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莫言这次在北大的“成功”讲演,人们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他们的一个小心思,一方面可以大肆宣扬,证明青年是欢迎莫言的;另一方面也可能把“黑粉”的火力引向北大,让他们把愤怒洒向北大学子而分散对莫言的注意力。
却不知颂明有一个铁的原则,决不指谪青年!绝对相信青年的鉴别能力、思辨能力。
我们中国的青年都是好样的。他们会成长的,他们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假如我们站到了青年的对立面,那我们就已经失败了。
至于莫言,就另当别论了。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巧舌如簧,攀高接贵》,就是在对莫言大量言行的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他的最近的一系列行动也完全都是意料之中事。
“莫言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总是活在自己的逻辑中而完全不顾客观的实际。他们似乎永远也不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
比如说,我花了很大精力研究莫言的性格、思维方式,对莫言其人可谓是了如指掌了。因此我写出了《管磨子》等许多小说来展现莫言的形象。
而我送上门让他们研究我,可他们就是视而不见。完全不予理睬。这固然有高明之处,因为他们一出来骂我、抨击我的时候,他们的软肋就露出来了,义务地给我提供了很好话题做文章。但是也有一个弊端,人家对你了如指掌,你却对他一无所知,那你哪里还会有胜算的把握呢?
实际上,莫言们挑起了一场空前的文化战争,或者说是意识形态的战争。莫言有一篇文章《我只能是这样的作家》,就是他的宣战书。
具体地说,他们就是要从哲学、政治、心理学、性学、教育、经济、文化等方面,全面否定毛泽东及其战友所开创的事业。
毋庸置疑,这场文化的战争也得到了“强大的国际支持”。
还需要一一列出证据吗?
比如直接说《宣言》是翻译错误,用马克思的话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直接批判《资本论》,毛泽东根本没读过马克思、教育的一系列荒谬理论以及毒教材……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莫言呢,则直接通过小说来颠覆1921年以来全部人民革命史。
无可否认,他们在某些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尤其是在文化教育领域。
他们最终能够如愿以偿吗?
(待续)
【文/颂明,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