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好不废过,恶不去善——谈谈莫言小说的致命伤

2022-01-21 16:36:05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颂明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一篇小说的优劣是其自身的品质决定的而不是由评论家口吐莲花所能够改变的。

  具体到莫言小说,评论家的褒扬文章层出不穷却丝毫也掩饰不了莫言小说的致命伤。

  莫言小说的致命伤在哪儿呢?

  就在“可读性差”上。

  我完全是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不带有任何政治的偏见来谈这个问题的。

  作为一般读者,其实并不太在意小说的political orientation的,甚至会出于猎奇心理去特意寻找一些“反派的书”来看。

  我就是属于这种读者,我小时候特别逆反,大人越是不让我读什么我就偏偏要偷偷找来看。我是看过不少禁书的,而且也会躲在被窝里偷听“美国之音”、“莫斯科广播电台”甚至台湾的广播,透过那嘈杂刺耳的干扰声而获得一些讯息会有一种格外的满足感。

  当同学说鲁迅的书难懂时,我就特别借来读,从《故事新编》、《狂人日记》、《阿Q正传》到《朝花夕拾》《野草》等等,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可以不夸张地说,一本《野草》我不知读了多少遍,直到把书都翻烂了。那时候既没有什么评论也没有参考书之类的。全凭着“好看”的动力。

  当我读莫言时,第一感觉就是读不下去,比如现在被评论家“叫好”的《晚熟的人》,故意使用超长句不加逗点,生生破坏了汉语的美感。硬读莫言的感觉就是有些地方倒胃口,比如他的“功利性”太强,太明显。所谓“功利性”就是刻意的隐射,政治意图太过明显。至于女高知狗爬啃馒头之类的描写就不堪入目了。

  我特别佩服一些评论家笔下生花的功夫。评论作品不从作品本身的形象、语言、结构、思想出发而老是拿“获奖“说事,一味地与某某大家作比,单说些空洞的溢美之词却完全不考虑读者的感受和智商。这种评论再多也是无济于事的。

  小说要想赢得读者,第一要义就是得好看。比如金庸武侠小说。

  小说怎样才会好看呢?

  无外乎人物鲜明,情节生动,语言亲民。还得有趣味性知识性

  关于趣味性和知识性我再说两句。人们喜欢读民间故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此,比如聊斋志异、阅微笔记。猎奇,然后能够获得一些知识。假如你拿它来做幌子来实现个人的“暗喻”目的,那就倒胃口了。比如莫言的《锦衣》,类似的故事我也是听说过的,莫言叙述了这个故事之后在结尾突兀地加了一句“有问题找莫言“,一下子就破坏了原故事的美感。这是一种利用民间故事而实现自己”写作目的“的手段,事实上既是在亵渎民间故事又玩弄了读者的智商。莫言诸如此类的写法很多。

  现在有人热衷地向读者“诠释“莫言小说,殊不知靠诠释的小说本身就是失败的。

  当然,莫言是有着自己固有的创作哲学的。他可能不会顾及读者的感受而坚持“自我表达“。所谓人各有志。

  读者也是一样,总会对作品及其作家发表读后感的,如同不顾及读者的作家一样,读者也不会顾及到他的。现在的读者越来越厉害了。

  “私仇不及公,好不废过,恶不去善,义之经也。”这也应当是文德的一个标准。

  2022年1月21日星期五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