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历史

【苏联史考证】斯大林时代农民的生活是怎样的?

2023-06-02 15:44:58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伟大的宣平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其实,集体农庄的生活水平分为如下两个阶段:

  1.一五计划(1929-1933)期间。

  这时农业没有完成工业化,没有用化肥与拖拉机武装起来,所以这时的集体农庄农民生活水平较差。

  2.二五计划(1938)之后。

  这时农村工业化已经完成,农业反哺工业农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了。

  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光用一五计划期间农民的遭遇,却不讲二五计划后苏联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这是别有用心的。

  我们以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集体农庄的农民收入为例。

  ——————

  1.集体农庄庄员的收入是怎么构成的:能拿多少钱?

  让我们先来看一张图,这是苏联的解密档案。

  来源:解密档案

  这张图看不懂?没关系,我们来研究一下。

  1953年,集体农庄的收入是5127,在这5127中,主要分为五大块:

  (1)国家补贴(给你发的奖金)

  (2)自留地收入(卖给国家的粮食来赚钱)

  (3)农庄分红(吃集体农庄的利息)

  (4)工资(国家给你发的死工资,铁饭碗)

  (5)其他收入(比如去银行拿到的利息,上菜市场当小贩赚外快)

  其中的大头是(3)农庄分红,占据35%;其次才是(4)死工资,占据22%。这两项占据了集体农庄农民的57%,将近60%。

  国家补贴、自留地、与其他收入这三项占据总收入的40%。

  同志们,不要小看这一点,这一点有许多别有用心的人做手脚,他们恶毒的只算农民的(4)死工资,那个占80%的收入却排除在外,不把他们计算在内,来塑造苏联农村居民“贫穷”的假象。

  比如下面这篇文章就是的。

  文章略。

  实际上苏联农民的收入并不局限于集体农庄发放的工资,甚至集体农庄的工资在农民的收入中只占较小的一部分(只有20%)。

  他们说什么“靠这种收入,一个人养一只鸡都难”,“那段时期的苏联农民半数穷苦、半数赤贫——有政府公文为证”。

  这就是不顾历史现实的“别有用心”。

  真是无聊的dinner话术。

  2.集体农庄农民的消费问题:生活水平怎么样?

  2.1.苏联农民的开支情况(花什么)

  还是要引用一张图,与上面这个是姐妹花。

  苏联农民的总支出是5053,其中的支出分为如下几个大块:

  (1)各种农业开支(买种子,买牲畜)

  (2)日用开支(买衣服,买家具)

  (3)食品开支(买面包,买水果,买蔬菜)

  (4)其他支出(筹资办学校,办医院,办酒馆,搞水利,租用拖拉机,还贷还债——类似我国的蚂蚁金融等等)

  这些数据看起来非常的吓人,而且我们也无法判断苏联人民的生活究竟怎么样。

  这时,我们要借助一下经济学的一个定理——恩格尔系数。

  那么,什么是恩格尔系数呢?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

  一个家庭收入越少(越穷),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系数则由食物支出金额在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重来最后决定。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1]

  根据上面的档案可知,苏联集体农庄的(3)食品开支,档案上显示是800,我们来他与总支出相比较,是占据15.8%,档案上是16%,“低于30%为最富裕”,所以苏联集体农庄庄员的生活水平不需要我们多说了。

  注意,这是苏联的内部档案,这绝对不会造假的。

  而且,1953年的数据是比1952年降低的。

  2.2.苏联农民的食品构成(吃什么)

  还是再看一张图:

  来源:解密档案

  从俄国网站上,我找到了更清晰的图片:

  来源:苏联中央统计局关于1953年工人、雇员和集体农民预算调查结果的备忘录 |“史料”项目 (istmat.org)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苏联集体农庄的农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斯大林的目标已经被光辉的实现。

