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8月5日某报曾发表过一篇充满争议的文章,标题是“错批一人,误增三亿”。
“错批”的那个人是50年代的北大校长、人口学家马寅初,他的《新人口论》是后来计划生育政策的理论依据,影响深远。
至于“误增”,这个说法就有点奇怪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劳动力优势加速积累,成长为世界工厂。很难想象,如果少了这三亿劳动力,我们还要埋头打拼多少年才能发展到今天这一步!
当然,站在1979年那个时间节点,产生这种不太妥当的说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当时千万知青返城,又没有那么多工厂,引发了严重的失业问题。人口太多,在那几年确实是个大问题。
所以,人口问题从来都不是个纯理论问题,需要与时代背景高度结合,不能一刀切。这三亿人在1979年是负担,到了1985年就是核心竞争力,吃了五六年的苦,享了五六十年的福,这笔账,相信大家都能算得清。
同理,马寅初的人口理论在1979年是适用的,但在1960年那个国际国内环境下是否合适,这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马寅初看到的,毛主席都看到了;而毛主席看到的,马寅初却没有看到。这才是当年马寅初被批判的根源。
很多人不知道,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计划生育”概念的人,不是马寅初,而是毛主席。
1956年10月12日,毛主席在会见南斯拉夫妇女代表团时,就明确提出了“计划生育”这个科学命题,他说:“社会的生产已经计划了,而人类本身的生产还是处在一种无政府和无计划的状态中。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对人类本身的生产也实行计划呢?我想是可以的。”
毛主席早就意识到人口太多是个问题,他指出:“中国六亿人口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认为“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从而把新中国从人口大国变成经济大国。
现在很多人一提起那段历史,就把“人多力量大”拿出来说事,的确,毛主席喊过这样的口号,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懂人口过度膨胀的危害。
对人口问题,毛主席一直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他曾说“中国人多也好也坏,中国的好处是人多,坏处也是人多”。
人多了,可以加速积累,推动经济发展;但同时也意味着衣食住行、教育养老负担更重。我们要做的,是扬长避短,在这二者之间取一个平衡。
认为毛主席主张人口越多越好,这是一种抹黑,并不符合史实。
毛主席的“计划生育”,与后来一刀切的做法截然不同,更人性也更科学,真正体现了“人民路线”,维护了“人民利益”。
首先,毛主席提倡的计划,是国家层面的计划和家庭层面的计划相结合,兼顾国家与家庭的需求。他说,“计划生育,也来个十年规划”,这是国家层面的计划;又说“夫妇之间应该订一个家庭计划,规定一辈子生多少孩子。这种计划应该同国家的五年计划配合起来。”
毛主席深知,对待人民要宽容,不能用养猪填鸭的办法去管理,生小孩对家庭影响巨大,每个家庭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政府可以引导,但不能搞“一刀切”。
其次,毛主席提倡的计划生育,基础是充分尊重人民的意愿,手段是发动人民群众。他主张组织一个人民团体来推动,要大家同意,要大家一起来做;而不是请一批专家闭门造车。
再次,毛主席提倡的计划生育,最终目的不是控制人口数量,也不是批量培育工业化人口,而是让每个人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他说,“我们所主张的全面发展,是要使学生得到比较完全的和比较广博的知识,发展健全的身体,发展共产主义道德。”
“人的全面发展”,这句话听上去比较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许多人领会不到其中的深意。直到近些年,人们终于意识到工业化的教育、功利化的三观危害有多大,这才明白了毛主席当年的意思。
毛主席的“计划生育”思想,出发点是维护人民利益、兼顾家庭幸福与国家发展,所以,在政策的推行上他非常谨慎,节奏很慢,一直在思考、总结、听取多方意见。
如此说来,马寅初的人口理论与毛主席的“计划生育”思想并不矛盾,他又怎会遭到批判呢?
