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历史

毛泽东评点诸葛亮,为何未能一统三国,《隆中对》有战略失误

2023-10-11 09:09:14  来源: 党史博采公众号   作者:董晓彤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有办事之人,有传教之人。前如诸葛武侯范希文,后如孔孟朱陆王阳明等是也。”(《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33页)

  “天下无所谓才,有能雄时者,无对手也。以言对手,则孟德、仲谋、诸葛尚已。”(《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30页)

  上述两则记录,是1913年年仅20岁的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求学时留下的《讲堂录》中的文字,也是现在可考的毛泽东评点诸葛亮的最早记录。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名臣。他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基业,后又辅佐刘禅,忠贞不渝,在北伐时病死五丈原。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将诸葛亮视为“办事之人”,并将其与曹操、孙权并为能“雄时”的对手,评价实高。随着年岁的增长,毛泽东对诸葛亮也有了越来越深的认知,越来越丰富的见解。综观这些评点,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毛泽东心中,诸葛亮成为了四种身份的“化身”,它们分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群众、同志。

  一、青年:“非皆少年新进乎?”

  重视青年,信任青年,使用青年,是毛泽东始终坚持的“青年观”。他常常以诸葛亮少年有成之事为例,表达自己关于“老成”与“新进”的看法,阐述打破论资排辈陈规、破格使用年轻干部的思想。

  众所周知,毛泽东常常在他阅读过的书中进行圈画和评批。在一本清人姚鼐编撰的《古文辞类纂》中,毛泽东就曾在一段文字旁写下这样的评批:

  看什么新进。起、翦、颇、牧,其始皆新进也。周瑜、诸葛、郭嘉、贾诩,非皆少年新进乎?(《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97-98页)

  这段评批针对的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在《为君难论》中提到的这样一个观点:赵王用赵括而弃廉颇,秦始皇用李信而弃王翦,二者均致失败的原因除去妄信他人之言外,还因“乐用新进,忽弃老成”,也就是君主喜爱任用年轻干部,而不愿任用老干部,因为“大抵新进之士喜勇锐,老成之人多持重,此所以人主之好立功名者,听勇锐之语则易合,闻持重之言则难入也”。毛泽东不认同这一观点,于是撰写了上述批语。

  毛泽东认为,战国时秦将白起、王翦,赵将廉颇、李牧,都是由“新进”而逐渐成长为“老成”的,三国时的周瑜、诸葛亮、郭嘉、贾诩,也都是年少有为的代表。因此,不应只重视老干部而忽视年轻干部,相反,应重视提拔使用年轻干部,给他们更多的机会。

  毛泽东在这里提到诸葛亮为“新进”,事实也正如此。诸葛亮26岁(也有观点称27岁)时便为刘备拟定联吴抗曹战略,后辅佐刘备称帝,拜丞相,不到而立之年便成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之一,正可谓“少年新进”。毛泽东在评批中提到的周瑜、郭嘉、贾诩成名时也都只是二三十岁的青年。有回忆称,毛泽东在1957年时也曾提到:孔明二十七岁成名,也未当过支部书记、区委书记嘛!也是个新干部嘛!赤壁之战以前无名义,这以后才当军师、中郎将。

  1958年5月8日,毛泽东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一连列举了30位古今中外年轻有为的青年人的例子,借此说明:青年人是要战胜老年人,学问少的人可以打倒学问多的人,不要为大学问家所吓倒。要敢想,敢说,敢做;不要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发言提纲记录的这30位青年分别是:“甘罗、贾谊、刘项、韩信、释迦、颜子、红娘、荀灌娘、白袍小将、岳飞、王勃、李贺、李世民、罗士信、杜伏威、马克思、列宁、周瑜、孔明、孙策、王弼、安眠药〔发〕明者、青霉素〔发〕明者、达尔文、杨振宁、李政道、郝建秀、聂耳、哪吒、兰陵王。”(《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0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95页)这其中,诸葛亮(孔明)赫然在列。

