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作了一辈子的人,哪怕是曾经的领导,退休以后在城里干点什么,充实利用一下突然富余出来的时间,实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根据以前的爱好和现有的条件,这人还真是干什么的都有。出生在书香门第,工作又常年在事业单位的人,下棋,赋诗,做画 ,自然而然地就把大部分时间利用起来了。退休之前靠卖力气过生活的,免不了还是那套,有事没事吱吱啦啦地就要喝上几口儿,几粒花生米,一碟儿拍黄瓜,几个鸡爪子就是好酒菜,要是赶上一俩个要好的朋友,高声大嗓,喝几个小时,弄个脸红脖子粗的是常态,不过本地人倒是很少像别的地方人,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这可能和当地比较贫穷,少有其他粮食而盛产白薯红薯,土豆,芋头有关系,本地人最常喝的,就是用薯类酿的酒。当然也有人,岁数大了,不上班了,就端着个沏好茶的大瓶子,东游西逛,见着老熟人,聊起来没完没了的,这也不在少数。侃大山,聊闲篇,每天混日子的并不新鲜,属城里退休的男人居多。像我这样没有什么抱负,只想安度晚年的人,到这里租个院子,就更简单了,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到菜地里仔细观察,又有什么菜长起来了,能够摘下来吃了。算计一下哪块地该全起了,再换别的菜种上,然后才刷牙洗脸吃早点。剩下就是拉拉胡琴儿,看看院子里的活物儿,每天 循环往复,倒也乐此不疲。不过,那个退休以后,“贪官去米国,汉奸拉胡琴”的说法我不同意,拉胡琴的是有汉奸,但不是所有汉奸都拉胡琴,是吧 ?
本来藕池在种上藕以后,是放养了一些鱼的,大小也有三四两重,草鱼居多,准备喂养大了,在秋季捞出来给同事们分一分,图个热闹。林溪庄园一开张,没有人和我商量,就把我的藕池当成他们临时存鱼的鱼库了。因为鱼太大,原先是放在渔户里,容易死,后来就直接一筐一筐的往藕池里倒,想捞鱼,就用直径一米五的大抄网子在藕池里来回的乱抄。弄得藕池里长在靠边儿地方的荷叶荷花一片狼藉,更有那不请自来的游客,以为我这里和林溪庄园是一码事,常常是自己拣蛋,摘菜,钓鱼,逗狗,掐花。有人在我这 院子里,一次就摘走各种豆角满满地俩编织袋子。葡萄还没有 完全成熟,就有人摘着吃了。但是我从不阻止。哭笑不得的是半夜三更,有大鱼在水里边打挺,“啪,啪”的挺吓唬人的,影响休息。慢慢的,藕池里就有很多大鱼了,常常看见三五条一群儿的大鱼,偶尔在水面露出鱼背,随后就匆忙没入水面下,给水面留下几个大大的漩涡,附近的荷花荷叶也就不由自主的东倒西歪,摇摇晃晃起来,发出沙拉沙拉的声响,似乎是在无奈地诉说着什么。
白天的时候,也有三五成群儿的人,来到我这院子里,往桌子四周一坐,让我给上一壶茶的,有的人还问,有没有什么干果。这天,吃完了晚饭,有几个人大大咧咧地来到九号院,往那儿一坐,神秘,清高, 牛气,有一人吆喝,给我们来一壶好茶,另一人说,这儿能有什么好茶,凑合喝吧。很是有些无礼,我看了看这几个人,倒也干干净净,体体面面的,不像是来这里一日游的客人,说话的口音也听不出是哪里的人,但是看上 去也不是什么人物,像“塑料人。”略一思忖,心里话,好茶,有啊。“本地走”,怎么样 ?同学新给寄来的。拿出一套陶瓷茶具,用小铜壶烧了一壶水,沏上,用我家的托盘端上去,往桌子上一放,说了一声,闷一分钟,自己倒。其实啊,我自己喝茶,就是薯叶茶,电水壶烧水。此地的水里边没有水碱,甜而绵软,很好喝。
要论喝茶,还得是说是北京人,京城底下,无论山南海北的茶叶,无论什么品种那是应有尽有,沏上一壶茶 能喝上一天。碰上品茶的高手 ,真能把人佩服得一愣儿一愣儿的。在北京学习的时候,见识过高人的演示。怎么洗,怎么沏,怎么闻,怎么饮,怎么品,上风怎么举杯,下风怎么放杯,茶杯在嘴唇什么地方吸气,一口气要吸到哪去,一口茶咽下去,何时呼气,一口气要呼多长时间,包括喝茶之前的准备活动, 洗手,漱口,焚香,静坐,定心,收目,入情,和琴,绝不能有女人和小孩儿在现场,最需要注意的是品茶的时辰,几时茶汤要分几下吸入口中,在舌尖上下,几泯几搓几赶几压,然后才能依次经过什么经,路过什么穴,与现在的茶道里的讲究,那是大相径庭。电视里播出的茶艺表演,往往是找几个五官唯美,看似有血有肉,但思想与感情为无,对茶道的渊源一无所知的塑料女孩,装模作样,故弄玄虚,摆几个造型,就冠以“茶道”,实在是因为传授茶道给她们的老师,其实大都不明就里,靠想像指导表演的缘故。茶道与单纯解渴的喝茶,更是风马牛不相及,里边就没有大户官宦人家的所谓讲究,而是属于高人雅士的真正的“品茶 ”“艺茶”“演茶”。自唐代起,民间高人相会,品茶是远远雅于也高于以酒会友的最高礼节。那时,就流传有有关眉山的“本地走”茶的很多趣事,后来多记载于茶事补充本《茶事补遗》中。其实“本地走”茶叶,典故更深远,有趣,盖因记载此事最早的是一本古籍:《茶经》。《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茶经》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其中提到了“本地走”。而《茶事补遗》则不是陆羽所著,为纯古代汉语,虽有很多“本地走”的典故,可惜的是没有几个人看得懂,包括《滕王阁序》作者,青年才子王勃与友人饮用“本地走”之后,不分白日黑夜,坚持夜里行船,赶上风暴,不幸溺亡的故事,很是令人唏嘘。
再回头说 那几个人,喝了几口茶,其中一年岁稍长之人说了,今天这壶茶门道深了,也贵了去了,没办法,反正已经喝上了,就都仔细品一品,长长见识吧。我在一边只是看我的白菜地里间出来的小白菜,并不理会他们。他们以为自己是谁?京城来的啊,微服私访呐?少来这套 !我什么都没见过,没见过就不懂,不懂就什么都不吝秧子。喝了几泡茶,问我,这壶茶多少钱?我客客气气地说,“您觉着?”“500? 1000?”“知道是什么茶吗?” 年岁稍长之人说,实实在在的眉山“本地走”啊 !十几年前喝过几口儿。现在的人别说喝,一般人恐怕听也不见得听说过。就冲这稀罕劲儿,这壶茶2000块钱也值了。我这才说到:“这种茶,值钱不完全在茶,也在炒制,必须是一生不xxx之人,学徒五年,才能炒制出来。现在眉山能炒制这种茶的人,也必须是多子女人家,有一人甘于献身,才有资格。细打听起来,不过四五户人家而已。你们就品一品吧。茶钱就不收了。注意一定要在本地多住几天,茶劲儿过去再走,如果太难受了,可以上我这里想办法。”年岁稍长之人连忙说,“知道了,多谢您了!真是多谢您了!诶呀,要不就难堪了”。刚才喝茶之前的睥睨一切的清高劲儿, 牛气劲儿,神秘劲儿,已然无影无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