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的作者
----笔者认为,《论语》一书的作者是孔子。这种观点有三个证据:
第一,《论语》二十篇每篇的篇名,与《诗经》中每首诗的得名方式是一样的,比如“学而”与“关雎”,都是从第一句话中挑两个字来取名。也就是说,编辑《论语》和《诗经》的人,应当是同一个人。因此,《论语》一书自然不能排除是孔子编写的。
----第二,《论语》14·26处有:“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曽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曽子的话是批注。这说明,已经有一本书在曽子的案头了,他想保留原书的面貌。那曽子从哪里得到这本现成的《论语》书呢,他只有一个老师孔子?
第三,按照《论语》17·19处的“子如不言,小子何述哉”推测,《论语》是由孔子本人口述,子贡等记录的话,似乎更合逻辑。
(2)《论语》之名
----关于“论”字,在《论语》11·21处,孔子说:“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这里可以看出,“论”的意思是“讲、谈。”
----关于“语”字,在《论语》3·23处,有“子语鲁大师乐”;17·8处,有“居,吾语女。···”;19·23处,有“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从这三段话中,可以看出,“语”字的意思是“告诉”。
----综上所述,“论语”的意思是“讲、告诉”。“论”与“语”的区别是:“论”是集体授课,“语”是个别辅导,《论语》之意就是《授课·辅导》。如果参考意大利人马基雅弗利的《君主论》一书,把《论语》更名为《大夫论》,也是说得通的。
(3)“东风,雨”——教学大纲的秘密
----《论语》是不是学堂的教科书?如果作为教科书,它的字数太少;二是没有解释提出的概念,比如仁、君子等词,到今天都不能准确翻译。假如物理课上推出了牛顿定律,列出了公式F=m·a,却对F、m、a不加解释,那么,教材自然不能编好,课也上不下去了。
----《论语》一书为什么让人看不懂呢?而《孔子家语》看起来一点却不那么费事,这只能反过来证明:《论语》现在的面目,是作者有意而为之。其结果就是《论语》颇像医生开出的处方笺,字迹潦草类似天书,只有医院的几个人看得懂。
----历史上有过一个很著名的电报——“东风,雨”,不知道的人以为是天气预报,然而收、发报人自己知道,那是发动战争的信息。在《论语》中,文字也都像是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挤出来的,说明作者并不打算靠它进行长篇大论,只是为了作记号。这种记号与教学大纲最为相似,它是教师的备课要点。因此,《论语》中的每一章,都代表着老师要上什么课,或者让学生做什么习题。
(4)《论语》的谋篇布局
----解读《论语》的人,都认为《论语》首章很重要,解决了它,就揭开了《论语》之谜。笔者认为,范仲庵(公元989年—公元1052年)《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论语》首章的三个“不亦”的意思很贴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与《论语》全书的主旨很切合。
----《论语》二十篇的结构,依据首章三个“不亦”+孔子的自身经历,可以分为三部分:他五十岁之前,一直为了从政而教书,这是他“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课程的生活来源;五十岁时被朝廷任用,干了一个任期的大夫,这是他“有朋从远方来,不亦乐乎”课程的生活来源;最后是周游各国,尽管实际上以教书为主,但主要目的还是想从政,这是他“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课程的生活来源。不过,他把自己做官前以及被辞退后的时间压缩了,而把四年为官的时间拉长了。
(5)《论语》的意象
----《论语》的构思,有《诗经》的影子。其中,《关雎》是《论语》一书的经线,《论语》中的君子原型,就是《关雎》的主人公“君子”;《蒹葭》则是《论语》的纬线。仁的原型,就是《蒹葭》中的“伊人”。“仁”与“伊人”的发音也很接近。
----在《关雎》里,君子是灵动的,而窈窕淑女却没有出彩的地方。她在船上采荇菜,君子可以向她纵情示爱;在《论语》中,君子还是那个君子,窈窕淑女却不再是那个不声不响的单纯女子,她变成了《蒹葭》中那个活跃得让人魂牵梦绕的伊人——她划着船在芦苇荡中穿梭,让君子找不着北。
----在《关雎》中,君子“左右采之,左右芼之”,最后就和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喜结连理了;在《论语》中,“温、良、恭、俭、让”的君子,是不是就得到了仁——伊人的垂青呢?我们只看见了众多弟子在不断地问仁——这与《蒹葭》中的君子寻找伊人的意象是相同的;同理,《论语》中的“仁”,也是不应被读者知晓的。否则,就与《蒹葭》的意境不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