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非常奇特的电视剧《初心》。
电视剧《初心》,是一部描写一位跟随王震将军一路到新疆,官至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的老红军老革命,共和国少将甘祖昌,为了让家乡的父老乡亲有饭吃有衣穿都过上好日子,毅然辞去官职,带着妻子龚全珍和孩子回到他的家乡,江西省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带领乡亲们艰苦奋斗,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剧作。
甘祖昌这个名字,记得前些年好像听说过,有点印象,记得好像是一个老革命,主动放弃大城市里优越的生活,回到乡下,帮助和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事迹。因为记忆错位,刚看剧的时候,我还想,他应该是在退休以后回到乡下的吧,然而不是,甘祖昌将军是在正值年富力强年龄辞官回乡的。
甘祖昌做了大官了,甘祖昌参加革命以前留在乡下的儿子甘锦荣,毅然带着老婆和儿子来到了新疆,由此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革命以来一直独身的甘祖昌,结识了八一子弟学校的一位老师,西北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也是两个儿子的母亲的美丽贤惠善良的龚全珍老师,并与龚老师结为夫妻。
1957年,甘祖昌将军萌生了要回乡务农的想法,并给军区打了报告,虽说王震将军一再挽留,但甘祖昌去意坚决,最后经解放军总政治部肖华将军批准,允许甘祖昌带薪回乡。甘祖昌告诉妻子龚全珍和儿子甘锦荣及儿媳,他已经辞去了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职务,准备回到家乡,希望他们能够跟他一起回去。听到这样的消息,龚全珍和儿子都非常的震惊。好不容易脱离了贫困的农村的儿子甘锦荣,说什么也不愿意回去。尽管不理解,但木已成舟,他们一家人只得回到家乡。龚全珍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她应该想象得到,她去到农村是没有用武之地的,而且,她的孩子在新疆,会有一个很好的教育,回到乡下,是没有受教育的条件的,但她最终仍然选择同意带着四个孩子同甘祖昌一起回到了农村。
坦率讲,甘祖昌不和家里打招呼,就办理了辞官回乡手续的做法,我是不理解的,即便在今天的人们看起来,恐怕也同样不能理解。站在私心一点自我一点的角度,他没有理由辞官回家。站在公心一点和入党为公革命为公为大众而不为小众的立场上,新中国刚刚建立,国家正是用人之际,他更没有理由放弃组织观念和大局观念而辞官回家。但是甘祖昌为了当年与一同参加革命的战友的一句承诺,为了让家乡的父老乡亲有饭吃有衣穿都过上好日子,他仍然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家乡。甘将军辞官回乡的壮举,没有一点胆识和担当还真是做不到的。
回到家乡以后,为了乡亲们都能够过上好日子,甘祖昌带领乡亲们开荒虎形岭,改造冬水田,修建水库,建发电站,建水泥厂,修建桥梁,建农科所,他用自己的钱,帮助乡亲们引进优良的生猪鸡鸭等品种,他还用自己的钱,购买果树,把荒山变成了花果山。可以说,他靠无私奉献,做了大量乡亲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甘祖昌的带领下,沿背村的面貌可以说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
后来,农村开始分田单干,甘祖昌又积极推动分田单干。分田单干实质是什么?一家一户,单打独斗,个人顾个人。分田单干能让乡亲们走向富裕吗?不可能。分田单干的搞法与中国历史上千百年来的农村有什么区别?这不是社会大倒退是什么?我还真不相信,甘祖昌作为一个从旧中国过来的人,作为一个一心自愿回乡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的革命者,他对分田单干的后果是什么,他没有一点分辨能力,分田单干一来他就欢呼,就觉得好。我决不相信,他为之奋斗了二十多年的沿背村,在他眼里,是不好的,灰暗的,所以,分田单干一来,他就热情的拥抱它。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甘祖昌将军自己出钱购买树苗,带领乡亲们,把曾经的荒山,建设成了花果山,现在又要把这果树分给各家各户,甘祖昌心里会觉得合适吗?很美吗?
水泥厂,农科所,都是甘祖昌一手主持建立起来的集体财产,它们可是凝聚着甘祖昌的心血啊,如果分掉不是就垮掉了吗?即便不垮掉,不也只能成为个别人发财致富的工具吗?还有,分田单干后,建设好的水库水利设施,还能发挥作用吗?甘祖昌想不到或没想过这些问题吗?
甘祖昌辞官回乡,是为了让家乡老百姓,都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美好的日子,可分田单干与他回乡带领乡亲们共同拼搏,一心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初衷和理念是相符合的吗?
何况,即便甘祖昌将军当年真的觉得分田单干是正确的,可分田单干的事实摆在那里,少数家庭的日子好过一些,绝大多数家庭的日子却并不好过。而这些年来中国走集体道路的农村,老百姓都过着富足幸福的日子。分田单干不光毁了农村的发展进步,毁了农村的机械化现代化,回来农村的文明,也毁了农民,毁了农民的富裕与幸福。这些,编导看不到吗?可以完全无视吗?
此剧剧名初心,难道共产党人的革命初心就是为了分田单干,个人顾个人,个人发家致富?分田单干这种个人发家致富的套路,究竟是革命初心,还是对革命初心的背叛?
2023.6.14
【文/宁可抗日死,红歌会网专栏作者,发表前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