  斯大林同志在演说中指出了农民走上集体农庄道路以后所取得的实际成绩。布尔什维克党帮助千百万贫农群众加入了集体农庄,摆脱了富农盘剥。加入集体农庄并在农庄中使用着最好的土地和最好的生产工具的千百万贫农群众,从前都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现在在农庄里上升到了中农的水平,成了生活有保障的人。

  这是集体农庄建设道路上的第一步,第一个成绩。

  斯大林同志说,第二步就是要把庄员——不论是从前的贫农或从前的中农——都提得更高,要使集体庄员都成为生活富裕的人,使所有农庄都成为布尔什维克式的农庄。

  斯大林同志说:“现在,集体农庄庄员要成为生活富裕的人,只需要一件事情,就是在集休农庄里诚实地工作,正确地使用拖拉机和机器,正确地使用耕畜,正确地耕种土地,爱护集体农庄的财产。”

  集体农庄制度消灭了农村中的贫穷、困苦现象,几千万贫农变成了生活有保障的人。[2]

  苏联集体农庄人民的生活不需要我多说,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我们国家自己人的考察报告。

  乌克兰:

  我们看见集体农场的大片麦田没有用多少人,收割时也只要一辆联合收割机和几个妇女。在各种农作过程中,参加工作的妇女都不少于男子。我们在乌克兰会见了苏联第一个女拖拉机手安格林娜。集体农场发展养畜业,使更多的妇女可以工作。每个集体农场都有托儿所,妇女产前产后不但有休假,而且在产假期中还得到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百的劳动日报酬。

  哈萨克:

  “哈萨克的集体农场的确好。劳动计工,特别合理,人人努力,没有懒汉。妇女和男子一样上地生产,报酬也和男子一样。集体经营比个体经营高明得多。我们的个体农民用手耕作和收割;苏联的集体农民用机器。我们那里农作物发现害虫时用手捉;他们用飞机撒药粉来扑灭害虫。在哈萨克每亩地产麦子四百斤左右,比我们那里高许多倍。我们那里牲口很少;他们的公共牲畜,平均起来,一人有好几头。我们那里一个人揽一二十只羊;他们四个人揽四百只羊。我们那里一个人剪羊毛一天最多剪八、九只;他们用电剪一天剪一百二、三十只。我们那里一只羊产粗毛不上两斤;他们的一只羊产细毛八斤到十二斤,有些到二十斤。我们那里的羊一般重三十斤,他们的羊一般重一百五十斤,也有二百多斤的;猪重四百多斤,也有重六百多斤的,牛有重近二千斤的。这些都是农业集体化、机械化和科学化的结果。”

  高加索:

  高加索许多集体农场的农业操作百分之九十以上机械化了。我们看到的二十一个集体农场每个劳动力平均耕地一百三十五亩到三百七十五亩。格鲁吉亚共和国的山地也使用机器和电力。连茶叶的剪枝也用机器。农业机器使人们的劳动轻松得多了。如果没有工人的创造和供应,就做不到这些。集体化、机械化使妇女能更广泛地参加生产。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则自治共和国,有个贝利亚茶叶集体农场,那里十一个社会主义劳动英雄中有九个是妇女。集体化的农业带给农民无限的幸福。阿布哈则的莫洛托夫集体农场用三百万卢布盖了一座‘文化之家’,两层楼,三十二间房,内有八百个座位的俱乐部,还有图书馆、照像室等等。所有集体农场的农民都穿得好,吃得好,住得好。

  边区:

  集体农庄的庄员中间不但没有文盲,而且青壮年的集体农民至少都受过七年以上的教育。有的集体农庄中,就有数十人到二一百人受过高等教育,或正在大学读书。除了去普通学校或专门技术学校读书,有的还受函授教育,函授教育也有正规的考试制度和严格的学习计划,函授毕业的学生与正式学校毕业的学生有同等的学历。现在农业方面的函授生有二百六十万人。在集体农庄内并设有不脱离生产的三年制农业和畜牧业技术训练班,在克拉斯诺达尔边区的米丘林集体农庄,参加这种训练班学习的就有三百多个庄员。社会主义制度为苏联农民创造了优良的学习条件,每个苏联农民热爱学习, 这就不断地提高着他们的文化水平与科学技术水平。我们在参观当中,曾遇到许多位农民出身的优秀专家,如索奇亚热带作物试验站就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她在四十五岁以前,还是个一字不识的农妇,但今天已成为在果树方面有着光辉成就的教授了。

