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黑与白》长三角读友群第一次线上交流会纪录(一)

2024-10-19 08:06:10  来源: 人境网   作者:人境网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为迎接«黑与白»陆版面世,10月12日晚7时至9时50分,长三角读友群成功地举办了第一次线上读书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由阿旺、淼淼她舅精心组织,参会读友通力配合,有一名读友临时请假、一名读友委托阿旺代读发言稿,实际与会15人,其中3人为会议嘉宾,参会人员有:

  淼淼她舅、何处望神州、之遥、左思、阿旺、鸿羽、向龙、华心赤、计划、猫员外、刘晓强、王亚军、刘铁征(嘉宾)、云开(嘉宾)、毛光辉(嘉宾)。

  主持人为淼淼她舅,记录人为王亚军。按发言顺序整理如下。

  一、淼淼她舅同志(开场发言)

  今天的会议是我们长三角的读友举行《黑与白》的第一次线上交流会!很感谢,除了我们长三角的读友之外,也有咱们理事会的同志,也有其他地区的读友同志一起来参加。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关于《黑与白》的读书心得。

  《黑与白》,我记得已经出版了可能有接近一年半的时间,我是在这本书一出版的时候就去读了。之所以会去读到这本书,也是因为各种机缘巧合,甚至已经忘记了是在什么样的一个机遇之下,我就知道了刘老师的一篇中篇小说«启蒙»,我读了之后真的很受启发,所以我当时就去网上去找刘老师的各种介绍,然后当时刘老师主办的《天下》杂志已经停刊了,所以当时从网上去找这本杂志,也由此知道了很多当时比较响亮的一些文学评论家、一些文艺家。再后来就看到了刘老师的微博和公众号,一直关注着,再有到了《人境》的出版。

  《黑与白》出版之后,咱们也已经组织了很多的这样读书交流活动。我感觉今天来参与活动的各个同志书友相来说都比较熟悉了,我觉得今天咱们就畅所欲言,去谈一谈各自的感想。

  我对《黑与白》一个最大的感想,写的是我所认识的,我所经历的一些事情,可能对于很多同志来说,我算是一个晚辈后生。所以我经常反复去看的一个部分就是关于田青青、梁天他们两个人的成长,斗争的经历等部分章节。感觉他们这两个人像我很多的同龄人一样,信仰着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理想,也去想要去做这样一些事情,但是一直没有一个方向,没有一个出路。通过《黑与白》这本书也是启发着我怎么样去,做一些青年人应该做的事情。

  正好前两天的时候。湖北的读友们去拜访了古正华老同志。古老谈到《黑与白》的时候说,《黑与白》是一部被压迫者的呐喊之书,是一部为捍卫社会主义和反击资本主义而斗争的书。我们的事业是大有希望的,人民要觉醒,共产党人要觉醒,毛泽东思想必将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这一句话也吐露出了我的心声。我也是想,为什么我们来去读这一本书,不只是把它当做一个文学作品来看,也是想要通过这一本书,通过我们的阅读以及通过我们阅读之后的一些实践,不光是这本书在喊,也要让这本书经过我们去喊,经过我们去捍卫,经过我们去反击,经过我们去斗争。我想可能这是我们举办读书交流活动的一个初衷。

  所以今天也希望各位同志能够畅所欲言,咱们能够去讨论《黑与白》,诉说自己的心声,也去为我们之后的更多的一些读书交流活动做这样一个开篇。下面就请各位同志来发言,按提交发言稿的顺序开始。

  二、何处望神州同志

  何处望神州:

  《黑与白》是一部划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它在我心里有这么三个优点。第一个优点,前几天在人境院公众号上看到有一篇文章说到《黑与白》没有塑造出像保尔这样的革命英雄,然后大家都在讨论,为《黑与白》做辩护。但是我认为,这一点的话,非但不是《黑与白》的缺点,恰恰是它的一点优点。他跳出了公式化的革命文学的写作模式,没有去直接去阐述无产阶级怎么被压迫的,资产阶级又怎么样压迫别人,革命者是哪一个,点名道姓。《黑与白》没有这么做,然后书里面告诉我们早期的革命者,他的心里的因素也是复杂的。他可以为了女人去参加革命的。然后他,革命者在后期也可能转化成反动派。他只能接受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不能接受社会主义革命。在现实中我们也看到了亲眼见证了这段历史,就可以作为印证。然后梳理,也描写了几代人的百年变迁,作者没有直接告诉读者他们是什么阶级的,而是诚实地把他们的生活状况告诉给我们读者。读者自己可以判断角色,它是劳动阶级,还是剥削阶级?我们读者自己可以参与进去产生判断。

