骑警队开火。当时大力地坚持地展开了争取军队的工作,尤其是女工,她们径直走到士兵面前,同他们欢谈,号召他们帮助人民推翻那个令人痛恨的沙皇专制制度。

  当时负责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实际工作的,是设在彼得格勒的以莫洛托夫同志为首的我党中央局。2月26日(3月11日),中央局发表宣言,号召继续进行反对沙皇制度的武装斗争,号召成立临时革命政府。

  2月27日(3月12日),彼得格勒驻军拒绝向工人开枪,开始转到起义的人民方面来。2月27日早晨起义的士兵还只有一万人,而到晚上就已超过了六万人。

  起义的工人和士兵开始拘捕沙皇的大臣和将军,释放狱中的革命者。被释放的政治犯加入了革命斗争事业。

  在街上,群众还在同那些架着机关枪盘踞房顶的巡警和宪兵互相射击。但军队迅速转到工人方面来,已决定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命运。

  当革命在彼得格勒胜利的消息传到其他城市和前线时,各处的工人和士兵都起来推翻沙皇官吏。

  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了。

  革命所以获得了胜利,是因为工人阶级做了革命的先锋,领导了数百万身穿军服的农民群众“争取和平,争取面包,争取自由”的运动。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决定了革命的成功。

  列宁在革命的初期写道:“无产阶级实现了革命,它表现了英勇精神,它流了鲜血,它率领了最广泛的劳苦大众……”(《列宁全集》俄文第3版第20卷第23—24页)①

  1905年的第一次革命准备了1917年的第二次革命的迅速胜利。

  列宁写道:“如果不是俄国无产阶级在1905—1907年三年间进行了极其伟大的阶级战斗和表现了革命的毅力,那么第二次革命的进展就不会这样迅速。也就是说这次革命的开始阶段就不会在几天以内完成。”(同上,第13页)②

  ——————————————

  ①见《列宁全集》第23卷第318页。——译者注

  ②见《列宁选集》第2版第3卷第2页。——译者注

  在革命的最初几无就出现了苏维埃。获得胜利的革命依靠着工兵代表苏维埃。起义的工人和士兵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1905年的革命表明,苏维埃是武装起义的机关,同时又是革命新政权的萌芽。苏维埃思想已经深入到工人群众意识中,所以他们在推翻沙皇制度后的第二天就实现了这一思想,不过所不同的是,1905年成立的还只是工人代表苏维埃,而1917年2月则由布尔什维克发起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当布尔什维克在街头领导群众的直接斗争的时候,妥协主义政党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却在苏维埃中夺取代表席位以组成自己的多数。其所以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部分是因为当时布尔什维克党的大多数领袖还在监狱和流放地(列宁侨居国外,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在西伯利亚流放地),而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却在彼得格勒街上自由自在地游逛。因此,妥协主义政党的代表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掌握了彼得格勒苏维埃及其执行委员会的领导权。莫斯科和其他许多城市也是这种情况。只在伊万诺沃-沃兹涅先斯克、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及其他几个城市,苏维埃中的多数才是从一开始就属于布尔什维克。

  武装的人民——工人和士兵选派自己的代表到苏维埃去,是把苏维埃当作人民政权机关看待的。他们认为并且相信,工兵代表苏维埃定会实现革命人民的一切要求,并且首先会缔结和约。

  但过度的轻信使工人和士兵上了大当。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根本没有想结束战争,争取和平。他们想的是利用革命来继续战争。至于革命和人民的革命要求,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认为革命已经完结了,现在的任务是巩固革命,转上按“正常的”宪制的原则同资产阶级共处的轨道。因此,彼得格勒苏维埃的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领导,竭力设法把结束战争的问题、和平的问题压下去,并把政权交给资产阶级。

  1917年2月27日(3月12日),国家杜马中的自由派代表根据同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领导的秘密协定,成立了以第四届杜马主席、地主首领兼保皇派罗将柯为首的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几天后,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和工兵代表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的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领导,又背着布尔什维克商定了组织俄国的新政府即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让早在二月革命前就由沙皇尼古拉二世指定充任自己政府首相的李沃夫公爵来担任首脑。参加临时政府的有立宪民主党人的首领米留可夫,十月党人的首领古契柯夫,以及资本家阶级的其他的有名的代表,而作为“民主派”代表参加的是社会革命党人克伦斯基。

  结果就是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的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领导把政权拱手交给了资产阶级,而工兵代表苏维埃知道此事之后,又不顾布尔什维克的抗议而以多数表决认可了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领导的行动。

