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青年》上曾经刊登过的一个真实的教学片段。初中课上,政治老师看到一道分析题,觉得它很适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自己也没有看答案,就出给了学生。题目是这样的:
大雨天,一个走在路上的男人,看见前面一个女人没带雨具,怀里还抱着孩子,胳膊上又挎着包,就主动把自己的雨伞借给女人,接过孩子抱在自己怀里。
请问,这个男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最先站起来回答的是班长。班长说:“这个男人是人贩子,想用这种方法抢孩子。他接过孩子,马上就会拔腿而逃。”第二个站起来的是班里的调皮鬼,摇头晃脑地说:“答案很简单,因为女人长得漂亮,男人早就看上了她,却一直找不着机会,故意用这个办法套近乎。”教室里一阵大笑。学习委员站起来说:“因为这是那个男人的职业,他借伞,帮女人抱孩子,都是要收费的。”
老师继续启发道:“还有没有其他的答案”?又有一个同学站起来,略显得意地说:“你们都忽略了女人胳膊上挎着的那个包。我想,那个男人是为了取得女人的信任,伺机抢东西。”
老校长在学生们答题时已经走进了教室,听了讨论结果,他对孩子们说:“大家都给出了答案,但他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也想听听书上是怎么说的。”老师找到答案,大声地念道:“因为那个男人学雷锋,他不仅无偿把伞借给女人,最后还把她送回家。”教室里一片哗然,同学们纷纷说这不现实。调皮鬼喊得最响,他大声说:“那女人的丈夫呢,如果一个陌生男人送自己的老婆回家,他会怎么想。”
校长听到答案后,一直沉着脸,之后他缓缓地说:“你们大概都不相信,40年前,我也做过这样的事。不仅仅是我,很多人都做过如今看来不现实的事情。那时候,每个人都在学雷锋。”教室里顿时一片寂静。
孩子们的答案有些荒唐可笑的味道,但我们这些在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人非但笑不起来,反而心中一片悲凉。为什么当年学雷锋时代的一个很普通的、助人为乐的事迹,居然被今天的孩子们解读为不怀好意谋财骗色的歹徒劣迹了呢?当然我们不能责怪孩子们,因为他们成长的社会环境与我们不同,他们的答案是他们看到的社会现象和接受的社会信息的对接反映。不是吗?现在孩子出门时家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用再讲为什么,因为肯定地说此前家长已经讲了不少社会上坑蒙拐骗,横抢硬夺的事情了,已经传递了社会世风日下,人心险恶,要小心戒备的信息了(家长的叮嘱折射的是整个社会生态)。再加之他们从社会上接收到的诸如此类的负面信息,于是他们头脑里的这些信息就成了回答问题的直接参照,自然就有了孩子们种种被看作不怀好意的解读了。这也就是说他们不了解我们那个学雷锋年代,不懂得也不理解那个年代人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只是用他们脑海里今天的某些阴暗现象直接对接了要解读的那个年代的事情。
他们所不知道的是那个时代的人们大多数心胸坦荡,相互信任。不是说那时就没有坏人,也不是说那时就没有犯罪。但总的说来,坏人与犯罪的比例确实是相当地低。人们的纯朴与善良,是社会上的基本状态。这样的社会环境才让人们有着巨大的安全感。那时候,没有拐卖妇女,也没有拐卖儿童的案件。今天经常听到的那一类令人恐怖的案件在当时基本都没有听说过,人们也不会想到社会上会有这类如此恶劣的案件发生。
在一个举目即是“谨防诈骗”提示的环境里,孩子们怎么会相信你讲的路不拾遗的事是真的呢?很显然,如果要用一句话回答今天的孩子们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答案,那就是社会使然。因此今天我们在强调学校教育的同时不应忽视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就是不应忽视各种社会现象特别是丑恶的社会现象对孩子们纯真心灵的熏染。要让孩子们理解雷锋,学习雷锋,其前提必要条件是一定要抑恶扬善,加强社会整顿治理,营造出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