  孔庆东老师的《人间呐喊》里面,孔老师评价鲁迅作品的优点也是这样说的。他说,鲁迅写作的时候并不是按照阶级来写的。这是鲁迅和那些革命作家的重大不同。革命作家,怀着对无产阶级的同情也好,怀着阶级斗争的悲愤也好,都蛮有正义性的。但是革命作家有一个问题就是从概念出发。从革命这个概念出发,而不是从生活实际出发。鲁迅没有现在的、这样的一个清晰的阶级图景。每当发生一个事情,无产阶级咋样,地主阶级咋样,鲁迅不是那样按照模板来创作的。所以鲁迅的书中,他也会出现底层人怎么样压迫底层人的情况。这些是革命文学所没有的,但是现实中具有的。《黑与白》就是诚实地把生活中的情况告诉了我们。

  第二个优点,我觉得《黑与白》这部作品的出现,是中国文化复兴的标志。近50年来,中国老百姓从社会的主人跌落到当牛做马的地步,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矛盾异常激化。这段历史,就在文化上讲具有历史的代表性,罪恶的典型性和悲剧的深刻性。本来说,当今中国应该出现一大批伟大的作家,因为有无数的创作素材,但是文艺界却没有一部作品能够反映这些。比如说,90年代的下岗民工的悲惨状况。也没有作者去创作像《红与黑》里面的于连角色。在中国的文坛上,只有贾浅浅的屎尿屁文章和莫言的下流文学。这种堕落的思想界是不能支撑社会的。根据张宏良老师的观点,文化血脉被切断,是一种难以治愈的内在绝症。当今中国出现了那么多于连,却没有出现一部《红与黑》,出现了那么多悲惨民工,却没有出现一部《悲惨世界》。在于会泳为代表的一些文艺家被抹杀以后,中国文艺界就陷入了几十年的空窗期。今天《黑与白》能够出现,就意味着这一天到头了,意味着中国文化血脉没有被金钱价值观完全摧毁。

  第三点,作为一个青年读者,借此书可以获得更宏大的历史视野,纠正我们从教材书上所习得的一些有偏差的历史,了解了历史,然后因为现状是历史的延续,就能够更厘清现状。青年能够更好的把握时代脉搏,认识到现在是怎么样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这些权钱学是如何勾结在一起的,书中有许多真实的描述。青年还可以在书中找到一些学习的榜样,比如田青青、梁天。还可以找到一些反面教材,比如他们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学习会的头目秦刚。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淼淼她舅:

  感谢何处望神州同志的发言!何处望神州同志的发言,也给了我一些想法,我们可能会接触到这样一个阶级,可能是从这种教科书上的,而不是从这样一种现实当中去接触的。所以我们往往会去想资产阶级,它是怎么样的,无产阶级又是怎么样的?我们就总是可能会去抱怨怎么这样一个大的形势还是没有到来,迟迟没有到来。我们从身边出发,我们就会去思考我身边的这样一些人,他们是怎样的一种想法。我是怎么样来的?怎么样成为了现在的这样一个样子,以及我怎样去具体的去做,这样我们就会跳出那样一种理论上的一个空谈去思考。在现实当中,我们可以去做些什么,同时他指出来的这样一种现象,也值得我们去思考。就是中国的20世纪的历史丰富多彩,特别是到了80年代之后,我们的文学作品却没有能够去反映这个时代。这也是我们应该去思考的,这也是《黑与白》以及其他很多的一些左翼的作品难能可贵的地方。

  三、之遥同志的发言综述,完整发言已另文发布。

  之遥:

  因为做读书会服务工作,除了完整细致地通读了两遍《黑与白》之外,一年来对这部著作翻阅的次数比较多。最近的一次是9月下旬,准备迎接陆版面世,为了弄清这部小说到底有多少人物,专门又梳理了一遍,最后根据做出来的人物图谱统计了一下,有称谓的人物不少于263人。确实是一部史诗画卷般的鸿篇巨制。

  看了不少朋友写的读后感,也参加了几次读友分享,在交流中有些人觉得好像能够谈的角度、人物、情节似乎都谈到了,再围绕这部小说做线上分享会,似乎谈不出什么新的内容了,那么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我在梳理人物图谱的过程中,一直带着这样的质疑去审视,结果发现,前两遍的通读和后来若干次的翻阅,都还有不少之前没有注意到或没有引起深刻思考的地方。.....