  于是在俄国就形成了如列宁所说的由“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地主”①的代表所组成的新的国家政权。

  ——————————————

  ①见《列宁选集》第2版第3卷第36页。——译者注

  但是当时同资产阶级政府并存的还有另一个政权,即工兵代表苏维埃。苏维埃中的士兵代表主要是被征召参战的农民。工兵代表苏维埃是反对沙皇政权的工农联盟机关,同时又是工农政权机关,是工人阶级和农民专政的机关。

  于是就形成了两个政权、两个专政即以临时政府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专政和以工兵代表苏维埃代表的工农专政二者交错在一起的特殊局面。

  结果就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为什么起初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在苏维埃中占了多数呢?

  为什么获得胜利的工人和农民自愿地把政权交给了资产阶级的代表呢?

  列宁认为,这是因为觉醒起来参加政治生活的千百万人缺乏政治经验。他们大部分是小业主、农民、不久前还是农民的工人,即介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人们。当时俄国是欧洲所有的大国中小资产阶级人数最多的国家。在这样一个国家中,“汹涌的小资产阶级浪潮吞没了一切,它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思想上压倒了觉悟的无产阶级,就是说,用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感染了和俘虏了非常广大的工人群众”(《列宁全集》俄文第3版第20卷第115页)①。

  ——————————————

  ①见《列宁选集》第2版第3卷第40页。——译者注

  这个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的浪潮,把小资产阶级的党派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涌到表面上来了。

  列宁指出,另一个原因就是无产阶级的成分在战争时期起了变化,以及无产阶级在革命开始时缺乏足够的觉悟性和组织性。在战争时期,无产阶级本身的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约有百分之四十的骨干工人被征召入伍了。在战争年代,有很多同无产阶级心理格格不入的小私有者、手工业者和小店主,为逃避征兵而钻进了企业。

  工人中间的这些小资产阶级阶层,也就成了小资产阶级政治家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吸取养料的土壤。

  正因为如此,缺乏政治经验、为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的浪潮所吞没,沉醉于革命的最初胜利的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的头几个月就成了妥协主义政党的俘虏,同意把国家政权让给资产阶级,天真地认为资产阶级政权不会妨碍苏维埃进行自己的工作。

  摆在布尔什维克党面前的任务就是在群众中耐心地进行解释工作:揭穿临时政府的帝国主义性质,揭穿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的叛卖行为,说明不用苏维埃政府代替临时政府就得不到和平。

  于是布尔什维克党就用全力把这项工作担当起来。

  它恢复了自己的合法机关报。二月革命后第五天,《真理报》就在彼得格勒开始出版;再过几天,《社会民主党人报》也在莫斯科出版了。党开始出来领导正在放弃对自由资产阶级的信任,放弃对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信任的群众。党耐心地向士兵、向农民解释必须同工人阶级共同行动。党向他们解释,不继续发展革命,不以苏维埃政府来代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农民就得不到和平,也得不到土地。

  简短的结论

  帝国主义战争的发生是由于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由于几大强国之间的均势遭到破坏,由于帝国主义者需要用战争重新分割世界和造成新的均势。

  如果第二国际各党不背叛工人阶级的事业,如果它们不违背第二国际几次代表大会的反战决议,如果它们下决心采取积极行动并发动工人阶级去反对本国帝国主义政府、反对战争挑拨者,那么战争就不会有这样大的破坏性,或许根本就不会发展到这样严重的地步。

  布尔什维克党表明,它是坚持忠于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事业并组织了国内战争反对本国帝国主义政府的唯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第二国际所有其余的党因为经过它们的上层领导同资产阶级拴在一起,都成了帝国主义的俘虏,投到帝国主义者方面去了。

  战争本是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反映,而战争本身又加剧了这个危机,削弱了世界资本主义。俄国工人和布尔什维克党在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了资本主义的弱点,突破了帝国主义战线,推翻了沙皇并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广大的小资产阶级、士兵以至工人沉醉于革命最初的胜利,满足于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所谓今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担保,都痴心信任临时政府并给它以支持。

  摆在布尔什维克党面前的任务就是要向这些沉醉于最初的胜利的工人和士兵群众说明:现在离革命完全胜利还很遥远;只要政权还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而苏维埃还由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这些妥协派所操纵,人民就既不能获得和平,也不能获得土地,也不能获得面包;要获得完全的胜利,必须前进一步,使政权转归苏维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