这还得从1957年2月27日的那场最高国务会议谈起。
会上,毛主席明确提出要有计划地生育、提倡节育,马寅初当时也在从事人口研究,与毛主席的想法不谋而合,在会议结束时发言表态:“毛主席对人口问题有同样的看法,这是一件可喜的事,他所见所闻远比我广,得出的结论一定更正确。”
原来,马寅初的人口思想在当时还属于异类,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但苦于舆论压力不敢再推进,这下毛主席明确提出“计划生育”,那么他自然就能畅所欲言了。
在听完马老表态后,毛主席当即给予肯定:“马老今天讲得很好。我跟他是同志,从前他的意见没有放出来,有人反对,今天算是畅所欲言了。”
得到毛主席的肯定之后,马寅初迅速推进,4个多月后他在《人民日报》全文发表《新人口论》,系统地阐明了他的人口思想。
马寅初的人口思想,在大方向上与毛主席的“计划生育”思想是一致的:他主张一面积累资金、一面控制人口,也提出了提升人口质量的观点……
但与毛主席相比,马寅初的理论有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太过于机械理性,带有强烈的、自上而下的管理色彩,没有考量人民群众的感受。
马老的这一套思想大家现在都很熟悉,好处与坏处均已显现,相信其中的区别大家也都体会到了,就不多赘述了。
对于马寅初人口理论在人民立场上的缺陷,当时不少人已经给出了提醒,他自己也听取意见并且做出了调整。
在后来公开发表的《新人口论》中,他特别强调了自己的人口论与马尔萨斯的不同:“马尔萨斯从掩盖资产阶级政府的错误措施出发,我则从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出发。”
这样一来,马寅初的人口思想,就与毛主席的想法更加一致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后来马寅初又遭到批判了呢?
因为国际形势变了。1957年莫斯科会议中,中苏两国之间产生间隙,毛主席已经意识到苏联这艘大船航向要变,资金和技术援助随时都会终止,新中国想要发展,必须得靠自己打拼了。
落后农业国想要快速进化成工业国,首先必须解决原始积累的问题。对新中国而言,完成积累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靠苏联输入,第二种就是把劳动力组织起来艰苦奋斗。
如果苏联不愿再输入了,那么就只能走第二条路了!
毛主席敏锐捕捉到了这种变化,1958年3月,他在成都会议上表示:“应看到人多是好事,实际人口七亿五到八亿再控制。”
1958年中国人口总量为6.6亿,距毛主席制定的目标,还有一亿多,这也意味着计划生育可以缓一缓了。
但马寅初在这方面比较迟钝,实际上当年那批知识分子都比较迟钝,认为可以一直抱着苏联这棵大树不放,认为社会主义阵营会源源不断为我们提供资金与技术……如今看来,这是何等的幼稚。
莫斯科会议之前,马寅初与毛主席的人口思想并无太大矛盾,毛主席在那一年也表示要把中国人口“控制在六亿”,这给了马寅初极大的理论自信,他随即提出了三个“不得了”:人口多得不得了,增长速度快得不得了,这样发展下去不得了。
但莫斯科会议之后,毛主席对中苏关系的走向已经产生了准确预判。他在思考另一件事:如果苏联不再可靠,那我们还能靠什么呢?
答案只能是: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人多力量大!
在马寅初大喊三个“不得了”时,毛主席却“意外”泼了冷水,他说:“人多好还是人少好?我说现在还是人多好,恐怕还要发展一点。”
马寅初再厉害,但他毕竟只是个深居象牙塔里的学者,对国际关系的风云变幻与大国博弈的残酷性缺少认知。
毛主席再怎么认同“计划生育”,但他心里装的始终是国家与人民的长远利益。
二者之间的差别,其实历史早已给出了答案。
如果当年按照马寅初的方案走,中国八十年代只有六亿人,如今人口总量顶多只有捌玖亿。
如果没有这多出来的3-5亿青壮年劳动力资源,我们有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进化成世界工厂吗?
中国崛起的第一桶金从何而来?
答案在70年代的数千个三线项目里,在80年代数以千万计的乡镇企业里,在90年代江浙沪永不停机的服装车间里,在00年代遍布全国的百万建筑工地里……
六七十年代,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多养育了三亿人,这些人是改革开放的劳动力基础。没有他们,后面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人口问题本质上是“投入-产出”问题。六七十年代,依靠群众路线,我们用极低成本多抚养了3亿人,这一代人拥有健康的体魄与正确的三观,是捌玖十年代经济腾飞的主力军。
他们创造的“产出”,远远大于当年的“投入”,大大加速了社会财富积累,这是中国崛起最重要的底层逻辑之一。
如果我们一边享受“产出”,一边对当年的“投入”视而不见、甚至认为这“投入”是错误的,那么,这就跟白眼狼没什么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