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不仅是一位举世公认的战神,同时他还三次辞帅只争工作,不争职务,不争荣誉,只接受了大将称号,成为一时美谈。
可就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老将军,晚年竟不得不说出:“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
淮海战役的主要指挥员是谁,这个本来不是个问题。
可是,有人说:“淮海战役的部署决策是我根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指示主持决定的。”
后来,以至于一些重要的军史著作,在提到淮海战役时,都不提粟裕的名字了!
可在1949年,毛主席明明说过: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1961年,毛主席在武汉接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也说过:“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
那么,您相信谁的话呢?
小兵当然相信毛主席的评定。
1、淮海战役首先是由粟裕提出、设想和命名的
1948年9月24日,就在济南战役结束的前一天,粟裕就给军委发电,建议进行淮海战役。
第二天,毛主席回复说: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再后来,“小淮海战役”升级为大淮海,粟裕也居功至伟。
2、粟裕拥有战役指挥权
1948年10月23日,部署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作战任务的《淮海战役预备命令》,正是粟裕以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的名义颁发的。
11月6日,也是粟裕决定华东野战军提前两天发起淮海战役的,这说明粟裕有“机断专行”指挥大权。
3.关于总前委
1948年11月6日,第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高潮到来:粟裕将黄百韬兵团约10万人围困于碾庄。
十天后,毛主席决定由刘、陈、邓、谭和粟裕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邓为书记,统一指挥战役。但是刘陈邓明确电告了毛主席:因为通信条件太差,不便于直接指挥,所以粟裕可以临机决断处置,不必事事请示。
直到1948年12月17日,杜聿明部被我军包围在陈官庄,以及孙元良的十六兵团南逃时已被粟裕歼灭后——“总前委”才第一次碰头,此时讨论的已非淮海战事,而是渡江战役了。
1949年1月6日,还是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对拒绝投降的杜聿明部发起总攻,胜利结束淮海战役。
从此,粟裕同志的“战神”威名,从从淮海战场、从中华大地传遍了全球各国军界,成为世界名将之一。
可惜,后来粟裕的历史形象和军史地位,不断被人淡化乃至歪曲……
无怪乎粟裕晚年接受采访时,一向低调的他竟罕见直言: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
最后,小兵想再一次借用毛主席在1955年讨论军衔问题时说过的话: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都可以领元帅衔。
这才是历史的真相啊!
好在历史毕竟是人民书写的!
好在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文/红色小兵,红歌会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美好毛时代”公众号,授权红歌会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