  重视提拔使用青年,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毛泽东曾就唐代诗人王勃的少年早亡发出这样的感叹:“青年人比老年人强,贫人、贱人、被人们看不起的人、地位低的人,大部分发明创造,占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他们干的。百分之三十的中老年而有干劲的,也有发明创造。这种三七开的比例,为什么如此,值得大家深深地想一想。结论就是因为他们贫贱低微,生力旺盛,迷信较少,顾虑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如果党再对他们加以鼓励,不怕失败,不泼冷水,承认世界主要是他们的,那就会有很多的发明创造。”(《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2页)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0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650页)从历史到现实,从“诸葛亮”到“你们”,毛泽东的殷殷期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

  二、知识分子:“那个穿八卦衣拿鹅毛扇子的就是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一直是毛泽东关注的一个重要群体。三国时代人才辈出,期间所涌现出的众多“知识分子”自然而然进入到了毛泽东的视野中。诸葛亮便是其中之一。

  1945年4月,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4月24日,毛泽东在大会上作口头政治报告,在讲到党内干部时,谈到了知识分子问题:

  你们看过《三国演义》《水浒传》,魏、蜀、吴三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知识分子,有高级的知识分子,有普通的知识分子,那个穿八卦衣拿鹅毛扇子的就是知识分子;梁山泊没有公孙胜、吴用、萧让这些人就不行,当然没有别人也不行。无产阶级要翻身,劳苦群众要有知识分子,任何一个阶级都要有为它那个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奴隶主有为奴隶主服务的知识分子,就是奴隶主的圣人,比如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我们中国的奴隶主也有为他们服务的知识分子,周公旦就是奴隶主的圣人。至于封建时代的诸葛亮、刘伯温,《水浒传》里的吴用,都是封建社会里的知识分子。(《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2-343页)

  毛泽东在这段话中提到的“那个穿八卦衣拿鹅毛扇子的就是知识分子”,其所指正是诸葛亮。他在后文亦提到“至于封建时代的诸葛亮、刘伯温,《水浒传》里的吴用,都是封建社会里的知识分子”。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每个国家中确实都汇聚了一批优秀“知识分子”,正如毛泽东所说,“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知识分子,有高级的知识分子,有普通的知识分子”。曹魏政权中,有荀彧、荀攸、程昱、郭嘉、满宠、吕虔等人;蜀汉政权中,有诸葛亮、庞统、简雍、孙乾、蒋琬、法正等人;孙吴政权中,有周瑜、张昭、虞翻、步骘、陆绩、程德枢等人,这些人都是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为本国政权的巩固贡献了力量。

  毛泽东借三国之事,是为了说明“一个阶级革命要胜利,没有知识分子是不可能的”。他之所以在党的七大上强调知识分子问题,主要是针对当时出现的一些情况:“因为整风审干,好像把知识分子压低了一点,有点不大公平。好像天平,这一方面低了一点,那一方面高了一点。我们这个大会,要把它扶正,使知识分子这一方面高一点。是不是要反过来?那也不是。”(《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3页)对待知识分子,毛泽东认为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我们要欢迎他们为我们党服务,为我们党的利益而奋斗,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我们的经济部门,我们的群众团体,要吸收广大知识分子为我们服务,我们要尊敬他们。”(《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3页)

  怎样对待、培养和使用知识分子,一直是毛泽东面临和重视的一个问题。他经常谈到要重视知识分子、吸纳知识分子、解决知识分子的立场问题。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提倡“笔杆子枪杆子结合起来,事情就好办了”,留下“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的著名词句。1939年12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强调“对于知识分子的正确的政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规定“今后一切战区的党和一切党的军队,应该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加入我们的军队,加入我们的学校,加入政府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治理国家,搞建设,更需要知识分子。1956年1月,毛泽东在知识分子会议上提出“没有他们就不行了”。1958年1月,毛泽东起草的《工作方法六十条》中明确要求:“中央各部,省、专区、县三级,都要比培养‘秀才’。没有知识分子不行,无产阶级一定要有自己的‘秀才’。这些人要较多地懂得马克思主义,又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科学知识、词章修养。”1959年1月,毛泽东在会见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代表团时,再次强调:没有他们(知识分子),我们不能进行工作,就没有工程师、教授、教员、记者、医生、文学家、艺术家。1964年5月,在听取国家计委汇报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初步设想时,毛泽东再次谈到:要信任知识分子,如果只按出身,那么,马、恩、列、斯都不行。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只能经过知识分子,工人自己产生不出马克思主义。从这些讲话、谈话以及文件中,可以管窥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态度。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等人穿越历史时空,成为毛泽东心中“知识分子”的代表,并让毛泽东以此为例,在党的七大上阐明党对待知识分子的正确态度,历史与现实的碰撞正应如此精妙。

