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历史

志愿军炮兵在上甘岭战役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2024-10-27 17:42:13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阿华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与“联合国军”进行的上甘岭战役,其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

  据有关资料,“联合国军”在上甘岭战役共出动18个炮兵营,动用大口径火炮324门,在我597.9高地和537.7高地两块阵地3公里宽的正面上,光榴弹炮平均每公里就有108门。如果算上小口径火炮和坦克炮,“联合国军”共有1685门火炮,平均每公里攻击正面就有561门。

  上甘岭战役期间,敌军共向我方阵地发射炮弹190万发,在我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上,平均每平方公里落弹51万余发(平均每两平方米落弹一发),我志愿军防守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被削低了近2米。我志愿军伤亡的人员主要是敌炮火造成的。

  我志愿军在1950年10月入朝时,预备炮兵(隶属于志愿军司令部直属的炮兵)只有9个团,装备大口径火炮284门,且多由骡马牵引;队属炮兵(军以下各级合成军队建制内的炮兵)主要装备山炮、步兵炮和小口径迫击炮。大多数火炮是在解放战争中缴获的。与“联合国军”相比起来,无论是火炮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有很大的差距。

  为适应战争的迫切需要,1951年至1952年,志愿军陆续新建火箭炮兵师和防坦克炮兵师,并对部分炮兵部队进行换装,加上在前期作战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战经验,我志愿军炮兵的战斗力有了明显提高。在1952年秋季的战术反击作战中,志愿军第一线部队共配属野炮、榴弹炮600余门,位于第二线机动的火炮270余门。炮兵与步兵部队密切协同,通过适时机动而造成局部炮火优势,使炮兵的火力骨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步兵反击敌军1个连的战斗,平均有36门火炮参战。反击开始前,炮兵对“联合国军”主要防御工事进行破坏,为步兵开辟通路;反击中,炮兵以短促、猛烈的火力压制“联合国军”炮兵火力和防御火力点,掩护步兵冲击或撤退,取得了重大战果。

  在上甘岭战役期间,我志愿军除15军和12军所属炮兵外,志愿军司令部及3兵团共指派7个地面炮兵团直接参加上甘岭战役。具体为:炮兵第2师第28、29、30团,炮兵第7师第11、20团,火箭炮兵第21师第209团,第60军炮兵团。

  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在不到4平方公里的作战地区里,集中了大口径火炮(山炮、野炮、榴弹炮)133门、火箭炮24门,再加上60毫米迫击炮以上的轻火炮384门,共计541门。在3公里长的防御正面上,平均每公里有180门火炮,战役期间共发射炮弹40余万发。

  尽管如此,志愿军跟“联合国军”比起来,火炮数量和质量仍然还有较大差距。但由于志愿军炮兵擅长集中火力和机动作战,官兵勇敢,指挥得当,射击技术优良,终于以劣势装备战胜了优势装备之敌,取得了杀伤敌军1.3万人(占敌军伤亡总数2.5万余人的一半以上)的重大的战果。

  美国随军记者在报道中写道:“上甘岭战斗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大炮发挥了惊人的作用。”

  美国通讯社称:“在金化地区的战斗里,中国军队的大炮火力特别集中、特别猛,在整个战斗中都开始占上风了。”“中国军队那超猛的炮火,还有好像多得用不完的炮弹,把联军步兵的作战一次又一次地打得动不了。”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毛主席于12月16日在《关于朝鲜战局的分析和作战方针的指示》中指出:“今秋作战,我取得如此胜利,除由于官兵勇敢、工事坚固、指挥得当、供应不缺外,炮火的猛烈和射击的准确,实为制胜要素。”

  事实说明,我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的胜利,是所有参加上甘岭战役指战员共同奋战的结果。志愿军第15军对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战役胜利也离不开志愿军司令部对战役方针、方案的正确决策和对战役行动的及时指挥协调,对志愿军全军部队的统一调配使用,以及统一组织指挥其他方向部队对当面之地积极作战,牵制敌人,以配合上甘岭方向的作战。

  1952年5月,15军接替26军担负五圣山、西方山地区的防御任务,但五圣山地区阵地没有一条坑道,时任志愿军代司令员陈赓急令3兵团从所属12军、60军抽调坑道作业骨干,帮助15军挖掘坑道,经3个月的抢修,在全线阵地上形成了完整的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的坚固防御阵地。这是上甘岭地区防御战斗能够取得最后胜利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保障。

  志愿军第12军、志愿军炮兵和后勤系统对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上甘岭战役,虽然我军坚守的只是 2个连的阵地,但先后投入了9个步兵团(15军5个团、12军4个团)。整个战役持续43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7天)为顽强抗击,反复争夺;第二阶段(10天)为坚守坑道作战;战役第三阶段(26天)为决定性反击和巩固阵地阶段。12军部队从11月1日投入作战,至 11月25日战役结束,共参战25天,守住了597.7高地,并收复了537.7高地的阵地,共歼敌1.2万余人(含炮兵战果),占敌军伤亡总数(2.5万余人)的近一半。

  此外,志愿军炮兵部队取得了杀伤敌军1.3万人(占敌军伤亡总数的一半以上)的重大战果。志愿军后勤系统全力组织战役作战所需各种物质的筹措和运输,组织我军伤员的后送和救治,共伤亡运输人员1700余人,也对役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由此可见,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不是只靠哪一个部队打胜的,也不是只靠哪一个人指挥的,更不是如有的电视剧所告诉人们的那样主要靠个别无所不能的“超级神人”取得胜利的。我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的胜利,是所有参加上甘岭战役指战员共同奋战的结果,其中,志愿军炮兵在上甘岭战役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这就是历史事实,而历史是不能随意“改编”的。

  【文/阿华,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