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自幼好读,常赞叹汉字之美。20余年前,曾在某论坛发文《一字定乾坤》。意思是语文教育只要抓住了汉字就抓住了根本。上世纪90年代,在挚友戴阜东及其女儿的支持下,曾在一个学前班搞了儿童韵文快速识字实验,效果是十分显著的。一学年下来,每个儿童都能流利读完一本《幼儿古诗选》,背诵百十条成语,还有六岁儿童能够通畅阅读《西游记》(儿童版)的例子。四周岁便能阅读一般小人书的例子比比皆是。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七:“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一首诗、蕴含着哲理,甚至能独立成书。比如说一个 “道”字,从辶(chuò),从首,辶(chuò)谓长行,首谓面之所向,行之所达。长行于面之所向,行之所达之途即为“道”。其含义有道路、道理、道德、天道等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道是宇宙的本源和规律,是儒释道等各家学说、学派的总归宿和最高境界,传统信仰认为天地万物皆由道而生,又回归于道,其宗旨均是按照宇宙规律去做,即人道必须符合天道,人心合天心,才能达到“天人合一”。老子对道的感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没有任何文字能像汉字这样集形态美、意蕴美、情感美、哲理美于一身,而具有丰富内涵的。
用如此美丽的文字所创造出来的文学作品,其魅力无穷,也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学所能够与之媲美的。我实在不明白我们的汉字文学啥时要看西方文化的脸色行事,需要由他们来裁判,把他们的评价视若圭臬了。
论文学的水准,我自认是最低的。可我随随便便写一首诗,量那些西方汉学家们真能读懂的也没有几个:
江边树里共谁来,
不废点滴方治学。
贯成一义传千古,
子望三星照平台。
人鬼情缘曾未了,
为少点滴量亲爱
青芜草枯荒凉见,
终究一笔不媚外。
就在昨天,我看到了人民大学等几所高等院校退出世界排名,直在心里喊“硬气”。想当年,我们延安的陕西公学、抗大、鲁艺等,需要谁为它们排名了?你就是把全世界的军事学院都加起来也未必敌得过我们的一所“抗大”。
汉字文学的魅力无穷,外国人是没有能力更没有资格为我们排座次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证明,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消化吸收外来文化的能力以及不被同化的基因。
中华文化从来不排斥外来文化,世界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长处。我们始终坚持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发扬光大优秀传统文化,吸收消化外来文化。我们的文化人中确实有着一些患软骨病的人,而铮铮铁骨的硬汉从古到今都是我们文坛的脊梁——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鲁迅……这些巨星的光芒将永远照耀着文坛的天空。
文学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却从来不是沽名钓誉的工具。对于文学,我们自己有着强大的话语权,有着自己的鲜明的审美标准,岂能被妖雾毒瘴所蛊惑!中华民族文学的主流是人民文学,人民文学也是全世界先进文学的共同本质特征。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人民文学具有不可战胜的强大生命力。
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