  我今天参加长三角读友分享会,也是继续抛砖引玉。随着陆版的上市,将会有更多读者参与到《黑与白》的读书体验中来,希望更多的读友能够多多参与,分享,共读,深思…把这部人民现实主义著作深入广泛地读懂、读透、读好。

  淼淼她舅:

  好谢谢之遥同志!刚刚之遥的发言举的这些很多的例子告诉我们,《黑与白》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我们探讨的越多,会发现可探讨的点越来越多。并不是我们探讨着没什么可探讨了,反而是我们在探讨的这个过程当中,发现其实还有很多地方是我们所忽视的,很有意义的一些点,我们可能在同志们发言的时候,自己又会联想到很多的这样一些事情。

  四、左思同志

  左思:

  我集中用一段时间读了《黑与白》,最开始看到刘老师的小说叫《江河湖》。这篇小说写的是,反映一些知识分子他们的心路历程,在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当时这个主题也是很宏大的,当时也是给我了一点启发。后来我又陆陆续续的看到刘老师《为中国革命辩护》这个杂文集,我觉得有一些文章主题宏大。后来无意中看到这个《黑与白》小说的出现,然后看到了一些评论之后我才去读的。我是今年大概是4、5月份吧,开始读这本小说的。然后可以说,我知道刘老师是中国现在,可以说当下为数不多的左翼作家,以前有曹征路老师。曹老师已经去世了,以前看过他的一些小说。我觉得他们两个的小说经常让我可以相互联想,就是反映的主题,有一些相似,思考的问题也有一些相似。

  我就谈一下我的感受,具体的可能有很多点,我想深入的去讨论,这个后边我可能要去做视频去讨论这些点,我大致的先谈一下。

  我用了一个很精读的方法读了一遍,之后,觉得这个小说和别的小说不同,它有很大的深入的去思考现实和历史的能力。我又重点看了一些章节之后,我就决定要去跟着小说的线索,整理、检索一下我们究竟这几十年经历了什么样的历史。可能我是90后,比较喜欢历史,比较喜欢现当代史,也看了一些东西。我觉得这个小说更能贴近我们的现实,贴近我们的生活。它比那种更宏大的历史叙事,更加的细微,更加的微观,让我们让我能觉得有切身的这种痛楚的感受。我就趁着这个契机,我觉得可以跟着小说来,检索我们的所谓的后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可以去检索着中国这种当代历史的这种力量,其实就是因为它是一部非常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这种小说。与当下的小说主流,像什么莫言、余华这些人的这些主流的小说不同,他的写作方向是不一样的。他可以让我们去思考当下的生活去,去反思我们历史。

  这个小说,我觉得它的文学语言并不是特别的华丽,写作技巧上也没有说像现在一些主流的小说的那种取巧,但是它就是实在的一种现实书写,它的每一笔书写都具有让我觉得有现实基础,最能打动人心的是现实,而不是一些技巧。甚至作者,他为了不那么深,不那么触及,太触及现在的统治者的敏感神经。他还在一些地方,比较隐晦,写的还不够明确,挖的不够深。就这已经让我觉得很触目惊心了,就已经让我觉得,有必要跟着他去更加深入的去思考当下,去反思过去的这些历史。