  其他:

  我们所见到的集体农庄已经高度机械化了。在谷物生产上从耕作到收获,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百分之捌玖十。工业原料作物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也在迅速提高。用机器栽植菸草,用机器收割水稻。畜牧业、林业、水利建设的繁重劳动过程也用机器代替了。我们见到了九十多种的农业机器,可以从事一百七十种以上的生产工作。机器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迅速地提高着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一台自动联合收割机半小时内可以收割十五亩麦子并脱粒风选。一台斯大林八十号拖拉机一天可以犁地三百亩,耕地深度达到七八寸以上。自动割草机一天可割牧草七百五十亩。

  许多农庄一个劳动力平均耕作一百亩左右的土地;如果只就直接参加田间生产的人数计算,每个劳动力就可以耕作二百到三百亩以上,每年可以生产出十万斤左右的粮食。

  这就是50年代前期中国组织各地区农民、劳动模范去苏联集体农庄考察参观留下的考察报告。

  讲一个好玩的数据。

  来源:知乎用户骁骑营都尉转引官网数据

  2021年我国农民人均支出15915.6元,其中食品支出5200.2元,恩格尔系数为32.7%。

  看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讲一讲缺点

  苏联的集体农庄虽然富裕起来了,但是,这还不够,还有一些缺点。

  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图:

  来源:解密档案——绝密。发文号№2396,1951年6月23日。苏联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书记П.К.波诺马连科,按照您的委托提交关于发放集体农庄庄员劳动日谷物和现金,以及1940、1948、1949和1950年度关于集体农庄公积金扣款的资料。苏联中央统计局局长В.斯塔罗夫斯基

  这个档案主要讲的是苏联集体农庄农民收入的构成(4)工资(国家给你发的死工资,铁饭碗)。

  国家给你发放的工资分为实物工资与货币工资。

  实物工资:1个劳动日发放的谷物数量(千克):1940 - 1.64。1948 - 1.05。1949 - 1.14。1950 - 1.51。

  货币工资:1个劳动日现金平均支付数(卢布):1940 - 0.92。1948 - 0.90。1949 - 1.13。1950 - 1.50。

  根据另一份题为《1950年集体农庄年终简报》的资料,我们得知农民在1940~1950年期间平均每年有250个劳动日。也就是全国农民平均每年能收到300千克谷物。而1950年苏联集体农庄庄员年收入大约375卢布,月收入31.2卢布。1950年工业界平均工资是726卢布。

  但是,集体农庄的那些干部他偷懒,诶,不发给你了,你他吗都富成这鸟样了,少几块钱也不碍事(有的集体农庄是按周发工资,放在一年看,少发的很多,但是按周来看就非常少了)。那集体农庄的农民也感觉,害,反正还有自留地、奖金、补贴等等,要不要都一样。

  为什么当时的农民这么狂呢?因为1947年往后,一直到赫鲁晓夫时代,苏联货币与物价改革,疯狂下调物价,上涨工资——直接把国库都要掏空了,自然农民不用担心——姓斯的,你搁这儿打发要饭的呐?

