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后的西德,有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名字叫做罗斯玛丽。她从小被一个贫困家庭领养,她的养父严厉养母慈祥。但是罗斯玛丽生性叛逆,长大后终于有一天赌气自己搬到了大城市寻找运气。机缘巧遇她遇上了风度翩翩的富家公子哈托,一下子过上了金丝雀的生活。罗斯玛丽开始幻想和他结婚生孩子的时候,哈托坦然的说他有个未婚妻,并不想公开他和罗斯玛丽的关系。罗斯玛丽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然后和他一起去高级餐馆吃饭。在去餐馆的路上,她还兴奋的展示她刚拿到的驾照,并得到许可坐在奔驰跑车的方向盘后。她亢奋的飙车,并把车故意开到对面车的车道,然后在快撞上对面大卡车的时候突然转回自己车道。这样的疯狂行为吓坏了哈托。到了餐馆的时候,哈托看到亲姐姐和她的贵客们,才突然想起今天和姐姐有饭局招待一个从法国来的大人物。哈托只好在众目睽睽下叫罗斯玛丽开着他的奔驰离开。罗斯玛丽内心是崩溃的。她开着车去加油站,竟然遇到了那个法国来的的客人佛里伯特,并和他搭讪。她提出可以给他带路,这个法国人貌似被她的魅力倾倒,对她非常殷勤礼貌。罗斯玛丽又出现在哈托和他的客人面前,身边带着个法国人。这次很快罗斯玛丽身边便围绕着一堆狂蜂浪蝶,机智幽默不羁的罗斯玛丽,似乎很有魅力。哈托已经一身冷汗。
罗斯玛丽与哈托的争吵越来越多,她越来越显得偏执天真。她说这个世界只关乎性和金钱,两个人这么合拍,为什么不能结婚?哈托开始感到害怕厌烦,坚决提出了分手,并付了一大笔分手费和他的奔驰车。罗斯玛丽内心无法接受,非常伤心。
一次意外重遇法国人佛里伯特,罗斯玛丽得知礼貌的上层人士佛里波特的真实目的:作为法国工业代表的他,在德国寻求德国工业界的合作的并不顺利。罗斯玛丽出于被哈托抛弃的不干,接受了佛里伯特的交易,凭美色去接近哈托的生意圈朋友,并把这些老男人在床上泄露的各种秘密用录音带录下来。
佛里波特很满意罗斯玛丽的表现,并且让她继续保管磁带,信心满满的去逼德国资本家就范。哈托和他的朋友圈急得快疯了,给罗斯玛丽开出三十万德国马克的价格,但是只是为了爱情的罗斯玛丽怎么可能接受呢?她只要哈托娶她,绅士哈托只能拒绝她,对她说你想的太简单了。
绝望的罗斯玛丽把磁带沉到湖里(镜头暗示,没有明示),并驾着红色奔驰撞大卡车,然而卡车避开了她。镜头一转,来到罗斯玛丽的最早一个顾客家里(电影前面有暗示是此人是德国钢铁大鳄克虏伯家族的人),那里正在举行聚会。罗斯玛丽不请自来,旁若无人,强行拉着一个个老顾客起舞,令众人侧目。当一段熟悉的音乐响起,罗斯玛丽蓦然回首,哈托和她的未婚妻在酒水吧台优雅的凝望着她,似乎欣赏她对磁带的处理。罗斯玛丽向他们举杯一饮而尽,而他们保持着资产阶级上层人士的优雅,点头并呡了一小口回应。罗斯玛丽独自打开门,脱下象征她低下出身的金色高跟鞋,赤脚走向了雪地。此时电影结束。字幕显示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罗斯玛丽于1956年11月被谋杀于家中。
这是一部1996年重新翻拍的同名电影,原版为歌舞片,剧情大体类似,于1958年问世。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触就是牢不可催的阶级观念,社会不公等等老问题,类似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茶花女,简爱,泰塔尼克号等等以爱情为切入口揭露的人类阶级问题。有些不合理的情节,正是因为要服务于剧情精心安排但却始终无法自圆其说的无奈之举。五十年代末罗斯玛丽之死还催生了另外几部电影,纪录片,舞台剧。为什么当年一个草根高级妓女的死会引起这样的重视?这不仅因为她被枪爆头的死状及其恐怖,还有警方莫名其妙的查案办案手法,还至少因为她牵涉到德国上层社会。警方传召了西德一大票资本家大家族成员,并且最终不了了之。坊间传言甚多,人心惶惶。在维基对这部五十年代的同名电影的介绍中,赫然写着“当时公众普遍接受了这部电影对罗斯玛丽死因的解释”。就是这么一部载歌载舞的电影,平息了人们的热议。