  这个小说很大的特点,它是没有绝对的主角,像出现次数比较多的,比如说顾筝、王晟,他们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叙事视角来出现的,并不是说他一定是主角,我觉得他是一种点式的去反应当今社会的一个全景小说。每一个人都让我觉得有血有肉都是真实存在的,让我觉得似曾相识,真实地让我觉得读过之后有切肤之感,包括里边牵涉到一些工人运动的东西。比如说,我就想到曹征路的一个小说叫《那儿》,给我们改革开放这个历史做了一个切面。但是这个《黑与白》,它是一幅改革开放的全景式的展现。他是把《那儿》的主题包含在内的,当然它里边其实我觉得是有致敬的,我不知道刘老师他创作的初心,但是我感觉到他。比如说顾小乐,他是顾筝的舅舅。你知道《那儿》主角也是一个小舅。我觉得他某一方面是有一些致敬,或者是有一些主题的包含。他们两个的侧重点是不同的。《那儿》只是一篇中篇小说,它的体量决定了不可能包含那么多的丰富的内容。《黑与白》包含的力量,它很复杂,我读完之后觉得千头万绪,就觉得它就像一整个的社会图景,你可以拽出来一个线头或者锚定一个试点,我们就可以生发出很多的思考。最主要的这个明线就是杜威、王晟,还有巴东、天一他们这伙人的起起伏伏,他们有的飞黄腾达了,有的沉沦了,到监狱里了,还有的是傍上权贵了,有的做生意成了成功商人了,他们这种起起伏伏。几个人之间的对比,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一个地方,他们最后的人生,他们的命运,起起伏伏,展示了社会的人妖颠倒、是非不分,展露了社会的黑暗面。

  比如说还有一个点,它涉及到了三代人的历史和命运,其中有宗达和宋乾坤这一代人物,以这一代人物的视点分析,我觉得超越很多小说的地方,是什么?作者试图通过这些人物的命运和历史,来解释新时代社会变革的历史根源,我们革命为什么会失败?我们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就是以前也有革命小说,但是以前的革命小说是没有这种视角和勇气,去展现历史真相。这种历史真相,以前的革命话语是无法言说的。而反革命话语,那是避而不谈的。这个认知、这个视角是文学和历史中都是缺失的。这一点很重要,在我们的文学和历史叙述中,要么坚定的、完美的革命者,要么投机取巧的背叛者或者叫投降者。他们要么是神,要么是鬼。但是其中有一个例外,就是我们的教员同志,一提到教员,那就一定会出动辩证大法,肯定是要什么你不是神,你是人,反复强调这个问题,当然我们承认,但是我们要承认所有人都是人。

  那些进入革命队伍中的人,难道都是完美无缺的吗?难道他们都是神吗?很多的革命叙事都愿意把他们塑造成神。那我就要怀疑一下。那些在革命队伍中,胜利的活下来的这些人有没有投机分子。他们有没有是被历史的洪流裹挟到革命队伍当中的,他们有没有造成革命失败的原因?当时代风向标一变,这些人他们做什么了?他们成为了推动历史转向的动力。因为他们是没有历史包袱的,他们是没有信仰包袱的,他们可以立马转向,他们可以立马转舵。当然这不是说就是我们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很次要的一个原因,但是没有人去揭示。这个小说我觉得对这一方面做了一个很深入的探讨,不是整天喊着革命的或者是品尝到革命胜利果实的这些人,他们是不是在革命?

  当然,这里边,作者还是比较善良。我觉得他塑造了田青青和梁天这样的人物,这些新人埋下了希望的种子。我觉得就像鲁迅的小说《药》的结尾,坟上的花一样,只是一丝希望,但这丝希望是虚妄的。是否是真正的希望,那还不好说,在我看来,我还是比较悲观的。比如说这本小说里边他还有对官僚圈、商界、对法律界、学术界、文化界这些社会的方方面面的黑暗都有所揭示。这些描写很多都是有现实基础的。只因为有现实基础,当我读到这些地方的时候。我觉得都有必要再重新审视这些问题,去重新深思这些问题。这是它和看新闻是不一样的。新闻看过以后很容易让我们忘记,文学语言可以让我们,把它转化为经典。这部小说里面的很多个人物都可以成为分析视点,它都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我觉得这是这本小说最伟大、最值得我们去阐述的点。我们不讲这些小说的技巧,小说的艺术手法。我后面还会继续做批讲《黑与白》原文的视频,我本来也计划就是在批讲的过程中,遇到可以形成专题的,我会单独的去做视频去阐述这些事情。

