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这篇《人生沉思录》,从1996年开始写,已有一千多条,都是些思想火花:包括人生感悟、读书体会,好句摘抄等方面的内容;既可作思想记录,又可作今后写作的素材。点点滴滴,受到学友的喜爱。下为最新修订稿,以25为节,与朋友分享。】
(本文为《人生沉思录》第35部分,其余部分请见作者专栏。)
1476.西方人的国际政治贯穿着精细的地缘政治安排,这个我们不一定要照着做但一定要懂,这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无。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体系的主要设计者奥地利外交大臣克莱门斯·梅特涅说:“化解他人之利益主张比亟于追求本身利益更为重要,别无所求,收益反大。”[1]西方人擅长于用搭积木而不是用砸积木即打倒和消灭对手的方式构筑有利于西方的世界力量板块搭配格局:自己在其中可以游刃有余而让对手却动弹不得。如果说在滑铁卢打败拿破仑的是威灵顿公爵[2],那么埋葬拿破仑法国的却是设计维也纳体系的梅特涅[3]。斯大林曾说“天下什么力量都可以消灭,惟有‘民族’的力量是不会消灭的”[4],不能消灭,那只有削解其能量,转化矛盾的性质。化解而不是消灭印度的利益,正是英国在离开南亚时将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分出印度的原因。
1477.历史上真正能对中国大西南安全产生重大压力的方向——因为喜马拉雅山的屏护及中国在几乎陡直的山地中所处的居高临下的地势——较少地来自南方印度洋,而更多地来自东北亚。比如清兵入关、日本从东北入侵等都促成了大西南的战略地位及其相关通道的战略需求陡升。历史上,东北亚的任何动荡都会很快传导到北京中枢,北京动则全局动,全局动则西南重。所以毛泽东当时特别看重明成祖把国都立在北京的经验,说他“不怕蒙古人的铁骑,是个有胆识的人”[5],这是因为他特别重视“关外问题”,明乎此,我们理解了毛泽东40年代说“我们绝不学李自成”、50年代初“抗美援朝”及60年代强调“三线建设”举措之间的战略关联。
1478.中国,即中道[6]之国。
1479.一家二贵,事乃无功。夫妻持政,子无适从。[7](韩非子)
1480.事在四方,要在中央。[8](韩非子)
1481.宋明理学是从唐代的禅宗来的,从主观唯心论到客观唯心论。[9](毛泽东)
1482.玄学的主流是进步的,是魏晋思想解放的一个标志。正因为思想解放,才出了那么多杰出的思想家。[10](毛泽东)
1483.什么叫政权?什么叫力量?没有别的,只有军队。[11](毛泽东)
1484.知识分子一遇麻烦,就爱标榜退隐,其实,历史上有许多所谓的隐士,原是假的,是沽名钓誉的,即使真隐了,也不值得提倡。[12](毛泽东)
1485.一切共产党员,决不容许参加任何资产阶级派别活动。[13](毛泽东)
1486.1975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会见英国前首相希思时说:“美国究竟怎么样啊?会保护欧洲吗?我是怀疑。真要打起来,它会要跑,跑回去,不干涉,然后在再回来。”[14]
1487.夫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其为下;自非上德,不可效焉。[15](唐太宗)
1488.没有政治的地理是没有矢量的,而没有矢量的地理只能成为学科而不能成为科学。
1489.书是有生命的。小时候,经历了一些运动,看到一些被烧毁了的书没几年又印了出来且广为传播;也看到有许多书刚出版没几天就被收废品的上门成捆拉走。年轻时读书常想,为什么《老子》《论语》《孙子》《史记》《资治通鉴》《资本论》等年代更为久远的著作不能被毁灭?且不说《资治通鉴》为历代政治家所偏爱[16],就是给资本主义社会下达了死亡通知书的《资本论》,也惹得一代代资本家们挑灯夜读,留连不舍。如将这些看似对立的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就会发现,反者道之动:书的生命是通过它的对立面的否定而获得肯定的;书仅让同道喜爱还是不够的,能让对手们不得不读、读得心痛又舍不得毁的书,才是有生命力的好书。而书的生命力,不管它是长是短,也一定随着它的对立面的消失而消失——记得当年被收废品的打捆拉走的多是这类言不及义、没有针对性问题的书。
1490.问题是书的生命源泉。书的生命长短在于它所涉问题的大小,这样书的观点和结论就不能以狭隘的个人私见为依据,它所依据的只能是从历史事实中揭示出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铁律。在这里,个人私见只是铁律即历史规律的人格化的表现形式。马克思《资本论》讨论的是资本主义时代最基本的问题,他在第一版序言中说: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17]
规律不能以带有私意的笔触来描述,马克思说:
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18]
既然是规律,那不管是进步的还是反动的阶级都会知道它是一个可以加速或延缓而不能人为消除并因此需要了解和认识的历史进程。如果这些规律在你的书中得到深刻的反映,那么在这个规律作用下的人,哪怕是规律的敌人,如果他的思维还足够深刻的话,都会对这本书的价值予以极大的敬意。与很多名著一样,《资本论》达到了这样的高度:马克思的塑像在资本的母国英国屹立迄今,《资本论》在一次比一次更猛烈的资本主义危机中越来越广泛传播[19]。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说“《资本论》在大陆上常常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20];当然,这本书也同样是让资本家们认识本阶级历史地位和前途的“圣经”——这是后来大批地主、资本家及其后代背叛本阶级转向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重要原因。
1491.书的生命是在历史的筛选中延续的。历史是思想的助推器,也是思想的过滤器。历史上多次发生过“焚书”事件——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它与“抄书”一样,无非是历史筛选思想的不同方式;而执行这一次次筛选的,并不只是统治者或被统治者的单方面行为,而是双方长期磨合的结果,只有让双方彼此都舍不得销毁或反复销毁后又不断为时代所催生的书才能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拥有长时段的生命力。历史上有许多书虽存犹亡——这种书佚失后不会再现,有的书虽亡犹存——这种书将会为历史反复催生。孟子明白这一点,他告诉我们:“尽信《书》,不如无《书》。”[21]
1492.1958年5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说:“学问再多,方向不对,等于无用。”[22]同日,毛泽东致信张闻天:“我一直不大满意你。在延安时对你曾有五个字的批评,你记得吗?进城后,我对陈云、恩来几次说过,你有严重的书生气,不太懂实际,记得好像也对你当面说过……对你的上述看法,或者不大对,可能对你估计过高,即书生气、大少爷气,还没有完全去掉,还没有完全实际化。若果如此,也不要紧,你继续进步就是了。”[23]这些既是认识古今知识人的视角,也是今天知识人需认真领会和自查的方面。
1493.没有历史坐标的道德是苍白的。
1494.1965年美国记者爱德加·斯诺与毛泽东谈话结束时说:“希望主席向美国人民说几句话,美国人民对中国是有好感的。”毛泽东一针见血地回答说:
祝他们进步。如果我祝他们获得解放,他们有些人可能不大赞成。我就祝那些认识到自己还没有解放的,生活上有困难的人获得解放。美国人民需要再解放,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不是从英国的统治下解放,而是从垄断资本的统治下解放出来。[24]
1495.没有人的性,与没有性的人一样,也是没有人性的。
1496.没有革命的性——比如从杂婚制到一夫一妻制,就谈不上性革命;而没有性的革命,也谈不上革命性。男女性关系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最古老的基础,所有社会革命大多是以性革命为先声的。
1497.智慧让人知其然,学问让人知其所以然。
1498.“中国是亚洲的重心”[25],而台湾是远东南下北上的海上枢纽,台湾地区是美国用于遏制中国的所谓“第一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因此,突破“第一链条”,实现台湾回归祖国,对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26]的伟大目标具有越来越迫切的意义。国防新常态应当包括台湾回归祖国的地缘政治安排。
1499.人生设计需要考虑的往往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而是既重要又能做成的事。
1500.雷锋精神是爱憎分明的对立统一体,雷锋只对同志才有“春天般温暖”,对敌人从来都是“冬天一样残酷无情”[27]。因此,在资本前喊“劳动光荣”,与在吸血虫前争着献血一样,那不是“雷锋”而是“雷人”。
注释:
1. 转引自[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
2. 威灵顿(1769~1852)英国元帅,第一任威灵顿公爵,反拿破仑战争中的联盟军统帅之一,以指挥滑铁卢战役闻名于世。
3. 克莱门斯·梅特涅(Klemens Wenzel von Metternich,1773年~1859年)是十九世纪出色的奥地利外交家,奥地利帝国外交大臣 (1809~1848),首相 (1821~1848)。1814年10月,拿破仑被打败后,梅特涅主持维也纳会议(Congress of Vienna, 1814-1815)并成为战后维也纳体系的主要设计者。1859年6月11日卒于维也纳。
4. 参见梁之彦、曾景忠选编:《蒋经国自述》,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5. 1951年4月他在游十三陵时赞扬说,明成祖“敢在北京建城,敢把自己的陵墓放在这里,不怕蒙古人的铁骑,是个有胆识的人”。见盛巽昌、欧薇薇、盛仰红:《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6. 《孟子·尽心下》:“孔子岂不欲中道哉?” 赵岐 注:“中正之大道也。”唐 柳宗元 《时令论下》:“圣人之为教,立中道以于后。”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平康正直就是所谓中道。”
7. 张觉注译:《韩非子全译》(上)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6页。
8. 张觉注译:《韩非子全译》(上)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0页。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S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90页。
1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93页。
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92页。
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99页。
1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99页。
1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609页。
15. 吴云、冀宇编辑校注:《唐太宗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5页。
16. 毛泽东对《资治通鉴》尤为偏爱。在他故居藏书中,既有这部书的线装本,也有50年代中国古籍出版社标点整理后的平装本。在这些书里,到处留下他阅读、圈点、批注的手迹。毛泽东晚年曾向身边护士孟锦云推荐《资治通鉴》这部书,要求她认真阅读。毛泽东说:《资治通鉴》是一部难得的好书,这部书他读过17遍,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毛泽东晚年床头总是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书中有不少页都被透明胶贴住,上面留下了他多次阅读的印迹。薜泽石:《听毛泽东讲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59〜360页。
17.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人民出版社版1975年版,第11页。
18.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人民出版社版1975年版,第12页。
19. 据报导,2011年马克思的《资本论》在德国的销量比2005年增加两倍,是1990年的100倍。马克思塑像又重新回到了德国莱比锡大学的校园。《欧洲争论资本主义出路,马克思〈资本论〉再畅销》, http://news.sohu.com/20081121/n260772792.shtml。
20. 马克思:《资本论·英文版序言》,人民出版社版1975年版,第37页。
21. 《孟子·尽心下》。
2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45页。
2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47页。
24. 《同斯诺的谈话》(1965年1月9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411、412页。
25. 毛泽东:“美国侵略政策的对象有好几个部分。欧洲部分,亚洲部分,美洲部分,这三个是主要部分。中国是亚洲的重心,是一个具有四亿七千五百万人口的大国,夺取了中国整个亚洲都是它的了。”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1页。
26. 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参见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27. 《雷锋日记摘抄》:“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火热,对待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像冬天一样残酷无情。”http://lhzy.gxufe.cn/lhzy_xin/szzx/zptj/2012/0221/24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