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评论作家时往往会提到“一流小说家”、“三流小说家”的概念。这种区别有没有一种客观的标准呢?
这个客观标准是有的,而且是相当明确的。
文学的基本功能就是塑造形象。除开文野、风格、作家个人的品质、立场、信仰不说,单单从美学的意义上看,一流小说家和三流小说家就有以下基本的区别:
一流小说家从人物的生活环境、社会关系和利益纠葛中,辩证而动态地来把握人物性格的脉络,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塑造出来的人物有血有肉的,令人信服。一流作家能够进入到他笔下每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站在人物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而不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形象,更不会先入为主地对形象做好与坏的品质定论,形象的品质则由读者去评价。
三流小说家完全不顾人物的生活背景和社会关系,认为自己是小说的“国王”,掌握着形象的生杀予夺大权,比如“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作者根据自己的好恶替笔下所有的人物思考、发言。小说中的形象完全没有依据,没有可信性。人物都是作家手中的木偶,都在替作家发泄情绪。
一流作家认为创作必须服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基础和源泉。强调个人的学习、实践、积累并善于反思,任何表现手法都是为塑造形象服务的。
三流作家强调自我意识,鼓吹“神迹”(比如说自己是被一条秋田犬唤醒的)、自我神话,把表现手法绝对化,比如说因为我用了 “魔幻现实主义”所以就是大师,因为我是“先锋小说”所以我就高明。
一流作家尊重读者,会认真研究读者的反应,虚心吸纳读者的批评而不文过饰非,诿过于人。
三流作家孤芳自赏,固步自封。他们顽固地认为我的小说不是一般人所能读的懂的。批评我的人全都是一些没文化、没水平、低层次的人。
一流作家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底蕴和文学修养,学有专攻,术有所长;言必有中,论必有据。
三流作家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习惯于根据自己的目的信口雌黄、漏洞百出、无法自圆其说。比如说对某本书才看了一页就恍然大悟“原来小说可以这么写”,某某年代的人单纯善良,某某年代的人邪恶等等。
总是,一流作家的小说具有可读性、知识性和启迪性,与读者做心灵交流。三流作家的小说诲淫诲盗、强加于人、拒绝质疑和批判。
2023年2月26日星期日
【文/颂明,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