  所以工资就谁都不管了。

  1940年劳动日完全未发放谷物的 - 4.8%。1948年劳动日完全未发放的和少于300克的 - 26.7%。1949年劳动日完全未发放的和少于300克的 - 18.5%。1950年劳动日完全未发放的和少于300克的 - 13.5%。

  你看一下这个数据,1940年才4.8%,往后就上涨了。

  卢布也是如此。

  1940 - 12.1%的集体农庄未支付劳动日工资。1948 - 61.4%的集体农庄未支付劳动日工资或少于40戈比。1949 - 59.8%的集体农庄未支付劳动日工资或少于40戈比。1950 - 53.5%的集体农庄未支付劳动日工资或少于40戈比。

  当然,还有一种原因,那就是农民富起来了,“没有积极性”,然后国家就不发工资了。因为苏联发工资要完成如下的条件:

  1.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和价格完成全部交售任务;

  2.完成农机站的劳务结算;

  3.为种子、饲料、应急储备和集体农庄公积金拨付产品和资金;

  4.拨付为集体农庄利益在市场销售的产品;

  5.为残疾者、年老者、托儿所和其他“社会事务”拨付资金;

  农民看不上,国家也乐呵(可以用它搞基础建设),于是就不管工资了。

  这就是我要讲的缺点。

  集体所有制是必须要过渡全民所有制的,集体农庄必须要变成国营农场的,因为集体所有制非常的薄弱,资本主义复辟非常容易。所以索索必须要把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

  要想把农庄变国企,就必须先按照国企进行治理。

  苏联基本上不发国家工资了,让农民搞自留地那一套,这怎么能行?

  国家没法控制集体农庄,那就是断绝了过渡的路,怎么变成国营农场?怎么变成全民所有制?

  消灭不了商品交换(主要发生于国企与集体农庄两个所有制之间),这不是给自家的共产主义事业找罪受吗?

  当然,将来在两种基本生产成分即国营成分和集体农庄成分由一个包罗一切而有权支配全国一切消费品生产的生产成分来替代的时候,商品流通及其“货币经济”就会作为国民经济的不必要的因素而趋于消失。

  ……但同时这些现象已经在开始妨碍我国生产力的强大发展,因为它们造成一种障碍,妨碍把全部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完全纳入国家计划,如果看不出这点,那就是不可原谅的盲目了。不容置疑,俞向前去,这些现象就会愈加阻碍我国生产力的进一步增长。所以,任务就在于,通过把集体农庄所有制逐渐地变成全民所有制的办法,通过以产品交换——也是逐渐地——代替商品流通的办法,来消除这些矛盾。[3]

  说的多好呀,可是执行起来却非常的不好,这值得我们警惕。

  也是同样的档案:

  文章略。

  其实这篇文章的作者也知道集体农庄的农民工资是有好几块组成的。但是,为了颠倒黑白,怕被别人用文件拷打(谁知道国家的工资只占农民总收入的20%呢?),所以他说:

  集体农庄庄员唯一可靠的收入来源是在城市市场上销售个人自留地的产品,只要他纳税并从市场管理处取得执照就行。

  但必须考虑到,农民把产品从家运往城市,两者间距离多远?马车早已在集体化的时候被征收。

  他用“集体化马车被征收”的的理论来搪塞过去。

  这就是欺骗别人不懂集体化的历史。

  在1930年3月2日以前,的确是这样,出现了左倾错误。但是,1930年3月2日,根据中央决定,发表了斯大林同志的《胜利冲昏头脑》一文。

  这篇文章之后,农业集体化就开始减速了。

  斯大林同志提醒说,集体农庄运动的基本环节是农业劳动组合,这种劳动组合只把基本生产资料,主要是粮食生产方面的基本生产资料实行公有,而宅旁园地、住宅、一部分奶牛、小牲畜、家禽等等不实行公有。(斯大林《联共党史》)

  当然,我们就认为斯大林的话不可信,马车被邪恶的斯大林公有了。

  那我们看看这句话:“唯一可靠的收入来源是在城市市场上销售个人自留地的产品”。

  这时真的吗?

  实际上,自留地的销售在1953年(比1952年还差一点)只占20%(请看上面的档案),占据大头的收入来源是集体农庄的分红,约40%(实际上是35%,请看上面的档案)。

  文件挺好的,数据也挺权威的,可惜被这种东西糟蹋了。

  参考

  ^来源:360百科

  ^来源:斯大林《联共党史》

  ^来源: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文/伟大的宣平,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