  三、群众:“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是一句广为人知的民间谚语,有时也作“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多用来形容人多智广。作为语言大师的毛泽东,多次在讲话中运用这句谚语,借以表达不同的意涵。

  其中一次是借以说明人民群众中蕴含伟大力量。1943年11月29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的讲话中说: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组织起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933页)

  毛泽东在此处借用“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说明“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不仅如此,他还将人民群众比喻为“成千成万的‘诸葛亮’”,号召共产党员要到广大人民中去。他说:“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组织起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933页)

  当时,陕甘宁边区正遭受国民党的重重封锁,日军在各抗日根据地内实行烧、杀、抢的“三光”政策,边区财政、经济都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毛泽东深入思考后,决定将各方面力量“组织起来”,开展大生产运动。1942年1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书面报告,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运动。边区的农民群众和部队、机关、学校、工厂中的群众,经过一年的生产,“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成绩和很大的进步,边区的面目为之一新”。这次会议,正是招待陕甘宁边区从农民群众中、工厂中、部队中、机关学校中选举出来的男女劳动英雄,以及在生产中的模范工作者。毛泽东在会上说:“我想讲的意思,拿几个字来概括,就是‘组织起来’。……事实已经完全证明:高级干部会议的方针是正确的。高级干部会议方针的主要点,就是把群众组织起来,把一切老百姓的力量、一切部队机关学校的力量、一切男女老少的全劳动力半劳动力,只要是可能的,就要毫无例外地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成为一支劳动大军。”(《组织起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928页)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他多次强调:我们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问题上,一定要能够同群众相结合。如果我们的党员,一生一世坐在房子里不出去,不经风雨,不见世面,这种党员,对于中国人民究竟有什么好处没有呢?一点好处也没有的,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人做党员。我们共产党员应该经风雨,见世面;这个风雨,就是群众斗争的大风雨,这个世面,就是群众斗争的大世面。在这次会议上,他还特别指出存在一种与“群众路线”相反的错误方针:“那就是缺乏群众观点,不依靠群众,不组织群众,不注意把农村、部队、机关、学校、工厂的广大群众组织起来,而只注意组织财政机关、供给机关、贸易机关的一小部分人;不把经济工作看作是一个广大的运动,一个广大的战线,而只看作是一个用以补救财政不足的临时手段。这就是另外一种方针,这就是错误的方针。”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决反对这一方针,坚决反对这种脱离群众的行为,对此,毛泽东鲜明指出:“这种党员的作风就是国民党的作风,这种党员的脸上就堆上了一层官僚主义的灰尘,就得用一盆热水好好洗干净。”毛泽东在讲话的最后,以富有激情的号召,鼓舞广大劳动模范继续深入群众,做出更大的成绩。他说:“各位劳动英雄和模范生产工作者,你们是人民的领袖,你们的工作是很有成绩的,我希望你们也不要自满。我希望你们回到关中去,回到陇东去,回到三边去,回到绥德去,回到延属各县去,回到机关学校部队工厂去,领导人民,领导群众,把工作做得更好。”(上述引用均出自《组织起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930-936页)

  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无限的智慧,他们就是毛泽东的“诸葛亮”,是广大党员干部的“诸葛亮”。正如毛泽东所说:与民众在一道,一刻也不脱离民众,中国革命就一定能够胜利。

  四、同志:“单独的一个诸葛亮总是不完全的,总是有缺陷的”

  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毛泽东在阐述党内团结问题时,也曾使用过“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句话。1957年11月18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发言时说:

  任何一个人都要人支持。一个好汉也要三个帮,一个篱笆也要三个桩。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这是中国的成语。中国还有一句成语,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单独的一个诸葛亮总是不完全的,总是有缺陷的。

  这段话主要针对的是党内同志的团结问题。恰恰因为“单独的一个诸葛亮总是不完全的,总是有缺陷的”,所以“团结”显得尤为重要。这里的“诸葛亮”代表的主要是党内同志。毛泽东进而谈到了如何团结党内同志的问题,他提出要采取“辩证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对他们要采取辩证的方法,而不应采取形而上学的方法。什么叫辩证的方法?就是对一切加以分析,承认人总是要犯错误的,不因为一个人犯了错误就否定他的一切。”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就是对立统一。毛泽东认为,要正确运用这种方法对待犯错误的同志。具体而言:“第一是要斗争,要把错误思想彻底肃清。第二,还要帮助他。一日斗,二日帮。从善意出发帮助他改正错误,使他有一条出路。”

  毛泽东在此探讨的对待党内同志要采取辩证分析的方法,实际上是团结—批评—团结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团结—批评—团结,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党内矛盾的基本原则,也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从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系统地整顿党的作风,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这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在整风运动中,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得到确立和发扬,概括成为“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演讲,指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要采取民主的方式,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在同年11月的这次面对国外共产党和工人党的发言中,毛泽东再次探讨了这一争取党内团结的重要方式。他分析了党内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百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九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八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七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六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五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的人只有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的马克思主义。”这就意味着同志之间不是“铁板一块,整齐划一”,而是也会存在分歧与隔阂。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毛泽东提出采取“两只手”的方式:“对犯错误的同志,一只手跟他作斗争,一只手跟他讲团结。斗争的目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叫原则性,这是一只手。另一只手讲团结。团结的目的是给他一条出路,跟他讲妥协,这叫做灵活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这是一种对立面的统一。”毛泽东正是以诸葛亮也是“有缺陷的”作比,使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自身也可能存在不足,进而提出以辩证分析的态度正确对待党内同志,以争取更好的团结。

  实际上,除了青年、知识分子、群众、同志这四种独特身份的“化身”外,毛泽东对诸葛亮还有过多次评点。比如,称赞诸葛亮的民族政策。“诸葛亮会处理民族关系,他的民族政策比较好。获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护。……这是他的高明处。”(芦荻:《毛泽东读二十四史》,1993年12月20日《光明日报》)毛泽东所称赞的民族政策,主要指的是诸葛亮七擒孟获以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之事。又如,指出诸葛亮的战略失误。毛泽东在读到《古文辞类纂》中收录的苏洵《权书·项籍》一文时批写:“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106页)毛泽东指出刘备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分兵而治,削弱了力量。按照《隆中对》的部署,刘备“跨有荆、益”之后,既要派兵守卫荆州门户,又要经营川蜀,荆、益两州相距千里,其间更有“难于上青天”的蜀道相隔,两路兵力很难协同作战,此谓“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后关羽镇守荆州,诸葛亮留守成都,刘备驻守白帝城,更是“三分兵力”,毛泽东因而得出“安得不败”的结论。联系毛泽东一贯主张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军事战略思想,更容易理解这一评批。再如,毛泽东对诸葛亮的人格非常赞赏。他曾说,“读诸葛亮《出师表》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忠”(《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0页),并且多次运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勉勉人。1944年11月15日,毛泽东为延安《解放日报》“邹韬奋先生逝世纪念特刊”题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毛泽东题词墨迹选》,第76页)他还曾说,共产党就是以诸葛孔明的办法办事,那就是“言忠信,行笃政,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等编:《呼和浩特史料》第五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2页)无论是政治才能还是人格魅力,诸葛亮都在毛泽东心中留下了深刻烙印。

  拨开历史的烟尘,我们依稀可见:

  207年,26岁的诸葛亮丰神俊逸,隆中一对出南阳,开启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1919年,26岁的毛泽东意气风发,回湘创办《湘江评论》,写下诗一般动人心魄的语言:“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

  一年后的1920年夏,毛泽东认定自己成为了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他的前方,亦将是为党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