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读书

郭松民 | 评《三体》:罗辑与《奇爱博士》

2023-02-17 09:45:57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郭松民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01

  时至今日,《三体》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甚至已经“封神”。

  在国外,它获得了世界科幻协会颁发的“雨果奖”以及意大利的国际科幻奖,这些奖项,在此之前还没有任何中国的作家获得过。

  在国内,它被列入“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2年9月,《三体》又入选2021十大年度国家IP。

  更重要的,是《三体》中的一些概念、典故、格言等,已经成为新的流行语、甚至“成语”,如“黑暗森林法则”、“降维打击”、“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等等,每时每刻都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有鉴于此,对《三体》进行研究与批判,就非常必要。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来看,批判并不是简单的否定或肯定,而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揭示并把握事物的本质。

  马克思说,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就其本质而言,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所以,辩证法的态度,就是批判的态度。

  目前在网上,对《三体》的态度似乎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粉”,另一种是“黑”。

  我认为,这都是形而上学的态度,都不符合辩证法。

  曾几何时,中国每一座工厂、学校、农村集体等单位,都有自己的写作组、大批判组。教员是何等希望每个劳动群众都能拿起批判的武器啊!

  诚然,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批判的武器的重要性绝不亚于一般意义上的武器。要知道,马克思终其一生都只使用批判的武器,新中国成立后,教员最重视的也是批判的武器。

  因为,只有掌握批判的武器,才能谈得上争夺文化领导权,才有可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争夺主动权。

  具体来说,对《三体》,我不是粉,也绝不是黑,我是一个批判者!

  02

  存在决定意识。任何文艺作品,包括科幻作品,无非是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罢了。

  《三体》的主线,是三体文明和地球文明之间为了生存权而展开的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三体人具有巨大的技术优势,比如用一个“水滴”就可以全歼人类的太空舰队。

  但是,相对于地球人,三体人也有明显的短板,即他们缺乏深谋远虑、暗藏杀机的战略智慧。

  三体人的这一弱点,被“面壁人”罗辑充分利用了。

  罗辑的做法,是以看上去对三体人没有威胁的“油膜工程”为掩护,在太阳系部署了一千六百多枚氢弹,这些氢弹按照罗辑设定的顺序和位置爆炸,就变成了一组向宇宙播发的信号,内容是三体星的宇宙坐标。

  根据“黑暗森林法则”,坐标的暴露将导致三体星的毁灭,尽管太阳系的坐标也会同时暴露,同样面临毁灭。

  一切部署完成之后,罗辑以自己的心跳停止作为启动“油膜工程”的开关,以自杀来威胁三体人立即撤回驶往地球的舰队,并解除对地球基础科学的锁定。

  同归于尽的威胁是有效的。三体人对罗辑的条件照单全收,人类社会进入长达62年的威慑纪元,在这段岁月里,三体和太阳系之间保持着和平与交流,人类的科学技术也得以继续发展。

  威慑纪元的终结与三体人对地球的短暂征服以及后来太阳系遭到降维打击,是人类自身犯了一系列错误的结果,并非三体人具有不可抗拒的绝对优势,所以章北海之流建立在失败主义基础上的逃跑主义行为,不仅是可耻的,也是一种罪行,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为之辩解。

  不过,这已经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罗辑成功慑服三体人这一情节,看上去脑洞大开,令人拍案叫绝,但其实不过是对冷战时期美苏两霸“确保相互摧毁”的核威慑战略的搬演,并不新鲜。

  1964年,库布里克根据彼得•乔治1958年的小说《红色警戒(Red Alert)》,拍摄了以核威慑为主题影片《奇爱博士》。

  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某空军基地司令官杰克•瑞少将陷入臆想中,擅自启动对苏联进行大规模核打击的R计划,下令数十架B-52轰炸机攻击苏联。美国军方顺水推舟,企图借此机会一劳永逸地消除“苏联威胁”。不过,美国总统墨尔金•马夫雷还没有完全发疯,他紧急和苏联总理联系,却得知苏联已经启动了“世界末日装置”。

  这一“世界末日装置”非同小可,它由200颗百万吨级当量的氢弹构成,一旦苏联受到核打击,就会自动引爆,由此产生的“核冬天”将在地球表面持续100年以上,人类将因此毁灭。

  和三体人无法通过杀死罗辑来解除罗辑的威慑一样,苏联的“世界末日装置”也是“自主”的,一旦启动就不会停下来,甚至连苏联总理也无法中止。

  这两个故事,甚至连结局都是相似的:

  在《三体》中,“万有引力号”星舰最终把罗辑的威胁变成了现实,于是,三体星被“光粒”毁灭了,太阳系也被“二向箔”毁灭了。

  在《奇爱博士》中,因为有一架B-52轰炸机没有收到召回的信号,对苏联的一个导弹工厂投掷了氢弹,于是“世界末日装置”也被引爆了,地球表面布满了蘑菇云……

  03

  《三体》以美苏争霸为模版,这一点,意味深长。

  《三体》成为一个热得发烫的文化现象,其实折射了晚近四十年中国社会出现的“新阶层”的心理。

  这个“新阶层”,一部分还是买办的,臣妾主义是他们的旗帜,他们渴望美西方能够赐予一个类似臣妾的地位、也会很满足于这样的地位。

  但还有一部分,在意识到类似《战狼2》所展示的“次级帝国主义”道路走不通的情况下,就跃跃欲试同时也惴惴不安地尝试参与争霸了。

  他们加入世界体系,面临老牌帝国主义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压,很容易产生“黑暗森林”的认知,觉得世界真相无非就是你死我活,弱肉强食。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参与过争霸,缺乏历史经验,更缺乏自信,既想着又怕着,他们企图像章北海那样在“末日战役”来临前逃出生天,又幻想有一个像罗辑那样的人为他们提供保护。

  总体上,他们是悲观的,没有信心的,所以《三体》结局就是一切全都毁灭,宇宙也“归零”。人类的最后胜利,是他们所不敢梦想的。

  所以,只有从分析“新阶层”入手,才能理解《三体》的“星辰大海”,离开了社会现实的解读,均属不着边际。

  最后,顺便说一句,有人用罗辑比附教员,这完全南辕北辙。

  教员从来不是悲观主义者,从来不相信“确保相互毁灭”(因为“原子弹也是纸老虎”),从来都认为“战争伟力之最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他更绝对不会相信,一两个天马行空的“执剑人”,就能庇护人类,他也不会允许让整个人类的命运,都系于“执剑人”的一念之间!

  罗辑,充其量是“新阶层”的“奇爱博士”,与教员的差距,何止霄壤?

  让罗辑的归罗辑,教员的归教员!

  【待续。我会继续读,继续做笔记,继续和大家分享】
 

  相关链接:
  1、郭松民 | 《三体》阅读笔记:雷政委与伊文思 

   2、郭松民 | 读《三体》:批注与沉思

   3、郭松民 | 《三体》:叶文洁与王佳芝

  4、郭松民 | 评《三体》:“黑暗战役”与“黑暗诅咒”

  5、郭松民 | 关于《三体》:纠正两个错误观点

  【文/郭松民,红歌会网专栏学者。本文原载于公众号“独立评论员郭松民”,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