不要小看这部五十年代的歌舞片,它有四位大咖编剧,包括导演和两位舞台剧泰斗人物,和一位大名鼎鼎的杂志社主编 Erich Kuby。在这部歌舞片里,西德资本家被狠狠羞辱了一番,各种丑态被呈现在银幕下。对爱情飞蛾扑火的罗斯玛丽,控诉着人类社会的不公和壁垒坚深的社会等级观念。以致九十年代翻拍电影时候,德国商界普遍拒绝对翻拍电影提供赞助和各种支持。回到这位大主编,他姓Kuby苦逼,人生经历却不苦逼。1910年出生,二战结束后在慕尼黑担任美军情报信息控制处的顾问。并在1946年取得美国许可创办一本专门针对年轻人的政治报刊 Der Ruf(呼喊)。仅仅一年后,他就跳槽到赫赫有名的南德意志报担任主编,后来先后在明镜,明星周刊等大热报刊任职。这位大主编不但参与了剧本创作,还写了一本相关的书籍。这位主编,属于“左派自由主义”。据查,自由主义,是当时与保守主义,社会主义并列的三大政治主张之一,具有反政府色彩。左派自由主义,又称社会主义自由主义。各位看到这里有没有搞晕?
这部歌舞片,出生在西德经济腾飞的黄金时代,标志着一个提高社会福利的时代的到来。1946年美国在西欧进行了马歇尔计划,整合了地区的工业制造和市场分工,使得被美国刻意保护下来的西德工业迅速崛起。在朝鲜半岛美国第一次遭受到海外军事失败,又旋腫陷入了越战泥潭,面对强大到苏联,重新站起的亚非拉各国,还有输出革命的中国,美国压力山大。迫使它在自己势力范围内不得不改善底层人民的生活和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甚至后来搞什么性解放转移注意力。冷战,看谁看上去更美好,看谁先崩。结局大家现在都看到了。马上,在苏联解体后,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以“新自由主义”为名义的私有化浪潮,把一大批国有企业私有化了。这个时候,又让极端左翼右翼分子重新活跃起来。
看看一首当时被德国政府禁掉而私下传疯的1994年的左翼极端,无政府主义朋克乐队Wizo的歌《别废话》的歌词:
别废话,开干
干掉冷血的政府
锯掉电线杆,放置炸弹
偶尔来点谋杀
引爆监狱,引爆豪宅,引爆路障
追捕逃亡中的大老板
快拿回他们从你身上拿走的东西
快拿回曾经属于你的东西
打碎,破坏了你的东西
打破,毁灭了你的东西
只需振臂一呼就有起义
只需振臂一呼就有暴力
高压抑制得太久啦
砸死这个政府
为了和平自由而革命
无政府主义者的革命
对抗高压的斗争,对抗体制的斗争
为了无政府主义
敲黑板三遍。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接受到的信息,是被资本主义媒介过滤选择过的信息,所有的历史,考古,文学电影音乐绘画,都是为当代政治服务的。从某种角度上看,没有独立自主权利的德国政府也是背锅侠而已。
真实的罗斯玛丽,人们其实对她知道的确切信息很少,据说是个私生女,母亲是个问题妇女,11岁就被邻居强奸,未成年就做了妓女,而且是个很好学的妓女,努力让自己很有文化的样子。恩主们经常送她东西,带她去度假。在她死去那年,她就收入九万马克,她所购买的一部黑色奔驰跑车,就是她拉客的工具,后来她的名字成为了这款跑车的花名。她的财产和车一样在死后不知所踪。罗斯玛丽的头颅,被警方制作成了教学工具,并在2008年时候才被放回她那由捐款资助的墓中。
事实上,罗斯玛丽的死不是个案。1959年荷兰高级妓女兼商人“金发多莉”,同样和罗斯玛丽一样死因蹊跷,引起了大众对两个案件有关联的猜想。罗斯玛丽死后九年,同样在法兰克福,同样开着奔驰跑车拉客的一个高级妓女 Helga Mutua 也被谋杀并且未破案。或者大洋彼岸还有一个卒于1962年的玛丽莲梦露?
【文/铁打的木偶,本文为作者向红歌会网原创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