  比如说我现在做的香椿街这一节,很明显的,在香椿街,我们都能看到叙述的,宗天一他的父母,为什么小说里边的叙述,文学、记忆和历史记忆相差那么远,为什么?文学、历史、记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我们看到的伤痕文学,我们看到的反思文学,为什么跟现实相差的那么远?这是我们需要,深刻思考的地方。这个点就是,可以抓住这个点,就可以进入一个深入的探讨伤痕文学小说里边的,很多个人物都可以和顾筝的父母相对应上。但是,为什么完全是不相同的,完全是另一种的叙述。它的来源我猜可能是宋乾坤!是不是?但是,同样的一件事,经过不同的人的转述,经过不同人叙述,被有话语权的人再叙述一遍,完全我们看到的是另外一种历史。

  这个需要深入的去探讨,我下面就正在准备这一期内容。反正今天我就讲这么多,以后可能要和大家,通过做视频去和大家讨论。

  我讲这么多,结束了。

  淼淼她舅:

  感谢左思同志的发言,确实我们前面说到《黑与白》有很多的这样一些可值得探讨的点,同时我们再去探讨《黑与白》的时候,还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像我们今天的分享会交流会是一种形式,还有像我们去做的这样一个网上去更新这个《黑与白》的章节,还有把它去做成音频的,这也是一些形式,还有我们去写各种各样的这样一些文章。解读文章也是一种形式,现在有左思同志做这样一个批讲的视频,各种各样的这种形式都能够去促进《黑与白》更好的传播,而且我们也发现,其实左思同志也是能够把每个点,去把它作为一种可去探讨的,可去做成视频的这样一种主题,其实这也能够去丰富我们去做的这样一种探讨。这种的延续性,可能不是说谈一次就能够完了,能够把它做成一种系列。

  还有左思同志在讲的时候谈到,曹征路老师和刘老师他们之间的关系。刘老师不止一次的去讲曹征路老师《那儿》对他的影响。刘老师曾经说过,我刚从纯文学的迷梦中摆脱出来,正处于艰难的创作转型之中。《那儿》的出现使我仿佛在黑夜中看见一道耀眼的闪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我感到惊讶惊喜,仿佛孤独的行者遇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旅伴。所以我们也希望我们去读《黑与白》,也希望能够让《黑与白》成为我们的一种领路人,一种路灯。不光是去读,这里边,我觉得有一种传承在这里边。这是我由左思同志的一些发言所想到的。

  五、阿旺同志(代替鸿羽同志发言)

  阿旺:

  这一次会议是我们长三角读友群线上交流的首次会议,也是为了迎接刘老师《黑与白》陆版十月中下旬即将面世,同时也是我们向东北群学习的一个过程。东北群交流会举办的很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东北群的刘铁征老师,还有湖北的毛会长,及云开同志等几位同志,他们作为特邀嘉宾或者观摩或者是指导的,感谢他们的入会。也感谢各位长三角的同志们!

  因为今天那个鸿羽翦风同志请假了,没有参会,但是他提交了一个发言稿,由我代读,题目是《读长篇小说黑与白想到的》——

  我已经多年不读长篇了,曾经的读长篇,是以读者的心态去读,这是一位老朋友推荐我的长篇,我是以一个写手的心态在读,作者的逻辑思维和丰满的知识面以及想象力,近乎完美的笔力,众多人物纷杂,涉事的广度和深度,是我不及的,从这宏篇巨著中,在我们都不能窥见的阶层架构中,那个淫邪的巨手,正死死地扼住我们的咽喉,这只巨手,正同样以随心所欲的方式吸食、啃咬、剿杀我们和我们的后人。一切正直、善良积极向上,已经被它们清理殆尽;耿直、勇敢、坚持,已经是牢狱或消亡的代名词。这部近乎写实的不朽之作,承载的不仅是她告诉了我们什么,而是要我们做点什么。在此,我要向作者致敬!向《黑与白》一书的引流者及一切拜读者致敬!

  如果说王晟、顾筝算是幸运的,其实只是一个巧合,然而,揭开东江这个黑盖的陈沂蒙阻碍了“继续深化”之道,他照例不过是瘫子洪太行一个随意摆弄的棋子,一张薄纸,坚定的改革派江海洋,便取代了陈沂蒙。东江再次异手于改革者,那里的明天又会如何呢?我想,东钢必定要被重组的,杜克公司也一定会来,股东的名单上照旧会有部委家属的名字。之前的“错判”还会“更正”的。东江的天还应该是之前的天,管理者照例还是管理者,众还是那些被改的众。谁也无法阻挡这“改革”的车轮,它必将碾碎一切阻碍者,必定是要:杀开一条血路。

  宋乾坤,这个被平反且得坐东江省委副书记要职的人,他的裙带使得东江是一个家天下。给他平反的,和被平反的,今天看来当初“教员”视角的辽远和手法的必要。被平反者的纷纷出笼,已经告知了我们当今是怎样的天下。

  有位外国元首这样评价我们的教员:毛泽东大于马克思加恩格斯加斯大林。是的,他没有说错,我要说的,教员是人类以来最伟大的,最耀眼的人类的灯塔,他已经成为世界人民唯一最正确,且不可逾越巅峰。他比人类所有智者的总和还要多。他是我们的国人之幸,是全世界广大劳动人民之幸。什么我们的孟子、庄子、老子、孙子,都统统的去吧。有了教员的“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纯粹的人,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与之相比,那些今天被高举的我们的所谓的先贤们,他们的那些殷殷劝诫是那么的猥琐,多么的苍白和渺小。他们的再度兴旺,其实又是一个“克己复礼”的登场,这里在不断演绎的,是数千年一切阔者恋恋不舍的名利场,人们在这个会场中,相互的吞噬着,强者欢笑,弱者哀嚎,弱者以有希望的明天在这个会场中搏击着,期待着成为将来的强者。

  武伯仲玩弄着众多极品女人,并准备将极品中的尤物许可以特殊礼品送给省宣传部部长郎涛。这样拥有无限权力官场与黑道的苟合,唯当今的中国独有!

  第三部294页有这样的一段话:南坪大队红小兵和他的伙伴们,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学习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认识到与资本主义势力斗争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他们以瓜田为战场,揭露不法分子邱田书损公肥私,破坏集体经济,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行……。曾经一切的关闭牛鬼蛇神之门,就这么被一个同样被关闭过的魔打开了。

  马克思主义,其实就是: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人人平等,最终实现世界大同。——共产主义。马克思只有理论,只有我们教员把理论和实践做到了完美的统一。但看我们的还是集体的南街、华西、周家庄,大寨等,而那些选择性失明的我们的对手,还是死抱“大锅饭养懒汉”的邪说不放,权力,决定了他们的指鹿为马和随心所欲。

  杜威将王晟本来属于属于民事纠纷的案子,办成了刑事自诉立案,又能以顶格刑期判决,这背后通天能量的黑手,时下的马树山的遭遇不也是一样吗?

  怎样的道,决定着怎样的形势。卑贱的人还在被继续深化着,“共享单车”、“萝卜快跑”等,正在一层层剥去他们的皮肉,在风中奔跑的,仅是个骨架。

  我不希望我们像“老校长”一样,在摊开的《共产党宣言》前绝望地死亡。然而,我们现实中的宗天一、王晟们以及大小无数的洪太行、巴东、梁天、田青青,郭文才们正在演绎的,不正是继续昨天的角色吗?

  黑三对武伯仲说:要不,我找人把那个女律师做了?粟红的爸妈死在了监狱里,路胜平也死在牢里,他们不死,上面就得有人死。但我说,上面的人不会死,死有唯有低层人。许若羽和她的丈夫死了,粟红才能活下去。这是小说要告诉我们的,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我们的主义因还弱小并不能改写历史,甚至是一点点也不能,仅靠说教不可能改变现实,并且状况只会越来越坏。但我们用这理想和主义的光的火种,去照亮和燃烧更多的人,让那些无望的人也能燃烧起来,这就是我们的希望。

  我希望精神里还有“主义”的人们,为了明天以及我们的子孙,用怀揣着理想的光,并朝着有理想的光源,坚定地走下去。

  淼淼她舅:

  鸿羽同志再一次证明了《黑与白》是映照现实的一部小说,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历史,去反映了历史,反映了社会,同时也是给我们以一个希望,这种希望不是直接去写出来的,也有人去说,究竟是,这个结局究竟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感觉是看不到光的,这样一个结局是需要我们去做的。是需要我们,可能有时候我也去想,其实真的有结局,有那样一个革命的胜利结局。那为什么?他又会被这样一个复辟?只有实在的这样一种斗争,它是不断的出现矛盾,去斗争,这才是一个出路。所谓的一个光明是需要我们去通过这样一种现实的一种努力去达到的。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